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翻拍”三级片被删减13分钟,评分4.3,这么低分竟还能看?

    [复制链接]

    2022-10-25 06:08:41 128 0


    叶念琛“翻拍”了一部三级片。
    开篇,就是洗澡戏。

    这事放在90年代的香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赚钱嘛,不寒伧。
    但是无意思的是,这部电影香港还没上映,先在边疆视频平台上上线了。
    原版叫《盲女72小时》。
    新版紧缩了下时间,《致命24小时》
    后果呢。
    如你所料,片长也给“紧缩”了。
    边疆流媒体版,删减13分钟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变为了七十多分钟。
    因而豆瓣评分:4.3。
    我知道你在想甚么,一个分这么低的片值得探讨吗?
    值得。
    由于这个导演叫叶念琛。
    在他的身上,咱们能够看到“港片”。
    看到后97一代香港导演的浮与沉。
    01
    一盘炒坏了的冷饭
    叶念琛从没抵赖过本人翻拍的是《盲女72小时》。
    按他的话来讲,这叫“致敬”。
    想一想倒也容易了解。
    毕竟,关于一个恋情片导演来讲,翻拍一部三级片,确实有些“难以开口”。
    但哪怕是稍稍拉了一遍这两部片,你都会发现。
    《致命24小时》的故事根本上是根据《盲女72小时》来的。

    一样是一个单独在家的盲女,一样是落入与丈夫结怨的复仇男手里。
    剧情看点简略粗暴:
    1.美女怎么被虐+逃生?
    2.复仇男与丈夫的之间纠葛,会牵出这个家庭的哪些不胜?

    其实1993年那版《盲女》本也不是甚么口碑佳作。
    豆瓣6.4,算是当年香港三级片壮盛时代的一部及格之作。
    最大卖点就是叶玉卿。
    那末问题来了。
    一部其实不繁杂的6.4,叶念琛怎么还给拍成为了4.3?
    一来,铺陈惊悚气氛的手法,过于小儿科。
    下去就整惊悚片玩烂了的配置,雷雨夜。
    搭配上土掉渣的闪电殊效。

    风铃叮当叮当响个没完。
    以及一通摇晃的叠影里,女主朴实的惊骇面部特写。

    e妹妹m,停留在最表层的感官安慰,没觉得惊悚,倒是眼睛有点要瞎。
    二来,反派坏得太无趣了。
    只是一个急躁又暴力的工具人。
    好比拿凶器杀女主家的狗,要挟她穿性感睡裙,并试图强奸她。



    人物形态呢,承继了马景涛的呼啸大法。
    “发狠”表示为莫名巧妙地大吼大叫。

    不只不成怕,反而还挺好笑。

    比较一下《盲女》里阿谁集童真和恶趣味为一体的变态狂,差的可不止两分。
    他不强制她产生瓜葛,而是乐和和地囚禁着她,想耗到她心思破防,“被迫”要求上床。

    反派最爱边吃巧克力球边看动画片
    导演也不间接拍自杀狗,而是让他和顺地端一盘“牛扒”给女主吃。
    女主为了活命,边吃边讨好他:好吃,真的很好吃。
    他才冷不丁地回:这是狗肉,你家那条。

    《盲女》里一场洗澡戏。
    镜头对向正搓澡的女主,肥皂滑落,她一个哈腰。
    忽地显露了身后埋伏的复仇男。
    这类利用站位和景别制作的出人意料,更让反派的出场有惊悚感。

    接着拍他如何光明磊落地站在女主身后,玩着替她隔空搓澡的小游戏。

    短短两分钟,玩转出三个戏点。
    盲女的设定、反派的变态趣味、搞色彩噱头。
    再看《致命24小时》。
    羸弱的反派搭上更加菜鸡的女主......这两方之间的张力,约等于无。
    好比这段自救戏就把我看笑了。
    发现家里有人闯入,女主的反映是。
    把家里养的宠物狗朝他一推:小胖,咬他!

