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感觉愈来愈好?那还不赶紧像多多哥哥学习,拾掇拾掇回去?
您说换房子,请问房价下跌,差价是否也是愈来愈大?
===============
举例子:
2010年刚结业的小夫妻小张和小王,每人年支出40万/人(结业生顶级了吧),扣除税金开支,一年家庭贷款40万(得多了吧,还没算孩子)
当年刚结业存了一年钱40万,加之存款买了100万的房子。(实际上是想住200万的房子的。)
时光飞逝到了2015年。
2010年100万的房子,2015年卖300万。200万的房子,卖600万。
到了2015年,存了200万(你们还真能存啊),原来的房子卖了300万,手里有500万了,扣掉各项税款50万,失掉450万(不要疑心,原来买卖税就是这么多)。
然而原本想买的200万的房子,也涨到了600万。仍是不敷哇。
忽然政府出政策了,税费减半了。那末他们手里的钱变为了475万。然而短短几个月,600万的房子也涨到了720万 (20%)。
小张小王回头看看,拼搏了5年,孩子也没敢要,终年加班,分开指标却愈来愈远了。
===============
请问叫叫:这算不算愈来愈好?这是我四周产生得多的事件。2010年结业的,往年正好30岁。
固然,多多哥哥说得对,
“1.高支出者泛滥。 中国有钱人太多了,比例不高但绝对数量大。
2.有房一族。 他们不需求过高支出就可以买房。
3.非工资支出不被统计 ,好比房租支出,交易屋宇收益,其余投资收益(信托理财等等), 在中国都不被统计。
4.家庭援助。 澳洲买房是夫妻小家的事,在中国年老人买房,单方四个乃至12个白叟援助,这些“赠予支出”不被统计。”
纯靠工资?省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