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喂饱了1/5国人的东北黑土 正在一车车被偷走

    [复制链接]

    2021-6-22 06:25:36 120 0

    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山东高密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拉来了一车煤。  
    黑乎乎,亮晶晶,一大帮没见过的孩子,迅速围了过来。  
    彼时刚刚上学的莫言,也在其中。  
    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家家户户吃光了能吃的东西,甚至开始吃土。  
    饥肠辘辘的孩子见了煤,抓起来就往嘴里塞,吃出了味道,越嚼越香。  
    上了课,老师在黑板写字,学生在下面吃煤,一片咔哧咔哧的声音。  
    老师一看,煤怎么能吃呢?  
    没想到孩子们张开乌黑的嘴巴说:“老师,香极了,煤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这种感觉,20多岁的袁隆平也经历过:  
    那时,每个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抢树皮,抢毒草,抢泥土。  
    “肚子饿,一天到晚就想吃饭,有时用糠来替代,越吃越饿......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  

    kjktfycfp53.jpg

    kjktfycfp53.jpg

    如今几十年过去,生活在繁盛时代的我们,难以想象这种心酸。  
    中国人早就把自己的饭碗牢牢捧住,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  
    即便是在一年前,全球疫情最严重,联合国发布世界粮食危机预警时。  
    我们也有十足的把握:老百姓不可能饿肚子。  

    5kncalptaiz.jpg

    5kncalptaiz.jpg

    那个也曾被一粒米绊住的国家,已经改头换面。  
    这一切,感谢谁?  
    除了袁爷爷和所有为粮食增产呕心沥血的科学家、农民群体外,还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忘记。  
    那就是“共和国粮仓”,东北。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20世纪50年代,“十万大军”走进北大荒,肥沃的土地被54马力的进口拖拉机犁开。  
    随后从1963年到1976年,又先后有54万城市知青来到这里。  

    e142ztuaxwt.jpg

    e142ztuaxwt.jpg

    那时的北大荒,还是“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夏锄,他们每天在地里工作十七八个小时,铲着一望无际的垄沟。  
    秋雨,他们用镰刀,在泥水里扑腾着割麦,满身是泥。  

    msxq24idyvm.jpg

    msxq24idyvm.jpg

    就这样没日没夜,“向荒原要粮”,愣是把大批的庄稼种出来了。  
    截至2019年,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7411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060.2亿斤。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光是2020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高达13683万吨,占了全国的20.44%。  
    换句话说,东北,正喂饱1/5中国人的肚皮。  

    heajje1eyl0.jpg

    heajje1eyl0.jpg

    而东北之所以能让我们捧起饭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里珍贵的土壤:  
    中国的土,南红北黑东青西白中黄。  
    其中黑土最为肥沃。  
    因为黑土中有丰富的腐殖质,就像蓬松的海绵,可以储存大量水分。  
    同时还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可以抓住钾、铵、钙、镁等植物养分,保肥能力一流。  
    既能保水,又能保肥,“一两土能攥出二两油”,种出来的粮食,当然又多又好。  

    0ybnxh4rhjr.jpg

    0ybnxh4rhjr.jpg

    黑土种出的胡萝卜  
    这样的黑土,也是“耕地中的大熊猫”。  
    因为实在太稀有珍贵了。  
    东北夏季降雨充沛,土壤被丰茂的草甸植物覆盖,含水量高。  
    到了漫长的冬季,土壤含水层又形成季节性冻土,抑制枯草、落叶里的微生物活动,从而转化成腐殖质。  
    日积月累,最终才造就了肥沃的黑土。  
    而这其间,需要的是成千上万年的时间。  
    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1厘米的黑土,需要200-400年时间。  
    北大荒的黑土厚度达到1米。  
    那背后,是地球花了几万年,才给我们留下的馈赠。  

    auh5x2dazeq.jpg

    auh5x2dazeq.jpg

    像这样的黑土地,除了东北,全世界只有3块:  
    乌克兰大平原,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南美潘帕斯大草原(现已红化)。  
    宝贵程度,不言而喻。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片喂饱了几亿中国人的土地上,有人竟打起了土壤的主意。  
    那些历经几万年才形成,孕育出无数粮食的黑土,正在被人疯狂挖掘、盗卖。  
    两个多月前,黑龙江五常市,来了一帮外地人。  
    他们借口“改造田地”,包下农民家里的大片黑土地。  
    随后,十几辆大卡车开了进来。  

