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蓉秋月
发表于 2021-5-15 11:52:36
刷
鳌拜(满语:ᠣᠪᠣᡳ,穆麟德:Oboi,太清:Oboi;约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代三代功臣,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鳌拜前半生战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巴圖魯”(漢語即:满洲第一壮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营私舞弊,結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为影响清初政局的首要人物。
鳌拜的伯父费英东早年追寻努尔哈赤起兵,是清代的开国功臣之一,二哥卓布泰是清初战功卓著的战将。鳌拜自己亦随皇太极征讨各地,军功赫赫,非但是一员骁勇战将,并且也是皇太极的亲信。
崇德二年(1637),清军防御牵制辽东的明军首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岛),鳌拜第一个登岛。皮岛被霸占后,鳌拜以首功晋為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壮士)。
順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鳌拜率军攻闖王、定北京,征湖广,驰骋沙场,临阵脱逃,为清王朝降服中国立下丰功伟绩。1646年鳌拜出征四川张献忠大西军,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斩张献忠于阵,因此以首功被顺治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外在(皇帝禁卫军司令),自此,鳌拜参议清廷大政。
順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駕崩,玄烨(康熙,即清聖祖)八岁即位,顺治帝遗诏,由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鳌拜四大臣辅政。过后鳌拜在四辅政大臣中位置最低,但因索尼年轻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沙哈因曾是摄政王多尔衮旧属,为其它辅政大臣所恶,因此鳌拜才得以专权。
鳌拜营私舞弊,日趋骄横,竟开展到掉臂康熙的意旨,前后杀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聯等政敌,乃至還賜死了同為辅政大臣的苏克沙哈,惹起朝野惊骇,康熙盛怒,设计擒拿鰲拜,假意與一群小內監[1]在宮內練習「布庫」(即摔交,滿族的一種角力遊戲),鳌拜认为康熙做的事是小孩子的游戏,不认为意。
康熙七年(1668年)蒲月,鳌拜入宮時,這群小內監擒获鳌拜[2]。康熙宣告鳌拜三十条罪行,廷议当斩,康熙念鳌拜历事三朝,效率有年,不忍加诛[3],仅命革职,籍没拘禁,其党羽或死或革,其婿敬谨亲王兰布降为镇国公。不久鳌拜死于禁所,其子納穆福後獲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