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ao44cwlehk.jpg
前言
b2w321z1utz.jpg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
j3qtupvsy22.jpg
消费主义时代
2srmj3zzinu.jpg
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
hwzjtq0y3if.jpg
既然在爱情和亲密关系中,确实存在自我投射。如何打破“镜子般的爱情”,即仅单方面的罗曼蒂克幻想?
bbiz0qppbdi.jpg
除了沟通不畅,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
zoiqwlwjwhe.jpg
亲密关系中折射的是否是自我的满足和满足社会期望之间的平衡?
dktdrykyu4f.jpg
清扬 | 在我看来,个人的圈与社会的圈并不完全无法融合在一起,事实上,这两个圈无时无刻不是融合的。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就是由社会塑造的,比如对成功、对理想自我、理想人生的定义。就算是完全自我的人,这些观念还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所处社会的影响和塑造。
bjday42jchc.jpg
处在社会之中的我们,找到心中的罗曼蒂克中是想从中获得什么?
zh030bc1tto.jpg
LSN | 我想提供一点信息,磕CP这个行为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生理基础的。有心理学研究提到,即便作为恋爱当中的局外人,我们看到赏心悦目的人谈恋爱也会有多巴胺的分泌,也会有相同的恋爱体验。其实这样一种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更便捷的,不用付出一些其他的行动,就能轻易的获得多巴胺的回馈。
cks3nzuumc5.jpg
既然有了游戏电视剧小说可以满足我们对“罗曼蒂克”的需求,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还需要它?越来越流行的“一人份”是我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还是爱情幻想破灭之后的退守?“一人份” 会成为“新罗曼蒂克”吗?
1sdk1hnlyl3.jpg
清扬 | 回归到这个问题上来,我认为,“脱单太难的被动无奈”和“个人即自由的坚守”——这两者并不是脱节的,它不是非A即B的关系,而是两者的结合。奉行“个人即自由”的信念,是认为一个人可以过得更好,目的是增加生活幸福指数。这一目标同时也增加了选择对象的难度,因为对爱情的追求很高,希望爱情能促使一个人本身就过得很好的生活更上一层楼。然而事实上,这样一种爱情是很难找到的。爱情固然能带来快乐、甜蜜、陪伴,但随之而来的也有烦恼、分歧、争吵,顾虑到这种负面情绪的爱情成本,会使一个主张“个人即自由”的人更加坚定了“一人份”的信念。可能降低一点标准是完全可以找到对象、进入恋爱关系的,但是,如果降低标准后的恋爱会破坏原本的生活质量,那何必自讨苦吃呢?简而言之,正是因为通过坚守“一人份”来保持幸福指数,所以眼光越来越高,从而导致脱单越来越难。因此,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
3cs0b0jeshb.jpg
小张 | 我能说其实也分人吗?感觉实际上网络满足了一部分内向或者社恐患者的沟通需求,现实生活中好像这些人不太喜欢或者在表达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网络上可以使用表情包,发图片这样帮助气氛活跃,内向者在这个过程中好像更自由一点。即使外向者,我觉得这个事情好像也是分人,不同的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有差别。对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或者距离比较远的人,网络应该是对亲密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出现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沟通本身的问题。然而不知道网络会不会改变人,一部分人从外向变成了内向,甚至过分内向成了一个依靠镜子自洽的闭环,反而让亲密关系更远。
fqyw5d2zcxq.jpg
我们怎样才能让爱情更理想?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罗曼蒂克?
阅读原文*以上内容转载自澎湃-湃客,霓虹人生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