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喜马拉雅难攀上市顶峰

    [复制链接]

    2022-7-6 09:03:47 31 0

    原标题:喜马拉雅难攀上市顶峰  


    文/赵家禾  
    编纂/微风  
    在线音频“一哥”喜马拉雅的IPO之路,再次布满了疑云。  
    6月24日,有动静称喜马拉雅或将推延最新一次赴港上市,缘故为其融资1亿美元的IPO方案“不足投资者反对”;随后,又有声响表现喜马拉雅上市方案“仍在正常进行”。  
    几天后,眽眽上又有人爆料称喜马拉雅将面临“前所未有大裁员”,比例或将高达50%,但已被相干人士造谣“彻底不实”。  
    截至目前,喜马拉雅公司尚未做出侧面回应,据港交所地下信息显示,喜马拉雅的上市请求形态仍然为“处置中”。但泛滥负面动静的泛起仍旧预示着其上市之路其实不如想象中顺利。  
    毕竟作为国际在线音频赛道中的头部,喜马拉雅自去年蒲月至往年三月,短短不到一年间就曾经三次冲击上市;它想要讲出的好故事,也曾经在一次次的消磨中变得愈来愈难。  
    三年亏20亿,喜马拉雅苦等上市“输血”  据知情人士称,此次喜马拉雅的上市之路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足投资者的反对以及部份股东选择退出,致使公司无奈实现融资1亿美元的IPO方案。  
    而这间隔它最新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不外三个月。  
    早在2021年5月1日,喜马拉雅就曾预计在纽约证券买卖所挂牌上市。但因为过后国内环境与境外上市监管政策影响,赴美方案自愿在九月份正式搁浅。  
    就在宣告撤回美股IPO后,喜马拉雅涓滴没有给本人喘息的时间,四天后就转而投向了港交所的怀抱,但因为上市请求资料“生效”而再度搁浅。直到往年的3月29日,喜马拉雅才从新递交了招股书。  
    披露易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曾经冲击了三次上市,喜马拉雅的着急曾经溢于言表。经过其招股书内的信息也不难了解,比年亏损的它正迫切需求一场“输血”自救。  
    据喜马拉雅招股书显示,其2019至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26.97亿元、40.76亿元、58.56亿元,增长由51.1%降落为43.7%。同时,亏损也从7.48亿元、5.29亿元来到了2021年的7.59亿元亏损。  
    喜马拉雅招股书  


    能够看出,遥遥无期的盈利问题是始终萦绕喜马拉雅上空的一道魔咒。连其开创人兼CEO余建军本人都曾表现:“没有制订任何盈利时间表”。  
    但作为国际在线音频“一哥”,按支出划分,喜马拉雅曾经占到了28%的市场份额,为什么还会深陷亏损迷窟?缘故在于其营销烧钱的失衡,及营收业务繁多的掣肘。  
    数据显示,为晋升品牌出名度及扩张用户群,2021年喜马拉雅的销售与营销收入达到了26.3亿元,同比减少54.1%,曾经占到了总支出的44.9%。  
    诚然,此举确实为喜马拉雅拉来了更多的用户,招股书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月活用户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24%,但单个付费用户奉献的业务支出其实不高,乃至缺乏行业均匀水准的一半:2021年喜马拉雅付费用户月均支出为十一.2元,但同期在线音频行业定阅的付费用户月均支出却为22.5元。  
    很显著,和投入的重金比拟,“烧钱换增长”的算盘并未打响。  
    除了营销收入外,支出分红与内容本钱是喜马拉雅的另外一个无底洞,占了总支出的33%。在这面前反应出的是其次要业务繁多的问题:定阅支出占比曾经从2019年的47.2%回升至51.1%超过对折。这象征着喜马拉雅的盈利才能愈加依赖于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因此自愿在内容端扩张收入。  
    能够说,在用户端与内容端中间的熊熊烧钱之火,让喜马拉雅只管营收逐年回升,却追逐不上亏损的窟窿。也恰是因此,喜马拉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渴求上市的“远水”来解近渴。  
    资本撤出、大幅裁员,喜马拉雅内忧内乱  盈利遥遥无期带来的一个直观结果,就是资本市场对喜马拉雅逐步失去决心。  
    20十二年喜马拉雅横空出生,十年时间九轮融资,估值一时间风头无二。比来一次E轮融资产生在2018年,金额高达9亿美元,其中不乏腾讯投资、华泰证券等出名资方,也让喜马拉雅估值达到240亿元人民币。  
    天眼查  


