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体检查出这种肝“病”,90%都不用治!真正的危险信号是…(组图)

    [复制链接]

    2021-7-28 21:18:48 51 0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肝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占全世界的50%左右。有数据统计,2020年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在内,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
    肝病的高发也让许多人对肝脏检查重视起来:血液化验、B超、CT、核磁共振等,都被列入了很多人的体检单,但大家却不太看得懂检查报告,常常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jdfafb3lwoc.jpg

    jdfafb3lwoc.jpg

    今天,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那么就跟大家来讲讲,在肝脏检查报告中,哪些是真正需要担心的情况,哪些又是“虚惊一场”。
    肝脏B超异常?
    这些“病”其实不用治!
    有人说看体检报告时比查询高考成绩还紧张,一旦看到“囊肿”、“瘤”等字眼,就忍不住怀疑是重大疾病。不过下面这3种情况,我们确实不需要太担心。
    1、肝囊肿
    囊肿一般指的是有液体存在的肿泡,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其危险程度也不一样。发生在肝脏的囊肿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仅为4.5%~7.0%,其中约95%的人不需要治疗!
    肝囊肿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前者较为危险,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而后者更加常见,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ufq0rg3w5ux.jpg

    ufq0rg3w5ux.jpg

    如果肝囊肿直径超过5cm,可考虑穿刺检查,确定有无恶化倾向。如果肝脏内有多个囊肿,可能是遗传疾病,可接受进一步治疗。
    简单来说,无症状、不长大、无压迫情况的肝囊肿,记得定期检查就好。
    2、肝血管瘤
    血管瘤一般是指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而肝血管瘤与之类似,可能是由于肝脏末梢血管先天畸形,也可能与激素异常有关。
    但它并非肿瘤!直径小于5cm的肝血管瘤,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就不需要治疗。较大的肝血管瘤有出血风险时,可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或介入微创治疗。
    B超、CT、核磁共振都有可能检查到肝血管瘤,没有特殊情况时,一般先进行随访观察即可。
    3、肝内钙化灶
    钙化形容的是局部组织中的钙沉积和硬化,比如动脉斑块钙化,或者骨骼钙化等等。但肝内钙化灶并非都和钙有关系,常见情况是肝病愈合后留下的“疤痕”,无需治疗。
    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多个钙化灶,而且集中位于肝内胆管之中,可能为胆管结石。直径超过3cm的钙化灶,不排除是转移到肝区的癌组织,用CT扫描可进一步诊断。
    检查报告上这些词
    当心是危险信号
    因为肝脏的功能多样,所以检查项目也非常多,健康人群常选择肝功能血液指标检查,而肝病患者还会增加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那么,检查报告上的哪些指标值得我们格外关注呢?
    1、谷丙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大体上分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其中前者多存在于肝脏当中,一旦肝细胞发生损伤,容易使谷丙转氨酶渗入血液。
    所以,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水平应在0~40U/L之间,如果超过40U/L,可能提示有肝脏或胆脏疾病,比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过于劳累、食用大量油腻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也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jct01hyts0j.jpg

    jct01hyts0j.jpg

    2、甲胎蛋白升高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是肝病诊断、肝癌筛查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上约60%~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出现AFP含量不断升高的情况。
    一般成年人不超过20μg/L,超过400μg/L则怀疑是肿瘤。普通肝病引起的AFP升高可能会持续2~3周后消失。
    3、肝脾肿大
    肝脏与脾脏位置相近,发生细菌感染时,可能同时引起肝脾炎症,出现肝脾肿大的现象。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容易在超声、CT、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时,查出肝脾肿大。
    4、肝实质增粗
    B超、CT、核磁共振等都能检查肝脏的实质密度,如果肝密度过低、肝组织细胞及血管增粗,提示可能有肝脏疾病,比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结节、肝脏肿瘤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

    帖子32

    积分12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