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岸几天了,一直如梦如幻,那股兴奋劲依然未减,如同昨天发生一样。
孩子出生时有缺陷,我们告诉他这是上帝给他的一个小背包,因为神的恩典会足够让他平稳度过人生。 Kindy的时候专科医生建议读家附近的公校,因为该校有照顾相关病例的经验,我们推迟了私校的Offer。前年孩子忽然人品爆发进入OC,我认为是获得弱势群体的照顾,同时家庭决定中学就必须转到私校,因为孩子不能在精英卷了。
从进入OC开始,我们就开始为孩子转到私校开始准备,虽然不考虑精英,也应该体验一下奖学金考试。学术方面我们自认很难,孩子的情况让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补习班的学习,都是我们自己用油管和学校资源自己在家里折腾的。音乐方面孩子勉强学了钢琴,但奖学金就不要想啦。体育方面,出人意料的去年游泳有个小突破,但远远达不到领奖台标准,所以也没希望。
我们就去尝试All-Rounder这个方向,说起来就是从OC放榜开始计划安排。因为没有参加补习班,所以孩子有空余时间可以学习和发展他喜欢的活动,包括:
1. 学术方面:根据OC班进度学习。阅读是孩子自己的爱好,数学在小时候强化了计算能力,逻辑通过思辨和批判性思维来提高。唯一的短板是写作,我跟OC班主任聊了让老师特别关注。
2. 音乐方面:孩子主要学了钢琴,去年考到六级。此外为了进入学校乐队,学了另一个乐器,但没有考级。
3. 语言方面:我们一直鼓励孩子从Kindy开始坚持在实体中文学校学习,参加过社区的中文朗诵比赛,得点安慰奖。有一年被学校树立典型,推荐去申请一个新州教育部的社区语言学校的评奖。
4. 体育方面:去年在游泳获得突破,被附近俱乐部挑选进入预备役,每周四训,今年冲了一次去新州Junior大赛游一项比赛,也有代表学校参加PSSA大区比赛的经历。此外还有参加学校PSSA的团体球类比赛,还有参与学校Cross Country和田径的活动。
5. 领导方面:孩子一直与世无争,人畜无害。他的朋友都很乐意推举他做SRC,连续做了好几年。去年底在OC班还意外被选到其中一个Prefect。
6. 社区方面:我们鼓励孩子参加家附近的Scout活动,跟着大队伍去过ANZAC升旗仪式,也有幸被挑选在社区公民入籍仪式上负责扛大旗。
7. 竞赛方面:学校一直组织参加AMC,孩子连考三年都是D。OC班有特别安排Maths Olympics,孩子也参加了。除此以外,没有ICAS或其他的比赛。
此外,我们给孩子准备了6封推荐信,包括OC班主任,教会牧师,中文学校校长,游泳俱乐部教练,Scout负责人,和孩子的专科医生提供推荐意见。
考试也很重要。现在绝大部分的奖学金都要先考试,经筛选然后个人材料才会被校长看到。为了减轻孩子负担,我们只考AAS。在Five Sense买了几本GA书,阅读就用ICAS的Reading练习,数学就用AMC历年考题来准备。此外,我也下血本买了AAS Y5 & Y6的全部六份线上练习题,考试前一周做一份找考试感觉。
我们总共考了5家学校,当中有3家既提供学术又提供All-Rounder,另外2家只是学术。前两次考试成绩都不好,收到成绩的那次考试只有2个Band 9,写作甚至是Band 7。CNY期间我们回国过年,基本是吃喝玩乐,无心练习。回来后参加是第三家学校的考试找回感觉,第四次考试爆发(包括人品),第五次原本以为是最稳的但滑走了(全部在Band 9,但估计有更强大的对手)。
OC班里 整个三月份大家都在忙着外出面试,我们等了一段时间,最终收到第四家学校的一个面试邀请。我们找了OC班主任给孩子做了面试指导,老师很乐意给我们提供帮助,我们很感激她。
面试的那天一切都很顺利,校长问了孩子All-Rounder的方方面面,我们也很坦诚的告诉校长只有一个面试,不过我们有另外一家私校的付费Offer。我觉得是大家都看对眼了,校长当时很欣赏孩子的努力和成绩。面试结束后第二天就收到招生专员的电话说校长很满意,Offer全额奖学金。
All-Rounder对很多华人家庭来说可能不是很熟悉,希望我可以分享这个经历来让大家有一些了解。对很多顶私全额的牛娃来说,我们这个奖学金或者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弱势背景的孩子来说,这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认可。
有时候我能感受到一些对我孩子不友好的眼光,我也承认当时进入OC应该是受到一些优待。我们一家人同心努力,和孩子一起争取到奖学金,我们为他感到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