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跨界研究了几十名天才后,这位耶鲁教授找出了普娃逆袭的“秘诀”

    [复制链接]

    2021-9-28 18:43:30 25 0

    一个在波兰农村当保姆的年轻女性,十五岁后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你认为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是多少?答案恐怕是微乎其微。但这位保姆后来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就是众所周知的居里夫人,也被众人视作天才。
    “天才”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且令人向往、可离多数人又很遥远的词。有些天才,在年幼时就能被察觉,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机敏;但有些天才,“藏得很深”,你甚至怀疑他们小时候是“不正常”的孩子。
    比如在大家普遍认为“说话晚=智商低”的年代,爱因斯坦就因为小时候开口说话晚让父母担心了很久;还有,乐圣贝多芬不会做乘法;大师毕加索没有通过四年级的数学考试;而“教主”史蒂夫·乔布斯高中毕业时的平均成绩只有2.65。但没人会否认他们都是天才。
    在耶鲁大学,有一门广受欢迎的课叫The Nature of Genius,由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教授创立并授课,其目的是“解码”天才。现在,这门课终于被著书成《天才的关键习惯》(The Hidden Habits of Genius:Beyond Talent, IQ, and Grit—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Greatness),

    05ly02zytug.jpg

    05ly02zytug.jpg

    也许你的孩子不是天才,但他依然可以像天才学习、思考、培养心智,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你的孩子是天才,只是你尚未发现而已。

    tlilygkxwnj.jpg

    tlilygkxwnj.jpg


    kpjhgqednqz.jpg

    kpjhgqednqz.jpg

    这不是一本要教孩子成为天才的书
    作为一名母亲,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望子成龙的愿望根植在内心,我翻阅了很多育儿、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方面的书,希望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书通常源自著名的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社会学家、资深教育者。但《天才的关键习惯》这本书的作者却有些独特,他是耶鲁大学的一位音乐教授。
    克雷格·莱特毕业于世界最有名望的音乐学院之一伊士曼音乐学院,拥有哈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耶鲁任教44年,教授古典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并被评为该学院的荣誉教授。作为一名“音乐人”,他研究天才的端倪始于毕加索、贝多芬等天才艺术家,随后逐渐扩大到其它领域的天才,比如达尔文、居里夫人、达芬奇、马斯克等人。
    在研究了不同领域的几十名天才后,莱特教授得出结论:历史上伟大的智者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行为模式;天才改变世界的深刻见解从来不是突然的,而是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漫长孕育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产生伟大思考和发现的思维习惯是可以主动学习和培养的。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的孩子如何成为天才,但是深入了解这些天才的习惯会让孩子更有策略、更有创造力、更成功、也更快乐。
    书中有个故事很触动我:一位名叫吉莉安的小女孩在八岁时候,她的家长收到学校通知,说吉莉安在教室一直乱动静不下来,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妈妈非常焦虑,便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询问并观察吉莉安的状况后告诉她:“你很乖,谢谢你的配合。我要请你在此稍待,我要跟你妈妈到外面单独谈话,等下就回来。”离开前,医生顺手播放了音乐。
    然后医生和吉莉安的妈妈就在房间外观察孩子。没多久吉莉安站起来了,身体开始随着音乐摇摆舞动,浑然天成。医生告诉吉莉安的妈妈说:“你的女儿没有病,她是个舞蹈天才。让她去学跳舞吧!”吉莉安后来成为伟大的舞者,知名音乐剧《猫》就是吉莉安的编舞作品。在百老汇演出超过六千场,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之作。
    稀有的不是千里马,而是伯乐。我们的孩子不是天才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千万别用自己狭隘的视野,抹杀孩子的天赋。这不是一本天才培训手册,但它能够帮助家长思考在教育焦虑、内卷的当下,我们该如何生活、养育孩子、选择他们就读的学校、善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天赋。

