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复制链接]

    2021-5-21 09:22:04 429 0


    36e273f553546e5e98748a966993debf.png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
    5月21日,小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
    中国人崇尚谦逊,讲究细水长流。
    故而小满不同于其他节气命名。
    如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唯独小满之后,不再有“大满”。
    古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说的就是过犹不及、盛极必衰的道理。
    为人处世,切忌太满。
    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01
    满而不损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位爱好丹青的年轻人,千里迢迢到法门寺找释圆大师诉苦:
    我一心一意想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师父,我觉得许多人都徒有虚名,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大师听罢淡然一笑,要求其现场作画。
    年轻人问,画什么呢?
    大师说,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施主就为我画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吧。
    年轻人寥寥几笔,很快就画完了,只见纸上一把倾斜的茶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慢慢注入茶杯中。
    画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释圆却说他画错了,应该把杯子画到茶壶之上才对。
    年轻人大为不解,大师你有没有弄错,哪有杯子置于茶壶之上的道理?
    释圆大师笑道,原来道理你都懂啊。
    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能够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却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要高,这样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
    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听罢,大悟而去。
    《尚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自视甚高,骄傲自满,往往会原地踏步。
    谦虚低调,凡事后退,才能行稳致远。
    曾国藩初进翰林院时,狂妄自大,夸夸其谈,惹得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拂袖而去。
    后来曾国藩懊恼万分,深觉自己虽饱读诗书,却不曾明白“高调者必有祸殃”的深意,从此便定下家规:
    戒多言,低调做人。
    更在自己鼎盛时期,将书房改名为“求阙(缺)斋”,以此警醒自己做人切忌太满。
    也正是这种万事求缺的姿态,使得曾国藩一生善始善终,乃至后世子孙,都因受其家风影响,得以绵延流长。
    满而不损,是一种修养。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的道理。
    凡事留余,才能清醒做事。
    虚怀若谷,不疾不徐,不骄不躁,乃是人生极高的境界。
    fb1514664ca7c0b95b20b0041332a22f.png
    02
    满而不盈
    《月灵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诠释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时,农作物开始灌浆,直至茎穗饱满,但离成熟尚且还有距离。
    而在小满过后,便是芒种。
    芒种也称忙种,前虽有小满,后还需继续耕耘,预示人生的另一层深意:
    人生小满,却不能自满,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小满”之后,“芒种”辅之,人生才能节节攀升,不断收获更多的风景。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著名的学者董云,此人喜爱文学,求知若渴,颇有些名气。
    68岁那年,他到浙江会稽山游历,听说王阳明正好在深山里讲学,听了好几次,越发觉得王阳明学识渊博,感到自己才疏学浅。
    于是,他去找王阳明拜师。
    当时只有53岁的王阳明再三推脱,执意不收长者为徒,董云的朋友们也劝他:
    “你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又这么有名气,何必还要那么用功呢?”
    董云却说,我年纪虽然大,但过去的60多年学得还是太少了,今天有幸遇见好老师,一定要从头学起。
    两年后,也就是在董云70岁那年,他特意在除夕之夜,冒雪赶到会稽山,向王阳明行了拜师之礼。
    这个故事,一度被传为佳话。
    70岁,已是很多人安享晚年的年纪,然而董云却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在古稀之年,依旧继续求知,令人动容。
    陶渊明有句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所谓修行,不过是拾阶而上的过程。
    无论上到了人生的哪一步台阶,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持续精进,不断成长。
    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苦海无边,渡一段有一段的收获。
    人生,最怕在过去的功名上躺平,从而自我设限,在懒惰懈怠中耗费人生。
    76a654e8b915db08cf81ce49731c2f67.png
    03
    满而不溢
    莫言曾说过一段话: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马上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凡事将满未满,留有回旋的余地,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
    白岩松32岁时,在央视大展拳脚,但凡是大型节目舞台,必定有属于他的聚光灯。
    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体育、娱乐、新闻等各个部门的王牌节目录制。
    在外人看来,他是完美的节目主持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毫无喘息的空间,连轴转的日子,早已令他不堪重负。
    思前想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停工一年。
    要知道主持人这行,一个月不上镜还好说,半年不出镜,估计就没人记得了。
    但白岩松依旧执意放下大部分工作,转而一头扎进生活,阅读,体悟,在孤独中沉淀自己。
    待到一年后归来,他打造出多档经典新闻节目,这才成就了那个众人眼中那个口若悬河又智慧通透的“老白”。
    忆及往昔,白岩松不无感慨地说:
    “今天的一切其实都要感谢那个时候做减法,也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茶道文化中,有“酒满敬客,茶满欺客”一说,因为酒凉茶热,茶水七分满,才不至于烫手。
    待客如此,对待人生亦是如此。
    好的人生,需要留白,将满未满,才是最好的状态。
    小满,是知足常乐,是谦逊淡泊,是节制,也是知止。
    懂得激流勇退,懂得回旋转圜,才能让人生在舒缓的节奏中余韵不散。

    古人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满而不损,才得以求全;满而不盈,才有持续之机;满而不溢,才有余韵悠长。
    点个赞吧,愿你于纷繁人世,守一颗平常心,修得人生小圆满。
    *以上内容转载自洞见,刚行路上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论坛元老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565

    帖子17080

    积分5158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