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回复一个朋友的贴子,顺便转手贴一贴,算是让更多想买Electric Scooter的朋友,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
[首先政策。 这个大家都知道各州不同,但我个人感觉ct和下面suburb执法情况也不同。我在西澳,这边可以骑但是要低于10or15的速度还要戴头盔。我买的小米pro2,每天在下面的suburb骑,一年半时间,每天路过火车站巡警和警察局的前提下,没被问过。当然ct我认为应该会被盘问,因为我在perth ct见到过2次盘问Scooter rider。
第二产品续航。我购买这款号称是最远45or50km,但是这个和所有的电动通勤产品一样都是理论功耗,实际根据夏天或冬天;单次骑行长度;骑行速度;路面平整程度和骑手体重不同,差异非常巨大,甚至满电达不到理论航程的3分之1也是很正常的。
再次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或缺陷。 一般成人使用体重45-90kg范围(根据男女不同),走walking lane为主这个使用场景,轮子和电池的损耗频率其实很高,这个所有厂家都不会告诉你,但同时这两样东西在澳洲很难替换。我自己这辆前轮大概10个月已经磨破了,(是的不是扎破是磨破)而且经过查询这个问题是所有电滑板车的通病,无论是高定位的segway还是ninebot甚至国外e-Glide,bird都有这个反馈。可结合澳洲这个地方,我问了当地几家scooter shop都不修或者天价。虽然我自己动手更换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不认为每个人都能自己修理,实际体验过我定位它为非常难修的范畴,再结合时间成本,可以说是弃之可惜,修不值得。
最后个人结论是在澳洲不推荐购买。本身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通勤工具,各个维度去衡量都是比较鸡肋:速度不快、售后困难、产品本身也并不耐用、还要冒着被法规判罚模糊的风险。
澳洲本地人把eScooter定位为娱乐工具,我认为比较准确,如果您不差钱,买来周末小公园里玩一玩体验一下,那没有任何问题。而像我手头不算宽裕最初购买动机也是看起来比较方便,容易放到车里作为短途代步的另一种选择,就并不是那么合适了。
最后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希望对想买这个东西的朋友有帮助。不是专家,不可能说的都对,您要是有其他见解,都以您说的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