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钱钟书面前的学霸家族,走出 104 位院士(组图)

    [复制链接]

    2023-6-7 13:20:04 7 0

    很难置信,一个家族的家训,竟被列入了国度级非物资文明遗产。
    这部家训叫做《钱氏家训》,2021年6月,当它泛起在《第五批国度级非物资文明遗产名录》中时,诱发了业内不小的触动。

    5kvyi0oj115.jpg

    5kvyi0oj115.jpg

    得多人曾有疑难:将一部家训列入国度非遗,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
    但当这部家训面前的家族浮出水面,所有质疑都偃旗息鼓了。
    这是一个弱小到恐惧的“学霸家族”——吴越钱氏家族。

    zwpxlsr43zw.jpg

    zwpxlsr43zw.jpg

    ● 钱王祠
    这个家族有多牛呢?
    自宋朝以来,该家族载入史册的名士超过千人,各大分支绵延至今,具有世界各国迷信院院士104人,其余畛域如军政界、内政界、文明界也是人材济济。
    像咱们相熟的钱锺书、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其琛等,都出自吴越钱氏。
    而在无锡,仅仅一个叫“七房桥”的小村庄里,钱家就出了6位中国院士,创下了稀有的文教奇观。
    那末,吴越钱氏家族为什么如斯发达?《钱氏家训》又有着怎么样魔力,让一个家族传承千年、长盛不衰?

    j5l4ktqyg0b.jpg

    j5l4ktqyg0b.jpg

    《钱氏家训》全文650字,是十一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代,吴越王钱镠(liú)留给后世子孙的遗训。

    noo2b4pu3o5.jpg

    noo2b4pu3o5.jpg

    其中最广为传颂的一句是:“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意思是假如一件事只对本人有益处,就不要去做;假如对天下人都有益处,就一定要做;假如这些益处只存在于当下一时,也要去做;假如能影响千秋万代,就一定更要去做了。
    短短几句,一个忧国忧民、不谋私利的高尚形象呼之欲出。
    钱镠终身功绩卓着,在江南地域鼎力修整河道、兴建水利,极大地增加了旱灾水患对本地黎民生命财富的要挟,使江南一带从此安身立命、经济富庶,本地黎民尊称他为“海龙王”。

    lcxuf23g2eb.jpg

    lcxuf23g2eb.jpg

    ● 吴越王钱镠铜像
    有人这样描述,“江南之所以成为鱼米之乡,离不开钱镠的功绩和远见。上有地狱,下有苏杭,钱镠是这所有的奠基人。”
    自钱镠之后,钱氏一族分为多个支脉,其中又以“一门六院士”的无锡七房桥一脉,最被人津津乐道。
    这6位院士,以“国学宗师”钱穆领头,前面有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经济前驱者钱俊瑞、物理学家钱临照、工程力学家钱令希,以及环境工程专家钱易。
    其中,钱穆和钱伟长是叔侄,钱穆和钱易是父女,钱临照和钱令希为兄弟。

    jc4ggsssgic.jpg

    jc4ggsssgic.jpg

    ● 钱穆
    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作为钱镠的第34世孙,别人生的每一个步,似乎都与《钱氏家训》非亲非故。
    钱穆的父亲早年曾考中秀才,但因体弱多病,未能登科,以至家道中落。由于贫穷,小钱穆只好在宗族的义庄里读书。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是《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要求族里的穷人带动富人,让富人家的孩子有书可读、有粮可吃。
    这句话无疑改动了钱穆的命运,让他在最幼弱的年岁,可以吃饱穿暖、读书上学,不至于过早沦落街市。
    在义庄里,钱穆读遍了四书五经,由此在国学上启蒙。到了8岁的时分,曾经能背诵许多名篇巨著。
    有一天,亲戚们到小钱穆家里串门。
    小孩子大多虚荣心强,钱穆也不例外,便想在小孩儿们背后摆阔一下。因而,在亲戚们的赞成下,他大小气方地背诵起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桥段——“诸葛亮激辩群儒”。
    艰涩的白话词句,到了小钱穆口中,却是顿挫抑扬、声情并茂,听得在场世人连连叫好,纷纭称誉钱家出了一名“神童”。
    钱穆自得极了,认为本人成为了父亲的自豪,他望向父亲,父亲却默不作声。

