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ylc14xs5y5.jpg
端午佳节,不少人都会利用这个小长假出游,景区也比平时繁忙不少,特别是许多5A景区,因其出色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设施成为游客们的首选。也正因如此,景区人多拥挤,基础设施过载,往往让游客体验不佳。6月13日,大量游客滞留泰山风景区的视频引发热议。在网传视频中,大量游客拥挤在泰山景区一处大厅内并大喊“开门”的口号,甚至冲破闸门,情况一度失控。
kzbzyd1amz0.jpg
meeilavaxfp.jpg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泰山日出”是人们竞相打卡的泰山四大奇观之一,而在端午假期第二天,泰山山顶恰逢大雾,大量游客在数小时的攀爬后,没能看到日出,只能集中下山,但却被告知索道关闭,需要等待3-5小时或者选择步行下山,因此泰山索道处出现拥堵、滞留的景象。
13日清晨
等候观日出游客集中下山,到达中天门后选择乘车下山的游客快速增加。
13日8:10
中天门游客中心内等待乘车游客逐渐增多,但游客均能有序排队。
13日9:06
中天门游客中心个别候车游客违规翻越隔离护栏、冲击检票口,闯入旅游车发车区、旅游公路等非游览区,导致专线旅游车通行效率降低、游客中心秩序短时混乱。13日10:20
中天门游客中心乘车区域恢复正常运行秩序。
14日15:26
泰山景区发布《关于泰山中天门区域短时拥挤的情况说明》,就此次事件致歉。
2xfd2bovgr3.jpg
图源:泰山景区官网
事后,山东泰山景区管委会14日在泰山景区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泰山中天门区域短时拥挤的情况说明》,就景区因旅游设施提升工程施工及服务不细致、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不便致歉。致歉声明称,此次事件原因是索道、客运专线车运力有限(中天门索道每小时单向最大运力1630人、天外村客运专线每小时单向最大运力3000人),使乘索道、乘车游客等候时间较长,部分游客出现急躁情绪。发现该情况后,景区管委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使景区逐渐恢复正常秩序。但很多游客并不买账,觉得景区在推卸责任,纷纷指出景区工作人员不作为,安排不到位等问题。
据官方统计,泰山景区6月13日0时至11时累计接待进山游客1.2万人,其中6月13日晨山顶观日出游客约1.4万人,均未达到游客接待量的三条红线(景区单日最大承载量8.55万人、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5.25万人、岱顶最大瞬时承载量2.55万人)。那为什么还是出现了拥堵滞留的状况呢?
No.1景区信息传达不畅通
bjzwvs1yoti.jpg
图源:泰山景区官网
据记者了解,在6月11日,景区官网曾发布过一篇名为《泰山景区关于做好端午小长假旅游服务工作的通告》的文章,其中红色字体注明“桃花峪游览路、彩石溪半山游景区、桃花源索道、岱顶——桃花源步游道以及天烛峰游览路,因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暂时封闭。”这一小段话。而这篇公告的浏览量仅约100次。同时,这段话位于文章中部,也是很容易忽略的,虽然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同步发表了此篇通告,但游览当天没有着重提醒,所以当时许多游客并没有心里准备。
No.2旅游设施老旧
泰山拥有中天门、桃花源、后石坞三条客运索道。而这次游客排队等候的中天门索道建成于1983年,年代久远运力确实有限。雪上加霜的是桃花源、后石坞索道也同时维修停运,因此游客只能拥堵在此。
No.3景区内各环节没有高效配合
景区内索道维护确实运力受限,但并没有严格限制登顶的游客数量,采取门票限售等措施。即使此次事件中的游客未达到游客接待量的限制,但还是出现了无法承载的问题。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未能有效的进行解释、维护秩序,有的服务态度不好,使许多游客没了耐心。还有网友表示,已经乘坐索道下山的游客,也在乘坐客车时遇到了滞留问题,天外村客运专线运力不足,等候时间较长,没能做到及时疏散大量客流。
泰山作为“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盘卧面积超420平方千米,地势险峻,山脉巍峨高耸,有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除此之外,泰山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样一个景区,每逢节假日,屡次因服务不到位冲上热搜。
4n5ewxehabp.jpg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今年清明,泰山山顶南天门附近游客挤在厕所过夜的场景在网上发酵,视频中饭店大堂的所有椅子上都坐满了游客,他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这里过夜。厕所附近的过道也坐满了过夜的人。景区官方表示,处于保护泰山的考虑,景区内的住宿不多,很难订到,所以游客们只能露宿山顶等待日出。部分宾馆、饭店会暂时开放餐厅、会议室等,为游客提供明码标价的休息场所。虽说这些算得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游客“旅游”变成“遭罪”,还应反思景区服务是否到位。
像泰山这样旅游界的知名老牌,确实会存在一些设施老旧,游客流量大等问题。存在问题并不可怕,但面对持续出现的问题不认错不改变的态度,着实令游客们意难平。5A景区除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玩体验,同时,5A作为一个景区标准,也应是其他景区学习的榜样。如果连交通、住宿这种基础设施都无法给游客一个满意的答卷,何谈令人愉悦的旅游体验。无处可去的游客,飞涨的物价,飘扬的垃圾……不仅影响了景区的形象,也让正准备出游的人们产生顾虑。背靠优秀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老牌景区,应该注重“提升服务”,让更多的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环球时报时尚周刊
环球时报地产观察
环球时报前沿观察
*以上内容转载自环球时报,Feekr旅行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