    zl4j2yvtfm4.jpg

    zl4j2yvtfm4.jpg

    一开始,当地居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时间久了,渐觉蹊跷。  
    这些人有组织地包下两种地:一种,是可以直接取土的地,每年每亩租金6、7千。  
    另一种是当作晾晒储存场的地,更便宜,每年每亩租金只要千元。  
    包下来后,就用租来的挖掘机一大铲一大铲挖下去。  
    那些在这片土地存在了万年的黑土,被堆成“小山”。  

    nf2fghd2w15.jpg

    nf2fghd2w15.jpg

    图源:新华社  
    之后,在储存场晾晒、粉碎、过筛、运走。  
    一天七八趟,满载着孕育出“五常大米”的黑土,一车一车往外拉。  

    hgftwlg02xc.jpg

    hgftwlg02xc.jpg

    数百亩稻田沟塘,惨遭“刮地皮”式盗挖。  
    9万平方米黑土,被悄无声息地辗转偷走。  

    wewtqnxuc51.jpg

    wewtqnxuc51.jpg

    图源:新华社  
    被盗走的黑土,去往何处?  
    这背后,是一条黑土贩卖产业链。  
    大城市的城市园林公司要竞标,就要保证种植出的绿化树、草成活率高,养得好。  
    担心普通土壤肥力不够,便开始偷偷购买有营养的黑土。  
    有需,就有供,本是种粮根基的黑土,就这样成了一些公司生财的门道。  

    5fodmlqbmup.jpg

    5fodmlqbmup.jpg


    qszg05myyvr.jpg

    qszg05myyvr.jpg

    更多的呢?在不知不觉中,被买进了无数不明真相的普通人家里。  
    中国人喜欢种菜养花,是刻在基因里的。  
    都知道东北黑土好,就纷纷购买。  
    于是,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上,商家争相上架黑土。  
    有多少明目张胆的店铺,就有多少土地正在被挖空。  

    5bffzirkn1z.jpg

    5bffzirkn1z.jpg


    tiky5y5tyxk.jpg

    tiky5y5tyxk.jpg


    0mbpd351atr.jpg

    0mbpd351atr.jpg

    天然东北黑土、原始森林腐叶土、长白山黑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不敢卖的。  
    不懂内情的我们兴冲冲买回家,却根本不知道许多都来自于盗挖。  

    gl3mcmtatie.jpg

    gl3mcmtatie.jpg

    图源:新华社  
    这也根本不是第一次有人偷盗黑土牟利。  
    4年前,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3个人,3个月,盗挖黑土20万立方米。  
    总共价值,一千多万元。  
    之后,运输、销售,卖给全国各地。  

    xwxwuuoemnw.jpg

    xwxwuuoemnw.jpg

    那些采土留下的大坑,就像一道道伤疤,横亘在辽阔的平原上。  
    古老的土地一言不发,又像在默默控诉:  
    地球花了几万年光阴赠与我们宝贵的黑土,我们又花了几十年光景喂饱了1/5的国人。  
    而我们回报自然的方式,竟是毁掉它、卖掉它?  

    wid2eiirp5p.jpg

    wid2eiirp5p.jpg

    盗挖、偷卖,不择手段的背后,是疯狂的逐利。  
    单从线上贩卖来看:  
    大多卖黑土的网店,批发零售价格为每斤2-6元不等,买个10斤都用不到20块钱。  
    有的店打着“薄利多销”的旗号,买5斤只要3.2元。  
    看上去很“良心”?  
    但实际上,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土壤就生在地上,取之即来,刨去承包农田、租赁车辆、运输的费用,再便宜的商家,一单也 能挣个几毛几块。  
    而恰恰因为便宜,所以销售量大。  
    看看这些动辄月销大几万、十几万的店家,粗略计算,一个月怎么着都能赚个几十万。  

    u2x3sm4s2kf.jpg

    u2x3sm4s2kf.jpg



    更可笑的是,他们理直气壮地宣称:  
    而当有细心的人质问他们是否合法,却根本得不到回应。  

    这还只是“下游”卖家。  
    而五常市的那些“上游”的盗挖者,从农民手上包下田地后,每亩地能装200多车土。  
    一转手,就卖了36万。  



    图源:新华社  
    这是最叫人心寒的地方:  
    在中国粮仓,400年才长1厘米的“生命之源”黑土,正在被当作“最不值钱的东西”被贱卖。  
    土地消失了,一些人的钱包却鼓了。  
    靠着无本生意,日进斗金。  
    但很多无意在网上下单的人并不知道,你买来的东北黑土,其实对你养的花并无益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是如此。  
    大部分南方花卉,如杜鹃、茉莉、秋海棠、栀子花、罗汉松等等,都是喜本地的酸性土壤的。  
    而从东北千里迢迢运来的土,不仅换了环境有机质就会迅速分解,而且也根本不适合你种的植物。  