    但时间来到当初,若喜马拉雅连1亿美元的IPO融资都未能达成,证实其已再也不是现在阿谁香饽饽。  
    事实标明,资本就像龙卷风,来得快撤得也快。早在拿到9亿美元融资后的不到一年,不少投资人就纷纭从喜马拉雅“下山”。  
    据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在2019年3月和21个主体签署了减资协定,并回购在喜马拉雅持有的整个注册资本。其中包罗小米、好将来、阅文等等老股东在内。  
    2019年5月,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无限公司产生多项工商变卦,包罗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十二名董事退出,仅剩公司CEO余建军一人。  
    天眼查  


    而在余建军守业早期豪掷3000万助其迈出第一步的证大团体开创人戴志康,在波及一场不法集资案件后,也曾经被喜马拉雅撇清瓜葛,称“证大公司等4家公司与喜马拉雅已无股权瓜葛”。  
    目前喜马拉雅曾经称得上是“众叛亲离”,只要上海喜全、喜介两家股东,而上述两家公司的实际管制人均为余建军。  
    内部资本丢失决心纷纭撤出,喜马拉雅外部员工则是耽忧被裁。  
    自2022年开始,受大环境与本身营收影响,喜马拉雅效仿不少大厂同样举起了“降本增效”的大刀,砍出的第一步就是裁员。  
    4月,有人在眽眽平台爆料称喜马拉雅员工数从年终的4500人降到了四月的4000余人,而2021年6月时员工数至多时曾一度冲破5000人。同时,该爆料者还表现喜马拉雅办理凌乱,“每一年都有小范围的裁员”;“预计往年年底和明年还会再来一波大范围裁员”。  
    虽然喜马拉雅民间对此动静没有做出回应,但爆料贴下却引来了少量喜马拉雅现/前员工的留言合影,其中乃至有认证为“喜马拉雅初级开发经理”的员工泛起,表现本人也行将分开公司,正面印证了该爆料的实在性。  
    眽眽  


    从十年融资九轮,执在线音频牛耳,到如今资本撤场,业务线大幅裁员,喜马拉雅曾经深陷内忧内乱之中。  
    赛道降温,在线长音频还讲得出好故事吗?  喜马拉雅IPO之路一再受挫,但哪怕曾经快它一步上市的同行,境遇也一样欠安。  
    据理解,2020年荔枝FM更名荔枝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十一美元/股,随即破发。至往年跌幅已逾92%。  
    这似乎标明了,曾是资本宠儿的在线长音频,能讲的故事曾经没那末迷人。  
    据灼识征询考察后果显示,在线音频在国际的浸透率其实不高,只要20.2%,远低于美国的48.7%。不光如斯,比拟于在线音乐、短视频、长视频等外容方式,在线音频更是被远远抛在了身后。特别是后起之秀短视频,在国际浸透率曾经超太长视频,达到了77.2%。  
    从以后大部份在线音频平台的举措来看,探访音频内容定阅付费之外的增长业务是业内广泛的标的目的。  
    例如喜马拉雅,近日就率先在音频以外参加了视频内容,上线了与芒果TV、达盛传媒独特开发的短剧《风闻中的陆神医》。这部短剧也是国际第一部在音频视频双平台同步联播的剧集。  
    在喜马拉雅上不只能够作为有声剧进行收听,同时也初次可以播放视频内容。目前该剧仍处于新品限免阶段,后续预计会进行按集免费或会员定阅模式。  
    喜马拉雅  


    另外一方面,物联网/车载市场也是在线音频竞争剧烈的一片战场。据灼识征询材料,该市场的支出从2018年的586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43.9%。  
    喜马拉雅招股书  


    因此,乘着新动力汽车的西风,愈来愈多在线音频平台把相干场景当做了兵家必争之地。荔枝此前宣告与小鹏汽车、广汽以及比亚迪等协作,蜻蜓FM则与百度Apollo智能车联结斑马智行开启车联网生态畛域协作。  
    而喜马拉雅,也曾经与特斯拉中国、宝马、奥迪等74家汽车厂商发展了协作,并表现2022年将与10多位汽车厂商建设协作,并方案推出电台办事功用。  
    但新畛域的拓展一样也会遇到妨碍,首先是现有的营收构造并没那末容易改动;其次大厂的入局也带来了不肯定要素。  
    例如腾讯TME,2021年1月从阅文团体处收购了懒人听书100%股权,打造出的“懒人畅听”月活人数曾经仅次于喜马拉雅;字节旗下2021年6月推出的“番茄畅听”在线用户时长也很快来到了第二位。  
    面对大厂们更为成熟的互联生态,喜马拉雅为首的老牌在线音频平台需求面对更大的应战。  
    喜马拉雅在10年间成了行业头部,只是高度比拟上市顶峰仍是矮了一截。市场正等着听新故事,但留给它的时间曾经未几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5

    帖子43

    积分20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