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微博上的一条热搜,看得她姐五味杂陈——
#一个中年人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fxcxu4tam10.jpg
说实话,点进这条热搜之前,她姐以为词条下面会是一些搞笑的小视频。
视频里面上演的,可能是一些中年人在劝年轻人开心的时候,做出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夹杂着一点说教。
但词条下面的故事和“开心”无关。
和死亡有关——
一位中年男人在17岁的儿子自杀后,潜入了一些“约死群”(即群内人相约共同死亡),把站在死亡边缘的一些年轻人“拉”了回来。
ildar1ilfxz.jpg
微博@搜狐新闻
这让她姐想到了几年前的另一条新闻。
2018年,还有一位父亲胡明失去了自己22岁的儿子,他的儿子在离世前就曾经加入过这样的“约死群”。
胡明也是她姐知道的第一位“劝生者”。
kcjzmqwk3yr.jpg
《冷暖人生》
几年过去了,“约死群”仍然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里,仍然有一些年轻人选择了加入进去,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
所以今天,她姐想再跟你聊聊这件关于“约死群和劝生者”的旧事,也聊聊这件事背后的核心点“年轻人选择自杀”。
这一切究竟为什么发生?
01
消失的孩子
胡明仍然能回忆起最后一次和儿子对话时的场景。
那是5月22日的17点58分。
那天,儿子胡小天洗完澡,准备乘车外出。
他走到胡明身旁的时候,胡明隐约闻到一股浓重的香水味。
他自然而然地问了一句,带着点调侃打趣的意思,“你个男孩子还喷香水啊?搞得身上那么香。”
胡小天腼腆地笑了笑,回了一句,“不香啊。”
然后,胡明叮嘱了几句“路上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胡小天便出了门。
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eyhprjzujxr.jpg
《和陌生人说话》
刚离家的那几天,胡小天还和家里人保持着联系。
他也会给女朋友发信息,依旧每天跟她说一声“早安”和“晚安”。
然而,到了5月末,“早安”和“晚安”的问候,突然消失了。
等了一整天,女朋友还是没收到胡小天发来的任何消息,她发出去的消息也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她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便干脆登陆了胡小天的社交账号,想看看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她一点点翻看那些聊天内容,越看越害怕——
在那些聊天里,胡小天用最平常的口吻,和其他人聊起了烧炭自杀,讨论着自杀的步骤和要准备的东西。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反应便是把这些聊天内容截图发给了胡明。
g0aaqsenhyr.jpg
《冷暖人生》
彼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
已经准备睡了的胡明在看到消息的瞬间,被聊天内容“吓醒了”,慌了神。
他试着去联系儿子,没成功。
又把截图发给一些亲戚,想和亲戚们商量一下怎么办。
很多亲戚都觉得,这可能仅仅是胡小天的“恶作剧”,又或者是年轻人之间没轻没重的闲聊。
聊天说说而已,不会真选择自杀的。
看着亲戚们发来的话,胡明慌乱的心,暂时安定了一些。
可到了第二天,胡明还是联系不上儿子,他看着儿子显示为“0”的微信运动步数,心里的不安又再次占据了上风。
他选择了报警。
ml45iwqun4u.jpg
《和陌生人说话》
6月3日,警方告诉胡明查到了胡小天的乘车轨迹,他在离家后乘车去了武汉,并曾在一家酒店办理了入住。
胡明和妻子立刻跑去武汉寻人,可儿子已经离开了酒店。
他只能试着自己去找。
可武汉太大了,而胡明太渺小了。
他去其它酒店问,去街巷寻,如同“大海捞针”。
他在武汉的街头放声大哭,然后擦干眼泪接着找。
胡明知道,儿子大概率是出事了。
可他的内心仍然期待着能收获一个好消息。
或许儿子只是在外面被骗了,不好意思和家里讲。
或许,是他手机丢了。
只要人还活着就行。
但儿子没能听到他内心的期盼。
lpwigsr4ied.jpg
微博@平安黄陂
6月8日,警方联系他,让他赶紧看新闻,说在武汉发现了3个烧炭自杀的孩子。
3个孩子里,最小的22岁,最大的也才26岁。
紧接着,相关机构联系胡明,来确认身份。
胡明彻底崩溃了。
s4vdjhtgjhf.jpg
《和陌生人说话》
儿子离世后不久,胡明搬了家。
可生活环境的改变,并没有消解他心中的痛苦。
看到马路上有年轻男女经过,他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儿子。
他不敢关灯睡觉,灯一关就会想到儿子离世时的样子。
“那么热的天,发现尸体的时候。”
胡明哽咽着,说不下去。
他想不明白,明明家里条件还可以,儿子性格也很乖巧,家庭关系和睦,恋情稳定,儿子怎么就选择自杀了呢?
