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说过,别乱捡漏,你所谓的大漏,实际都是大坑,呵呵我也在现场。竞拍的进程仍是值得细说一下的。
两个印度家庭和3个华人家庭争取这个房子。到了接近序幕的时分,大略在十二9.2万的时分,拍卖师重复要求竞拍人出价,曾经没有人出价了。以前在场人竞拍人中两个印度家庭曾经退出,3个华人家庭虽然还在竞价,但似乎曾经接近极限,都是1000或者500的加。眼看着尘埃就要落定。此时,忽然来了1位华人女士,她也是想买这个房子的,晚到了。中介和拍卖师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巴望“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可以把价钱再抬下来。但不知她能否吃得消目前竞价?所以就跟这位女士说,目前价钱在十二9.2万。只见她说能够。中介赶快拉她去注册。大家就等着,心想最初来的人确定是有钱的主,房子要花落她家了!比及她出来后,她喊价到130万,一下子加了8000,到了130万。只有过后在现场的看了全程的人都觉得到女士的加价力度显著超过了以前场上的一切人。似乎没有人能够跟她比拼了。此时拍卖师和中介又向十二9.2的这对华人小夫妻PUSH,说这个房子要被他人拿去了,房子多好多好。阿谁小夫妻最初加了1000,此时阿谁女士就没有再加。可能她在家里约定的最低价是130万。拍卖师又PUSH了一段时间,看曾经无人再出价,就落锤了。
我觉得,这个女士的战略有问题。假如她再加1至2千,我估量那对小夫妻不会再跟了。由于,她是最初杀出来的竞拍人,并且一次加价就8000,显著在声势上在场上占了劣势。惋惜可能她太受制于事前约定的竞价最高限,与这个房子失之交臂。固然由于她以前没有在拍卖现场,没有感触到以前场上的竞拍曾经抵达了极限,只有她携带着一举加价8000的声势,第2次再加1到2千的声势,就极有可能克服对手了。后果她只竞价了1次!惋惜惋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