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上海14岁女孩自杀遗书曝光:“求求你们,放过我吧”(组图)

    [复制链接]

    2021-9-2 19:18:15 102 0

    最近看到一则刺痛人心的消息:“上海一位14岁女孩跳楼身亡。”
    她留下的千字遗书在网上流传,字字诛心,刺痛了千万网友。
    当中蕴藏的死亡真相,更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yllr4cgi52h.jpg

    yllr4cgi52h.jpg

    遗书的第一句便是: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r1ybebfjg4c.jpg

    r1ybebfjg4c.jpg

    这句话,是说给她父母听的。
    女孩成绩优秀,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然而在父母眼中,她一文不值,远远不是他们眼中的“完美女儿”。
    女孩在遗书中讲述,她生前长期遭受父母的高压教育,达不到要求,便是又打又骂。
    用巴掌打,用皮带或电线抽,只穿拖鞋站门外示众,每日每夜不堪入耳的咒骂...
    每一次,都在这个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

    0dlntu4spxs.jpg

    0dlntu4spxs.jpg

    她的父母总喜欢讲:“我们在你这个岁数是没有怎么样,所以现在才怎么样,因此你一定要怎么样。”
    总是以超高的标准去要求女儿,逼迫女儿成龙成凤,却从未过问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实际上,父母口中“美好的小学”、“快乐的初一”,都是孩子玩命扛下来的。
    她一直在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却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即将到来的初二,父母更是逼她班级前十,年级前二十,可是她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
    长期的高压,身体精神的双重折磨,缺失爱的家庭环境,每一点,都在将女孩逼上绝路。
    万般绝望之下,女孩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再去面对父母的苛责和辱骂。
    在那封遗书最后,一句:“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就是毁掉她的童年”,更是深深刺痛了我。

    kmnccqegdzp.jpg

    kmnccqegdzp.jpg

    孩子心里明白,她轻生不是一时气愤而做出的冲动举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而一步步推着她走到这一步的,正是她的亲生父母。
    毁掉一个孩子,到底有多简单?
    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足矣

    ixv0kjoym4m.jpg

    ixv0kjoym4m.jpg

    最近有个热词,叫“鸡娃”。
    意思是焦虑的家长,不断给自己孩子打鸡血,施加压力,推着他们往前走。
    随着“赢在起跑线”的观点被越来越多家长推崇,鸡娃的年龄也越推越前,强度越来越大。
    之前一份网传的“幼儿园孩子”的15页PPT简历,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vtsihua0jeg.jpg

    vtsihua0jeg.jpg

    这个家庭,父母都来自复旦,都是500强外企的董事、经理。
    小朋友还在幼儿园,每年英文阅读量就要超过500本,每天写3篇英语日记,4岁开始学钢琴,围棋拿到证书。
    一个精英家庭都如此“鸡娃”,更何况普通人家?
    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也反映了这一现状。
    二胎妈妈Irene,孩子还在腹中就开始对着肚子唱英文歌。
    她认为,早教已经落后了,要从胎教开始,现在是为了让宝宝出生之后就不会太抗拒,之后再进行催眠式的教育,为的就是让小孩比别人早学会从A唱到Z。

    lw0nihaxkwj.jpg

    lw0nihaxkwj.jpg

    家长的焦虑,也顺势蔓延到孩子身上。
    片中有个孩子叫Tessa,成绩拔尖,从体育到乐器十项全能。
    但她还觉得这远远不够,还要更拼命去学习,因为“不进步就是退步。”

    emncbtph5kt.jpg

    emncbtph5kt.jpg

    但这样高压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真的快乐吗?
    微博下一一条高赞留言说道:“唉,以前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现在是一出生都是愁。”
    每位家长都不甘平凡,想把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但何曾,有人问过孩子的感受?有人曾在意过,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吗?
    电视剧《小舍得》中的妈妈田雨岚,更是鸡娃的失败典型。
    出身一般,丈夫也不成器,田雨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她永远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逼着他去背不喜欢的英语单词和奥数,却严禁他有自己的爱好。

    veykaqctcuc.jpg

    veykaqctcuc.jpg

    孩子一旦成绩不好,她立马开启怨妇模式,抱怨丈夫,压迫儿子,顺便自责一番,感叹自己时运不济。
    在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格,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父母的爱。
    在班会上,他说出了那句令很多人感同身受的话:“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wguefycmijs.jpg

