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付鹏,通胀挣钱,通缩消费 整顿集体思绪,继续编纂中,

    [复制链接]

    昨天 12:50 5552 11

    1.防止堕入三角窘境:现金流泛起问题(如薪资支出升高或不不乱)+资产端通缩(财富不值钱)+负债端通胀(欠了更多钱)
    2.最优模型:现金流增长+资产端通胀+负债通缩(或者最少现金流和资产的增长快于负债的增长)
    3.理想选择:通胀区域赚钱+通缩区域花钱(购买力更强)

    支出
    能够发生现金流的出产材料,
    本人的休息力(工资,膂力和脑力休息) /  金融性资产(现金,股票,期权,债券,养老金等)/ 企业(本人的公司或者生意)/ 土地(房租,地租,农业产出等)/ 权力和社会再调配(权力寻租,社会福利等)。
    不管货色方,社会的主体人口靠工资发生支出,所以失业率对股市发生微小的


    负债,
    通常状况下,因为利息收入,负债总额会收缩

    假如资产的收缩速度超过利率收入,属于良性负债。(好比中国的房价涨了四十年)
    三十年前, 中国的官方借贷的利率广泛在1.3~3% 每月, 由于经济高速开展,蛋糕愈来愈大,资产收缩的速度是大于这个18~36%利息报答的。
    明天的中国通缩,假如有人告知想用这个利率来追求借贷,由于高报答的投资曾经在经济大周期里隐没了,99%的人会以为这是骗子。
      
    资产
    甚么是好的房产投资?



    美国的资产端通胀

    日本的资产端通胀
    日本30~50年代出世的人持有少量的集体财产,当初进入天然死亡,财产开始代际传承。
    日本的总体蛋糕过来三十年没有被做大, 然而因为年老人口大范围增加,个体调配到的数量大大减少。
    日本再次进入片面待业时期,因为休息力紧缺,致使了休息工资下跌,由此开始带动通胀。
    中国的资产端通缩
    相对于于日本战后的开展,中国的次要财产发作是在2002~2014年,财产次要集中在50~70年出世的这波人上。 中国大部份的企业主当初曾经进入激进的年岁,很难对产业进行大范围的翻新型投资,蛋糕无奈再继续做大。
    这些人持有了中国社会的次要财产,因为他们的危险爱好,往往只做激进型的投资,因此除非人口大范围的天然死亡(需求二十年),财产能力完成代际转移。所以将来十来年,中国必定处于一个资产通缩的大周期趋向。   

    澳大利亚资产端??

    在这个逻辑框架上,如何对待澳洲经济

    支出端,
    澳洲统计局数据,过来13年,澳洲的工资除了疫情期间稍微降落0.1%, 其余时间都温和回升。   Average Weekly Earnings, Australia, November 2024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矿业均匀工资在一切行业中位列第一,均匀3十一1, 远高于整体均匀程度 2,043.00。 跟着中国经济的上行,能够预期矿业待业支出程度会降落,除了间接影响本行业待业之外,还会影响相干的配套产业, 好比矿山基建,装备保护, 物流运输,饮食办事等。  

    全部回复11

    npsdcsq 发表于 昨天 11:05

    npsdcsq 沙发

    昨天 11:05


    未完,继续整顿中

    每一个代人的价值投资不尽相反,古代年老人寻求的是情绪价值,所以谷子和盲盒大行其道。
    keiny 发表于 昨天 11:16

    keiny 板凳

    昨天 11:16

    比来回国两趟,感觉十分爽,就是在通缩区域花钱的高兴。

    澳洲是甚么个状况?
    付鹏始终看衰澳大利亚,把,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放一同看衰,加拿大和新西兰无疑曾经说中了,澳洲怎么看,是不是会翻转?我去他新浪微博一翻(头一次看),往年7月又来了澳洲,虽然没有说甚么,然而帖了一些修建工地的照片,是否关于市场的看法产生改动了呢?


    老猪 发表于 昨天 11:31

    老猪 地板

    昨天 11:31

    比来持仓标明少量头寸押注做空澳加新。
    artsea 发表于 昨天 11:41

    artsea 5#

    昨天 11:41


    你的买卖是甚么?

    空澳日货泉对?
    levi 发表于 昨天 11:47

    levi 6#

    昨天 11:47



    美元澳元吧,八月澳元降息后和美国利差进一步拉大兑美元要跌去最少5%的。
    cucy 发表于 昨天 11:59

    cucy 7#

    昨天 11:59


    一切的都是少量做空的单,股债汇,还包罗澳洲房地产。
    themoodlove 发表于 昨天 12:10

    themoodlove 8#

    昨天 12:10

    这集体挺敢说,听过几集
    凑巧讲澳洲那集我听过,然而觉得他仅凭游览一次的外表感观就下定论仍是不太谨严
    今夕何夕 发表于 昨天 12:16

    今夕何夕 9#

    昨天 12:16


    对,他的剖析个别都不基于数据统计,大部份是本人的观感和设法,都是客观的要素和集体了解推导出来的,对错不评论。

    另外一个特征,是对一切国度的经济都只提出问题,然而不提供本人倡议的对策和解决计划。
    bobobatchen 发表于 昨天 12:27

    bobobatchen 10#

    昨天 12:27


    解决办法他提出?无意义吗?政府不成能听的啊,所以看懂了随着做就行,这才是他的任务。

    然而他关于澳大利亚的判别可能错了。
    wanerkl 发表于 昨天 12:36

    wanerkl 11#

    昨天 12:36

    楼主加入的是微信群讲课班吗?入群费用 要上千呢吧?
    晕啦晕啦 发表于 昨天 12:50

    晕啦晕啦 12#

    昨天 12:50

    确实 时期不同了 古代年老人 要末改动本人去顺应 要末变革体制 再调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

    帖子22

    积分104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