    lg3onkk0ttt.jpg

    lg3onkk0ttt.jpg

    ● 年老时的钱穆
    “神童”的名号渐渐传了出去,不久后,开始有人登门造访,专程来请小钱穆去扮演。
    钱穆快乐极了,嚷嚷着要去扮演。
    父亲没有回绝,不外,在去扮演的路上,父亲领着钱穆,踏上了一座桥。
    “你意识桥字吗?”父亲站在桥上忽然问。
    钱穆搜索枯肠地回答:“固然意识。左侧一个木字旁,右侧一个乔木的乔。”
    父亲摇头,而后又问:“假如把木字旁,换成马字旁呢?”
    钱穆答道:“是自豪的骄。”
    父亲再也不作声,钱穆却如醍醐灌顶。
    他这才明确,原来父亲是在提示本人,不要自豪,不要得意洋洋。
    那次扮演完之后,钱穆再不愿在人前夸耀,哪怕起初成为国学宗师,也仍然待人谦恭。
    钱穆的阅历,与咱们熟知的《伤仲永》的故事很有些类似。
    钱穆与仲永,两人都是“神童”,过早地透出了才学方面的禀赋。
    但不同的是,仲永的父亲拉着他到处扮演赚钱,而钱穆的父亲则及时劝诫他,不要自豪自满,不要因眼前的虚名和蝇头小利洋洋得意。
    “持躬不成不严谨,临财不成不廉介。”这也是《钱氏家训》对子孙后世的教-导。

    hdobgpp1pxt.jpg

    hdobgpp1pxt.jpg

    钱穆十二岁这年,父亲因病离世,钱穆和母亲相依为命,糊口前提十分艰辛。
    钱穆无意停学,但被母亲严词回绝。
    母亲虽未上过学,但在家族中耳闻目睹,深知读书的首要性,她说:“我当为钱家保存几颗读书的种子。”
    钱穆因此可以持续上学。
    父亲活着的时分,钱家每次去杂货铺买货色,都习气赊账,年底再一次结清。
    父亲逝世后,母亲则专门交代钱穆,当前买货色不克不及再赊账,必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杂货铺老板心善,知道钱家难题,告知她赊账也不妨。
    母亲却说:“今非昔比,万一年初没钱结账,怕坏了钱家操行。”
    这位目不识丁的乡村女性,不只有让孩子坚持读书的远见,更以本身的以身作则,标准着孩子的操行。
    “子孙虽愚,读书须读;忠诚传家,乃能短暂。”这才是一个书香门第该有的家风。
    1913年,18岁的钱穆开始在村里当小学老师。
    他在小学教了7年,简直把学校里的书读了个遍。
    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才学开始渐渐露出,被燕京大学聘为国文讲师,之后,又前后负责北大、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传授。

    31hbjunodro.jpg

    31hbjunodro.jpg

    ● 在讲课的钱穆
    抗日和平发作后,钱穆随北京大学南渡,在战火纷飞中,展转大半个中国。
    他前后在东北联结大学、武汉大学、浙大、四川大学主讲文史课程,之后又到云南京大学学、江南京大学学执教。
    能够说,国际许多名校都曾留下过钱穆的身影。
    在此期间,他白昼授课,晚上坚持写作,在战火中写下《国史大纲》,洋洋洒洒80万字。
    这部作品的问世,在先生和常识份子中激发了强烈的反响,抗战热心异样低落。同时,也奠定了钱穆史学大家的位置。
    尔后,钱穆又陆续著书80余部,留下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明学著述,在海外外发生了微小的影响。
    大略没人能想到,已经阿谁穷苦农村的小学老师,会取得如斯惊人的成绩。
    1967年,钱穆移居台湾,讲解国学。
    他的先生,从总角少年到耄耋白叟,经常五代同堂,一同来倾听巨匠的教-导。
    在别人生的最初一课,他一失常态地没有教授甚么小道理,而是望着台下的先生,苦口婆心地说:“你们是中国人,永久不要健忘中国!”
    聪明如他,似乎早已预感到了后世的事件,所以在这重中之重的最初一课,劝诫先生不要健忘本人的祖国。
    1990年,钱穆在台北无疾而终,享寿96岁。
    “心术不成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有愧于圣贤。”——这是钱穆终身的绳尺,也是《钱氏家训》对后世的告诫。