    wguefycmijs.jpg

    即便如此,田雨岚也从未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反而对着丈夫嚎啕大哭,觉得孩子辜负了自己的苦心。
    评论区有网友说:“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现在小孩心理承受力这么差劲,动不动就跳楼,看了这个电视剧懂了。”
    是啊,都在说孩子心理承受力不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又是否曾反思过自己?
    是谁给孩子创造了如此高压的环境,是谁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又是谁,亲手带给孩子绝望?
    近日,江苏一位被剥夺监护权的母亲,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
    母亲杨某与丈夫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希望女儿能够成才,开始不断“鸡娃”。
    她逼着还是小学生的女儿学习大学英语,女儿学不好,就动辄打骂、体罚。
    一次,女儿背课文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一气之下把厚重的硬书甩到了女儿脸上,把孩子的面部、额头都砸肿了。
    后来,她又因为女儿没能完成她布置的“提升作业”,两次用烧热的锅铲烫伤孩子的手背和右脸。
    而从始至终,她都坚决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女儿更好的未来。
    只是鸡娃尚未成功,孩子早已伤痕累累。
    说到底,童年的悲剧,父母才是罪魁祸首。
    2008年,湖北当地有名的神童覃瑶在她14岁生日前跳河自杀。
    她的QQ空间上赫然写着:
    “我已经(因为看课外书)被抓了三次了,我不知道如何面对你们。”
    “你们对我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2017年,江苏一名10岁女童服毒自杀身亡。
    留遗书遗言:“你们是打我骂我,但是我知道一切都是对我好的。”
    2017年,一位15岁女孩从19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kbiia1i2gyq.jpg

    kbiia1i2gyq.jpg

    她与母亲最后的对话是:
    “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调查数据显示,9-18岁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4.81%左右。
    现在的孩子活在怎样糟糕的心理环境下,可想而知,要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根弦,拉得太紧,弦总会断。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会在职场压力中,有着深夜崩溃的时刻。
    更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他们身处家长强行制造的高压环境,缺乏爱的关怀与疏导,又怎么懂得如何自处?
    再小的孩子,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作为家长的我们,真的太应该好好反思下了。

    nrrwg05pl2l.jpg

    nrrwg05pl2l.jpg

    我知道,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但爱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
    不是只有“为了他好”才叫爱,不是只有全方位的控制和保护才叫爱。
    不是一定要为他预设好未来,推着他长大,才叫爱。
    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放下“鸡娃”的执念。
    电视剧《小舍得》热播后,有一条评论获得近万个点赞:“承认自己孩子是个普通人,很难吧。”
    一阵见血地,道出了当今父母的执念所在。
    有太多太多父母,不甘也不愿接受孩子的平凡,于是疯狂地“内卷”、“鸡娃”、“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不争的事实却是:这世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小有所成,1%能大成。
    不出意外,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属于那平凡的90%。
    前段时间,北大的丁教授,因为一条吐槽女儿的视频,火爆全网。

    cinh1fozxsw.jpg

    cinh1fozxsw.jpg

    丁教授说,他天天给孩子辅导学习,为孩子操碎了心。
    然而孩子还是个学渣,刚上小学就被同龄的孩子甩开一大截,甚至数学还是倒数。
    丁教授感慨地说道:“你(只能)感慨这就是天道,没办法……我那姑娘和我们比差太远了!你必须接受,你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要知道,丁教授是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从小被叫做神童,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硕都就读于北大,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考了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北大任教。他的夫人,同样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就这样高智商的精英父母,都不得不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的事实。
    而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苛求孩子呢?
    在我看来,接纳孩子终将成为普通人的事实,是一个父母最大的智慧。
    正如丁教授总结的:“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她,对于谁都好。”

    2vtugebbnmn.jpg

    2vtugebbnmn.jpg

    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说得好:
    平凡≠有罪,普通≠不幸。
    接受现实,适度预期,适度要求,帮助孩子让这平凡的一生充满能量、欢乐、勇气和爱,健康且积极地为自己而活,这份平凡就已经十分宝贵。
    你未必要苛求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只要他平安快乐地长大,内心富足,人格独立,善良而美好。
    如此,你便以尽到了为人父母的义务,内心也必定是幸福满足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

    帖子28

    积分11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