为了找出儿子自杀的原因,胡明登陆了儿子的社交账号。
意外地,他闯入了一个黑色世界——“约死群”。
4hkio4n4fsf.jpg
《冷暖人生》
02
约死群和劝生者
刚进群,胡明又气愤又震惊。
让他震惊的是群里传播的内容。从文字照片,到视频音乐,几乎全都带有死亡色彩。
让他气愤的是,进群后,群里人没有因为儿子的离世感到不安、同情、后悔,反而有人说了句:
“哎呦,鬼来了。”
“兄弟,你没走啊,一起走吗?”
看着群里人对生命的漠视,感受着里面怂恿人自杀的氛围,胡明气得开始骂脏话。
他一条接着一条发消息,质问他们为什么要建这样的群,发这样的东西,做这样的事情。
可群里人的一些回复,如同利刃,再次扎向了胡明:
“谢谢你啊叔叔。
感谢你儿子自杀成功了,
他现在是我们的(自杀)范本。”
胡明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kqvkrpyuk15.jpg
《冷暖人生》
群主看到“有家长进群”消息后,很快把胡明踢了出去。
冷静下来之后,胡明仔细想了想。
群里的文字、图片、言语,就像是一个个被情绪包裹的烟雾弹。
人其实很难下定决心,选择结束生命。
但当他站在情绪的浓雾里,根本看不见出路,最后便导向了自杀。
如果他能劝动群里的一个人放弃这种想法,或许可以让一个家庭免于去遭受相同的痛苦。
他重新注册了账号,进群。
他发现,这种约死群有不少,也不存在什么进群“门槛”。
有时候,他刚进了一个群,就会有群友把他加进另一个约死群,并且很快会有人出来相约自杀。
在那些群里,胡明每天会发一些正能量的图文、信息,可很快,又会被踢出去。
jvj0cl02hjt.jpg
《冷暖人生》
不再进群的胡明把注意力放到了空间的浏览痕迹上。
其中的一些浏览头像让他觉得有些熟悉,像是在群里见过,他便主动去加这些陌生人。
在胡明看来,如果还愿意花时间去关注陌生人的空间状态,这个人就是在传递“求救信号”。
“在吗?我能帮助你吗?”
偶尔有一句回应,胡明就会陪着对方聊很久。
如果对方半夜睡不着觉,那胡明也陪着对方熬到半夜。
最多的时候,他加到了大概55个人。
胡明发现,这些人大多集中在17-23岁左右,都还很年轻,也正是迷茫、不安的时候。
他们每个人都在经历不同的苦难。
有人情感受挫,有人工作失意,还有的人是有欠了款或是被骗了钱财。
其中的一部分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2gqogjkroer.jpg
《冷暖人生》
刚开始,胡明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聊,就强行尬聊,夸对方的家乡,夸对方的兴趣爱好,把能夸的夸一遍。
慢慢地,他开始帮助那些人一点点分析眼前的困难,寻找解决方法。
又或者只是单纯地陪对方聊天,让对方知道,可以向他倾诉。
3c2jn0oxiux.jpg
《冷暖人生》
“叔叔,您能借我20块钱么?
我去打简历,面试新工作。”
那条消息,胡明记得很清楚。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胡明长舒了一口气,他立刻给对方把钱转了过去。
这些金钱上的小额请求,胡明几乎有求必应。短短2个月里,他花出去了大约5000元钱。
很多时候,胡明也会主动向警方提供能获取到的、意图自杀的人的信息,或者是组织“约死群”群主的账号等等,帮助警方更好地封群,劝回自杀者。
m5yy0ad0u2o.jpg
《冷暖人生》
还有的时候,胡明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着”鲜活的生命逝去,无能为力。
那些曾经聊天的对象会突然“消失”,如同他儿子一样。
头像永远暗了下去。
那一句“在吗”,再也没有了回应。
phito4owm53.jpg
《和陌生人说话》
因为没有专业的心理干预能力和经验,胡明几乎是靠“解剖自己获得能量”,以此来“劝生”。
他把自己的伤口一次次袒露给那些试图自杀的年轻人看,希望能唤醒他们对父母的疼惜,和对自己生命的热爱。
2个月内,他瘦了将近30斤。
在家人的劝说下,身心俱疲的胡明卸载了软件,不再“劝生”。
那天,胡明又大哭了一场。
曾经他没能找回儿子,现在他把儿子在社交网站上留下的痕迹亲自封存了起来。
03
“为什么不向我求救?”
“约死群和劝生者”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在约死群外,她姐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新闻上爆出了很多“年轻人选择轻生”的消息。
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世界每年有近80万人死于自杀。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2012)》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2016)》中也对年轻人的一些个人情况进行了调查。
数据显示,尽管自杀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涨趋势,青年人(15-34岁)并不是自杀率最高的,但自杀仍然是青年人的一个重要死亡原因。
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
-
n1lu5swx3ab.jpg
-
s5yjft4gdl5.jpg
-
pinze4ckc5a.jpg
-
itrkldlblfc.jpg
-
a3l4vbjx44y.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