|
头几天,家住墨尔本的一名华人在小红书上公布了一则帖子 “澳洲离谱的救护车办事”。
rcsgyrhyqdb.jpg
看到标题,小编就猜到了这应该又是对于一次“救护车晚点”的事情。
毕竟近两年,因为疫情影响,澳洲的公共卫生零碎变得软弱不胜…
救护车排队(ambulance ramping),即在病院外排起长队交接患者的景象已变得愈来愈广泛。
换言之,有些患者在抵达病院急诊科以前就曾经等了很久。
而博主恰是其中可怜的一员…
qktculenxjr.jpg
原文如下:
今晚我丈夫在家忽然全身抽搐,无奈呼吸而且失去认识!
他第一次泛起这样的状况是在一个月前,过后病院诊断是癫痫并告知说假如爆发就要再送过来。
我理解了癫痫爆发的留意事项后,在他这次癫痫爆发时让他侧躺不要呛到而且拨打了000急救。
接通后我告诉了对方地址和产生的状况,在我说的很明确的状况下对方又重复确实认我的地址。
在告知了我一些留意事项后跟我说曾经分割了救护车叫我关上房门和灯等他们来,这通电话继续了16分钟。
在这之后救护车始终没有来!
我又打了两次电话讯问,对方只说无奈确认多久能到,假如状况重大了再分割他们。
两个小时过来,救护车始终没来,好在我丈夫状况曾经恶化,恢复了呼吸和认识。
在离我第一次打电话过来两个小时后…
对方打电话过去问我是否今晚叫救护车了?状况怎样了?负疚没来之类的,问我还需不需求了?
呵呵,两个小时啊,假如是重症急症就曾经错过抢救时间了!
症结是即便两个小时过来依然没有来,只是来一通电话确认还需不需求。
我真的对他们的态度和服务效力感到愤恨,不敢置信在一个兴旺国度草菅人命的事!
我打了那末多通电话需求救护车,就只失掉这么搪塞的处置…
nyzhfom2qsh.jpg
此事一出,评论区里登时炸开了锅:
oypdvh4s4b5.jpg
oqw553cxfd5.jpg
有人表现太离谱了:
1g0v1thk1zd.jpg
xvnsbdmyqsr.jpg
居然还有人吐槽警察:
iplwevgh22q.jpg
那末,澳洲的救护零碎真的有这么不胜吗?
其实救护晚点的事情不足为奇,能够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类状况实际上已继续了几十年,并不是近是在几个月才泛起。
因为澳洲在全国规模内,对病院急诊的需要日趋减少。
这使得提供紧迫救治的急诊办事继续承压。
早在2019年就有一同对于“澳洲华人女子突发哮喘,救护车延误90分钟致其死亡”的案例。
bqfo2kltv2g.jpg
期间,该女子的妻子还将澳洲医疗零碎告上了法庭…
据悉,这名来自澳洲墨尔本的49岁华侨女子刘三海 (Hoi Sam Lau)突发哮喘,家人迅速打电话叫救护车。
但后者通过90分钟后姗姗来迟,女子被送到病院的重症监护室,8天后可怜离世…
其妻子艾拉·沃恩(Ela Voong)在愤恨和悲哀的表情下,带着本人的3个孩子,将维多利亚州救护办事部门告上法庭。
pgkfwjjajvn.jpg
她宣称 “假如救护车可以及时抵达,我的丈夫就不会死。”
无独有偶,在2021年,墨尔本的一名32岁男子也是苦等了6个半小时救护车后,暴病死于Caulfield North家中!
o3juehigwuy.jpg
1kuqm1qvylu.jpg
据报导称,悲剧产生后…
维州卫生厅长 Martin Foley 要求救护车公司及平安护理公司彻查此事,究其缘故。
t2adu2c2v11.jpg
一些维州卫生集团称,这是病院急诊科不胜重负的后果!
能够这么想,上述所讲的案例根本上都是必然性产生事情。
那末偶然性的救护告急,会致使甚么样的结果?
kerodrlkq5k.jpg
说究竟,就是大家最关怀的一个话题:
草菅人命事儿,谁来担任?
小编按照之前做过的一篇文章总结了一下:
上文咱们提到过,墨尔本的医疗零碎目前已不胜重负。
首先,墨尔本目前的公共卫生零碎曾经处于满负荷的形态。
因此即便需要泛起小幅增长,卫生零碎也会堕入僵局。
第二,因为愈来愈多的医务人员因病无奈下班(例如新冠感染、职业疲倦、休假等),致使照护患者人手缺乏。
这些种种要素均可能致使偶然性“急救告急”的结果。
daqayoaa5ds.jpg
早在往年6月份,维州的医疗零碎就已面临了重大的负载问题,公布了“白色代码”警报。
而十一月份维州的救护乃至还公布了“橙色代码”警报。
种种迹象标明,如今墨尔本“急救车晚点”曾经再也不是一个低几率的必然性事情。
总的来讲,澳洲急诊毕竟是担任应答突发的紧迫状况。
无论是新冠感染激增,仍是因天然灾难、严重变乱或恐惧袭击酿成的群体性挫伤。
一旦这种事情影响到医护人员或医疗设施,这类激增就会被缩小。
跟着需要的减少,医护才能就会欠缺。
博主丈夫的“癫痫”显然属于急诊重要招待的病种之一。
可能这次的急救忽略没有酿成死亡的惨剧…
但又有谁能包管下一次不会产生一样的变乱呢?
tkfyowlkzuw.jpg
所以,你感觉墨尔本救护车的轨制存在问题吗?
这是必定的…
但这一作为“最初防线”的轨制,其改善价值和意义与疾病预防比拟是很小的。
所以,不是可不成以改的问题…
是愿不肯意去改?
最初援用网友的一段话:
想起孩子生命中最初的那句 “妈,救护车怎么还没来?” 我的心像被一把刀子扎进去了同样,刀子还我的心里不断的搅动着,一剜一剜的疼!
原文链接: 点击进入
*以上内容为墨小哥哥整顿编译报导,不代表本网站观念,亦不合错误其实在性担任。未经书面受权,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