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市场上应该大部份买家为华人(有些中央乃至超过了一半),特别是“好区”(这里的好区,特指非当地人区的好区,例如北海滩应该是当地人偏向的区等),不知道这类景象阐明了甚么?
占5%的澳洲人口的华侨,我置信在悉/墨两地,当初这个市场最少20-30%的买家为华人。
1)华人有钱
2)华人对房子无情节;
3)过来几十年的国际房价飞涨的启示;
4)当地人没钱,或者说当地人两极分化(例如富豪偏向水边豪宅,或非华人区),那些以享用糊口的当地人要末租房,有一定购买才能的人也不偏向大资金全杠杆的投入到房地产市场。
不太理解面前的逻辑,跟着长时间房地产市场的增值,华人会愈来愈有钱,资产愈来愈多,就像印尼,马来同样,全国大部份财产都掌握在华人手中(然而这戏中央的华侨占比很高啊)?
###论断###
幸存者偏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