    d2qz0ky0avc.jpg

    d2qz0ky0avc.jpg

    钱穆终身有愧于“国士”二字,他所留下的少量文明财产,至今仍让后世收获颇丰。
    而除了钱穆,七房桥钱家的其余5位院士,也在各自的畛域成绩煊赫。
    如钱穆的侄子钱伟长,这位史上最牛偏科生,高考时数学和化学加起来只考了20分,物理5分,英语更是间接来了个“零蛋”,中文和历史却是一骑绝尘,双双满分,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
    但当“九·一八”事变发作,面对当局以朋友有飞机大炮为由的不抵制政策,钱伟长拍案而起:“没有飞机大炮怎么了?咱们就本人造!”
    从此,他弃文从理,一头扎进物理学的钻研中,终究成为中国力学的奠基人,为我国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做出了卓着的奉献。

    rghf1yuinw1.jpg

    rghf1yuinw1.jpg

    ● 钱伟长
    钱俊瑞则是上世纪我国为数未几的拥有寰球视野的经济学家,他长时间从事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钻研任务,领导制订了我国第一个世界经济学科开展布局草案,为中国经济的开展、黎民糊口程度的进步,立下了丰功伟绩。

    mrx3mctwgrp.jpg

    mrx3mctwgrp.jpg

    ● 钱俊瑞
    而钱临照、钱令希两兄弟,一个努力于物理钻研,为我国运用物理学铺垫了基石,另外一个则前后参预了包罗武汉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在内的多项工程建立。

    odmodg4tlse.jpg

    odmodg4tlse.jpg

    ● 钱临照

    tomjthdxx30.jpg

    tomjthdxx30.jpg

    ● 钱令希
    6人中最年老的钱易,是钱穆的女儿,也是中国工程院第一批女院士。
    作为清华大学传授、环境工程专家,钱易数十年来始终努力于钻研开发合适我国国情的废水处置技术,屡次获取国度级科技奖项。
    站在领奖台上,当听到他人引见本人是院士,钱易笑着说:“不要叫我院士,叫我教师吧,由于做教师是我真正喜爱的事件。”

    s1w25sneher.jpg

    s1w25sneher.jpg

    ● 钱易
    谦逊低调,这似乎已经是已经刻在钱家人骨子里的品性。
    在谈到《钱氏家训》时,钱伟长说:“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无方,故昆裔得益很大。当初钱家祭奠、集会,钱氏先人都需求恭立朗读《钱氏家训》,娶媳嫁女也会赠送《钱氏家训》。”
    钱学森也说,“咱们的先祖,他的政绩只是致富一隅,而咱们先人的事业,是使全部中国繁华贫弱。老祖宗公开有知,是会快乐的!”

    5tru1og35lq.jpg

    5tru1og35lq.jpg

    一部《钱氏家训》,成为一代代钱氏家族成员的行动标准和品德绳尺。
    它的存在,无疑更能晋升家族成员的凝聚力。
    在阿谁糊口资源、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家训给了孩子们读书的时机、生长的气力,将孩子带到了更靠前的起跑线。
    它对一集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惊雷般振聋发聩,只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贫贱传家,不外三代;品德传家,长盛不衰。”
    再高的势力位置,也会有浮沉起落;再多的金银财宝,若子孙不肖,也终会浪费一空。
    惟有良好的家风家训,才是家族招福逃难、长盛不衰的保障。
    ● 参考材料
    [1]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钱易独家专访:一门六院士,半门皆老师
    [2] 上观旧事|《钱氏家训》列入国度非遗:“第一个”的面前,阐明甚么?
    [3] 网易历史|钱穆:最初的国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5

    帖子28

    积分11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