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假如在请求过程当中发现这个部门的甚么操作法则,也欢送提议,便利起初者少走弯路。
通过这次103签证请求和上次的104,
见识了这个每次都出情况的移民局最大笑话,只管父母付费交了得多钱给澳洲政府,但移民局的父母签证一定最缺钱也最缺人,没有专门的客服热线。
这个部门官员也素质不高,常常会泛起把请求人姓名、邮箱打错致使沟通失败的乌龙事情。所以大家在超时等候中一定要质疑,不要太置信他们!
提议:所以咱们能够联名上书提议他们既然收了付费父母的钱,就应该帮咱们服务,起码“多”找些素质对比中等的官员,增加低级过错的产生。
103亲自阅历,现时的官员觉得成心让咱们请求人走弯路:
太乌龙了,像小先生同样的做法,不事后通知就改动首要的邮件电话分割形式,这做法间接褫夺了请求人的知情权。审批的时分也是拖迁延拉,不去催他们就把你资料压箱底。
开始他们用PVC TEAM3通知我补资料,起初往这个邮箱寄信就像易如反掌,有去无回了。
等一个月没回音,感觉不合错误劲,我打去阿谁HOME AFFAIR的13问,才知道父母这部门换邮件了,为何咱们没有知情权呢?
原来他们曾经不回复PVC TEAM3的邮件了,半年前1300和1800的电话也生效,打过来是曾经被断掉。
他们电话变了,邮件变了,都没有事前通知。是我本人没有收到Auto Reply才发现不合错误劲,还有其余同期的敌人103在4个月前就批了。
这样的政府部门让咱们怎么信赖呢?
幸好有的热情足友,他们都比移民局更无效率。
最初用了足友倡议的三枪齐下办法:电话、邮件、传真。
电话的作用很小,传真才是真武器。邮件超花钱,又慢。
这个部门的服务态度不行,一定要进步的。
80年代的父母当初都七老八十,又等患了多少年呢?
大家不要做缄默的羔羊,华人集团团结统一一同发声!咱们是否斟酌再做一个网络联名上书,让他们进步服务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