    换句话说,你买来的黑土,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喂饱了黑心人的口袋。  
    最关键的,这一切,啃噬的是我们农业的命脉。  
    实际上近些年,东北黑土正在遭受严重的水土流失,国家也用尽办法恢复土壤肥力。  
    土地本就伤痕累累,如今又雪上加霜。  
    照这个盗挖速度下去,假如东北的黑土层没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全国粮食总产量减少20%;意味着玉米会减产60%,大豆会减产30%。  
    前者,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吃饱。  
    后者,决定了我们饲养的猪、牛、羊能不能吃饱。  
    这样的数字会带来什么样的危机,谁都无法想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为什么前段时间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宣布,今年开始,必须提高玉米和大豆的种植?  
    为的就是要把“吃肉的权利”,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毕竟,国外一旦限制进口玉米大豆,国内产量又跟不上,肉价势必飙升,又是一个影响所有人的问题......  

    中国有14亿人口,为了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  
    因为没有土地,就没有我们如今吃饱、吃好的景象。  
    而如今,那些破坏、毁掉我们最珍贵黑土地的人,何尝不是在动摇我们的根基?  
    15年前,一个23岁的男人,喝酒败光了所有钱,跑去京九、京广铁路上偷电缆。  
    短短一个月,盗割了26根信号引接线。  
    导致许多趟列车共计被迫中断473分钟,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而这个人偷了电缆,转手卖给了收废品的,只赚几千块钱。  
    8年前,同样一个20多岁的男人,没钱上网,打起了铁轨的主意。  
    4天,偷走358套铁轨扣件。  
    高速行驶的列车差点当场脱轨倾覆,造成惨痛悲剧。  
    而他,也是把铁当作废品卖掉,只赚2千多块钱。  
    多少人,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直接损害国家利益?  
    而这一次,他们又把歪脑筋,动到了关乎每个人吃饭的事情上面。  
    破坏耕地,砸国人饭碗。割股啖腹,鼠目寸光。  
    没有黑土地,何来北大仓?  
    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  
    保护东北黑土地和粮食安全,上到国家层面,急需严格立法。  

    而下到我们每个人,请不要再购买非法的东北黑土。  
    别再以为事不关己,从“四万万人都要有饭吃”到“近14亿人吃不完”,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该明白这条饱腹之路上的酸甜苦辣。  
    达芬奇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对天体运动的了解比对脚下的土壤要多得多。”  
    我们总在抬头狂奔,每个人为了生活行色匆匆,却忘了看看足下的土地。  
    曾经的“三北防护林”,中国花了40多年种树、治沙,为地球种出了1/4个亚马逊雨林的面积。  
    到后来的基建、修路,中国用了半个多世纪,让无论是高原、沙漠还是草原的全国各地,99.98%的地方都有公路连通。  
    现在,是时候关心喂养我们祖祖辈辈的田地了。  
    喜欢海子的那句诗:“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片土地,我们生于厮,长于厮,依赖于厮。  
    既如此,“关心粮食和蔬菜”,又怎能只是一句诗而已?  
    ————————————————————  
    参考资料:  
    新华社:追踪调查黑土盗卖 黑龙江五常9万多平方米黑土地被盗挖  
    吉林日报:吉林20万立方米湿地黑土被盗挖 形成非法产业链  
    地球知识局:里应外合,谁在贱卖东北黑土?  
    果壳:产生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数百年,但流失掉只需一次盗挖  
    中国国家地理:拯救中国黑土!  
    侠客岛:中国靠什么养活14亿人?  
    正解局:北粮南运|北方5省,如何保卫了中国人的饭碗?  
    免责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删除或更新作者。
    *以上内容转载自加拿大中文网,隔壁说车老王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9

    帖子42

    积分18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