    pgjgxndhuni.jpg

    pgjgxndhuni.jpg


    y1ukv1uarjp.jpg

    y1ukv1uarjp.jpg

    天才的五大关键习惯
    在讨论天才的关键习惯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天才?
    谈到“天才”,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天生具有某种超越一般人的才能的人,作者认为天才是“具有非凡思维能力的人,其原创作品或独到见解以重大的方式改变社会,造成跨文化和跨时代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在我们的理解中,天才往往与先天、基因有关,作者也没有否认天才在先天的基因上略胜一筹,但他们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超越文化与世代的鸿沟,除了基因本身之外,还必须要有被影响的“他者”(天才以外的人)——也就是环境、教育、正向心态等存在才可以。
    所以,唯“基因决定论”定义天才是荒谬的。虽然科学无法准确判断天才的天赋与后天影响之间的比例,但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达到顶峰,无疑必须将两者发挥到极致。而作为非天才的我们,可以从后者找补一二,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莱特教授发现无论是那些显露出“早慧”、还是“藏得很深”直到后期才展露出惊人天赋的天才们,他们共同的“关键习惯”分为以下五项:
    1)始终保持高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达芬奇、爱因斯坦、伊隆.马思克……几乎所有天才都表现出了对世界各种现象的好奇、以及尝试理解现象背后成因的求知欲望。
    学习欲望、求知欲或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只是天才们的求知欲之所以比一般人更为强烈,因为天才无法接受别人所描述的世界,所以他们要找到自己“人生的任务”,能让自己无时不刻都投入其中、一生全心奉献,这个“人生任务”通常是超越时代、难以办到的。
    2)具有冒险精神与承担风险的勇气
    天才亦是创新者、是勇于冒险的人,他们愿意冒险尝试未经验政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接受那些久经考验的方法。这也意味着他们会受人称赞,但过程中并非总是受到爱戴。
    苏格拉底,曾被雅典市民强迫他喝下毒药;马丁.路德和伽利略曾遭到软禁;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苏斯博士(Dr. Seuss 西奥多.苏斯.盖索),他的第一本儿童读物遭遇了大约出版社三十次的拒绝,最终在与大学同学的一次偶然邂逅后才促成了该书的出版。后面的故事家长们都知道了,“苏斯博士”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符号,他的作品在全球销售约六亿册。
    天才们明白拒绝是过程的一部分,并做好长期被误解的心理准备,他们能够把自己视作失败、重挫和不被理解视的“局外人”,埋头为自己的“人生任务”奋斗。
    3)喜欢在各种不同领域交叉探索研究
    作者是音乐领域的教授,因此本书中多次提及并深入谈讨了莫扎特。在阅览众多莫扎特手稿后他发现:莫札特从四岁开启音乐学习之路,同时还开始学习数学。在许多手稿中,都可以看见莫札特谱曲的同时,也同时研究音符与数字、数字组合型态之间的关系。
    这种“跨界”在天才的群体中履见不鲜。乔布斯将禅道、美学融入苹果产品的设计、达尔文作为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对人口统计的知识有着深入了解。许多科学研究都已证明:脑子里的信息愈广泛,就愈有可能结合不同的创意。
    天才都具有强大的创造性思维,但创造性思维不是沿着直线运行,它更像是在一场跳房子游戏中疯狂跳跃,游戏中的方块越多、距离越远,就越有可能产生特别有创意的组合洞察力。天才们就是能看透别人看不见的、即事物之间的无形联系,将其联系起来,最终惊艳了世界。
    4)会找寻机会
    假如有个小孩,天生对颜色和绘画很敏感、也很有天分,但因父母之命永远留在小乡村整日帮忙务农,而不是到艺术学校、画廊、以及那些古今中外艺术交流气息浓厚的都市学绘画、创作、和同道之人交流,可以遇见这个小孩在小乡村中只做农事而被发掘的机会相对将小得非常非常多。
    作者坦言,即使是天才他们也需要把握让他人、世界看到自己的机会,或者说是运气。巴菲特对自己成功的秘诀曾做过一个深度的归因分析,他认为自己成功的因素里运气占了很高的比例。
    这不是股神惺惺作态,巴菲特有对数字敏感的天赋、有家庭后天的影响(父亲是交易员),但更重要的是他出生在美国,在他出生后,美国股市最糟糕的日子刚刚过去,美国股市迎来了黄金的百年牛市。如果他出生在大萧条、债券交易低迷的时代,是否还有今日的股神谁都不好说。
    天才往往应时而生,他们也不会待在家里,而是会去往环境更有利的地方发挥出自己的天赋。
    5)专注→放松→专注→放松的思考循环模式
    “专注”、“心流模式”是天才身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往往他们伟大成就的降临并非是在专注时刻,历史上的许多天才们都曾承认他们创造性的洞察力来自于白天或夜晚的放松时刻。
    阿基米德在泡澡放松时想出“物体体积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门捷列夫是在梦中梦见元素周期表从而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梵高说“我梦着绘画,然后就画着我的梦”……无论是天才们的亲身经历、还是科学研究都已向世人表明:放松(特别是睡眠)常常能辅助天才们的专注,让创意并发。

