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什么破产保护的事, 没人上来就想把事情干砸了。 主要澳洲体量太小,偶尔一个大项目也是把几个造低层的人拼凑一起就开始干了, 人员水平极度参差不齐, 又遇上增加供应,突然需要200个工人, 真正会干活的就那100个。
国内造房体量大, 监管,技术,领导班子不动,几千几千套的高层连续多少年干下来。每个项目都高层, 一直有活干,管理技术人员变化不大。敲钉子的3年就只敲钉子, 都能敲出花来。 这边3年,啥都能干,啥都不精,就能指挥人不上手了, 还一年20万拿着。
这边突然有个150套高层,装个空调都要找5个公司搭伙一起干, 3种不同干活的方式,各自都是一个公司, 谁给谁培训? 来的都是兄弟。很多是一辈子从来没干过高层的,找不到人,手脚全的亲戚就叫来顶班, 阿猫阿狗昨天还在给人搭DEKCING,今天就造地标建筑了, 你问他懂结构么, 他懂个屁啊。 还按照奶奶房的造法弄呢。 一下十几个高层开始造, 行业就8个懂的咋办?于是就有些项目成了新兵蛋子练手的。
澳洲就最大那几个开发商一个项目都耗时5年。每4个项目才一个高楼, 就算没有人员流动, 经验最丰富的可能职业生涯里面也才造过2栋高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