    而后狗就默默走开了......
    之后女主全程都处于惊骇小兔状,除了哭喊求饶,根本没甚么对抗才能。

    笑死,一逃跑就摔飞了拖鞋
    终局则更是无语。
    要知道叶念琛最有代表性的恋情三部曲里(《独家试爱》《非常爱》《我的最爱》),都以“反转”的不测终局闻名。
    一般为劈开美妙恋情的假面,一把将严酷的理想甩在观众背后,带给你一种后怕的惊悚体验。
    当初到了《致命24小时》里,只剩下程式化的反转。
    女主跟丈夫看似恩爱的夫妻瓜葛实则早已决裂,最初对决弱男子胜利反杀丈夫。

    这会有实质差异吗?
    没有,无非是故事的丰硕度区分罢了。
    一样的一道菜,多了几味佐料。
    只是从这佐料中,咱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已经风光的导演的心态摇曳。
    关于叶念琛来讲,“翻拍”一部三级片并非甚么值得传扬的事。
    他也是影评人出身。
    又确的确实地捧出过方力申邓丽欣等人。
    天然很能明确,甚么样的电影是好的,甚么样的电影,就是为了掏观众钱袋的。
    《致命24小时》显然属于后者。
    明知烂而烂。
    所以说,死鸭子嘴软似地坚持说“鉴戒”。
    无非,是试图留存那一份其实不存在的尊严罢了。
    02
    他们哪去了?
    一个愈来愈明晰的趋向就是。
    香港这帮九七后十来年生长起来的所谓“重生代”导演,如今曾经陷在了烂片的池沼里。
    在九七先后,他们陆续锋芒毕露,各有各的锋铓。
    可当初,他们去哪了?
    先说回叶念琛。
    28岁曾凭编剧作品《大丈夫》拿过金马奖最好原创剧本奖,之后执导筒拍出不少脍炙人心的恋情片,乃至有人称之为香港的“伍迪·艾伦”。
    他近来的导演履历表,却是。
    一部4.8的剧集,两部网大,还有一溜啃老本式的喜剧恋情片。



    其中显著蹭“唐伯虎”热度的网大《唐伯虎之偷天换日》,评论区全都忍不住毒舌:

    而《标致战场》呢,找了老搭档方力申。
    肉叔只忍了一集,观感只要一个:
    这真的不是几十年前被淘汰上去的簿本?

    有人中间跑,在港守着外乡表白,也北上接商业片。
    陈果。
    九七先后,他敏锐取材时期变迁,一年一部拍出了从业巅峰的“九七三部曲”。
    当初的他,再没出过那般粗粒但生猛的片子,但仍在艰巨地港陆中间扯。
    在香港,持续着“低本钱的游击战式拍法”。





    北上合拍的片根本都是灾害级别,好比3.0的犯法举措片,3.9的恋情悬疑片......



    有人愈发难产,或是名目被搁浅,或是分开。
    郭子健。
    曾凭一部《打擂台》横扫金像奖。
    然后失掉星爷的赏识去执导《西游降魔篇》,拍出他心中的黑色童话版西游,而且成为2013年边疆票房的年度冠军。(只管过后宣发写的全是“周星驰作品”,但郭子健实际上是片场主控)

    比来5年,2部长片。
    5.1的《悟空传》和5.9的《古董局中局》。还有一部拼盘网大,4.4分。
    之后呢?
    只要一部5年前已立项的《悟空传2》在列。
    但是,去年年底,娱理采访郭子健时问起他下部是否拍《悟空2》。
    他回:阿谁可能会有难度,当初不太合适拍了。

    彭浩翔。
    《春娇与志明》系列完全关上公众出名度,也拍过《伊萨贝拉》这样的片入围柏林主比赛。
    但他比来一部导演的片子,已经是已经19年的《祝贺八婆》,再往前倒,17年的《春娇救志明》。



    近三年,无导演作品。
    而其实早在19年,彭浩翔就透露过正筹拍《鹿鼎记》三部曲,如今却迟迟无下文。
    据传《鹿鼎记》没过审致使始终未开机,而他自己也已低调移居加拿大。

    也有人,拍着拍着“变节”了本人。
    黄真真。
    曾被赞誉为“最懂女人心的导演”。
    过后她被黄百鸣相中,拍出《女人那话儿》,影片中对女性在性爱与自我的视察,先锋斗胆。
    比来两部作品,曾经烂到没边。
    3.1的《不要健忘我爱你》,评论区为她冠上女版郭敬明的新头衔。

    2.7的《闺蜜2》更是让人在影院直呼救命的水平。
    大家也不睬解,一个以拍女性知名的导演,怎么当初能拍出使人讨厌的女性角色。
    仨人既朴实又降智,各种尬哭做作,姐妹情还很塑料。



    《异度空间》的罗志良,最新的作品是国庆档的《搜救》。
    《江湖》黄精甫,最新的作品是一部4.6的网剧《天目危机》。
    《海南鸡饭》的毕国智,最新的作品是俞飞鸿的《在意你》。
    ……
    总之,这一批落日余辉般涌现的导演们,近些年来大多没能再拍出佳作。
    盘到这,莫非又要回到那句听烂了的论调?
    03
    香港电影已死?我不信
    你固然能够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他们的上一代导演,杜琪峰、许鞍华、徐克们还在不停出精品。
    他们的下一代导演,黄进、曾国祥、李俊硕们又来势汹汹。
    徒留这群处境尴尬的导演在拍烂片。

    《一念无明》黄进在“8 world”的专访
    但肉叔感觉更精确的定义是“承上起下的一代”。
    承继的是师徒制的傍晚。
    开启的是学院派的将来。
    但就像一块夹心蛋糕,两边都沾一点,也两边都不靠。
    所以在某种水平上。
    他们承当了香港电影败落的结果。
    早在1995年,香港《明报月刊》一期封面就赫然打出这几个字:
    “香港电影已死”。
    过后有“西方好莱坞”之誉的香港,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外地市场的得胜及撤资,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夹攻下,迅速委靡。
    千禧年后,港片的年产量曾经跌到四五十部。
    还记得17年金像奖上,郑中基跟大家报喜,16年港产片年产量创15来年新高,68部。

    唔……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没跟上香港电影外乡化的浪潮。
    这十多年来,香港电影虽辉煌再也不,但也仍凭“两条腿”盘跚而行。
    一条是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
    另外一条,则是相对于去类型化,更扎根于外乡叙事与议题的中低本钱电影。
    体量虽小但也有着光鲜作者格调,更不忘理想照顾,前有《金都》后有《浊水飘流》《手卷烟》等口碑不错的片子。

    《去年烟花特别多》
    固然。
    北上的导演们也有人仍心系香港。
    就说郑保瑞。
    14年北上后,四年间拍了一系列卖座的商业片,3部《西纪行》和1部《杀破狼2》,票房累计破30亿。
    电影挣到钱了开心吗?很难说。
    最初一部《西纪行》拍到一半的时分,郑保瑞说,突然有想回香港拍片的强烈激动。
    因而,去年咱们看到《智齿》。
    也再次看到《狗咬狗》那种凌厉的格调化和强烈的情绪表白。

    那末叶念琛呢?
    肉叔想起了劳模古天乐。
    出道近30年,仅算出演的电影就已破百部。
    你要问他这么累干甚么,他答:
    “港片要走出低谷,产量是要下去的,咱们中生代演员要是不拍,那就更惨了。”
    而叶念琛,就是担任“产量”的这一类人。
    香港电影不克不及只要文艺片。
    一个地域电影的良性与否,不止是看出了几个巨匠几部拿奖的电影,最首要的是要有各种档次的商业片源源不停地产出。
    而叶念琛、邱礼涛们,则是香港外乡商业片的一个根本盘。
    乃至你能够这么说。
    香港电影,只有叶念琛和邱礼涛们还在拍烂片,就没有死透。
    每人每一年两到三部的产量。
    品质是错落了些。
    但只有还在拍,只有还没保持导筒,港片就存在着但愿。
    因而。
    往年港产片的香港外乡票房成就迎来了近30年未见的盛况。
    一年四部过3000万港币。
    其中《明日战记》已破7000万,《仍是感觉你最佳》破6000万港币。
    颇有可能将发明新的记载。
    三十年的寒冬积雪之下,香港依然冬眠着生命的活气。

    说港片复苏固然为时过早。
    不外肉叔却想起了一件事。
    去年,打造过《跛豪》等经典枭雄片的萧若元出来讲:港片再创往日光辉的“时机等于0”。
    有人问杜琪峰怎么看。
    他回:
    我只知道我还在拍戏
    假如香港电影已死,我不会有工开
    所以香港电影不会死
    咱们这一代导演也不会死的

    是的。
    只有还有人在不断拍戏。
    只有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上映。
    电影,就不会死。
    也不克不及死。
    即日打工人:巴斯特冰脸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41

    积分19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