    cswnhq4rzvq.jpg

    cswnhq4rzvq.jpg

    作为家长,我们能为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些什么?
    在知晓了天才们的关键习惯后,我们该如何使用这本“武林秘籍”,让孩子成为高手呢?
    首先,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很重要。
    纵观书中的天才,他们都能找到最得心应手的那个跑道走下去,而非世俗认为热门的、应该的那条路。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缺乏天赋,实际上也许只是找错赛场。
    前两天我看了一步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很受触动。
    8岁的男孩伊夏调皮、鬼点子多,他喜欢用画画来展示和理解自己看到的世界。但作为一名小学生,他的成绩却让家长头疼,他不会拼写、不会系鞋带、肢体运动及其不协调、成绩不好,25题只能做对2、3题这种,在班上的排名靠后,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
    伊夏生在中产之家,爸爸是公司高管、妈妈也曾是学霸,为了他和哥哥的学业在家做全职妈妈照顾两个孩子,伊夏的哥哥更是“别人家的孩子”,自燃性学霸。唯独伊夏的基因与全家格格不入。父母为了提升他的学习成绩,最终把年仅8岁的他转去寄宿学校,进行封闭式“魔鬼”训练。
    到了寄宿学校,他的成绩依旧没有起色,所有老师不看好他、批评他不努力、不认真。有一次上课,老师提问一首诗的寓意,让伊夏回答。其实伊夏理解的很好,但老师却严厉批评他说的完全错误。只因为伊夏的答案不是考试的标准答案。

    n4k1dgjn2a2.jpg

    n4k1dgjn2a2.jpg

    就在这样不断被否定的环境下,伊夏逐渐走向自闭、甚至连自己热爱的画画也放弃了。
    后来班里来了一位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他发现伊夏并非顽劣、不努力,而是有读写障碍。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伊夏的父母,一开始他们还不理解,坚持认为是孩子不努力、学校没有好好教。老师当场拿出一盒印着日语说明的桌游让伊夏的爸爸去读上面说的什么。爸爸当然做不到。
    尼克说,这就是伊夏现在的感受,他不是不努力而是真的做不到。你们非但没有理解、找原因,反而还不停职责他。后果就是同龄小孩能轻松完成的,伊夏却做不了。他的自信肯定全被摧毁了,只好用逆反掩盖无能……与其承认“我不会”,还不如说“我不想”。我们大人不也常这么做么?
    老师最终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伊夏学习拼写、数学,最重要的是打开了他的心房让伊夏重拾画笔。后来在学校举办的绘画大赛上,伊夏的作品被全校公选为第一名。
    他的爸妈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那充满生机和想象力的绘画,以及自己变得开朗的儿子,终于放下了印度“中产阶级必须要学工科和商科”的偏见,让儿子追求他热爱的事物。

    1wxvun1bl1c.jpg

    1wxvun1bl1c.jpg

    伊夏最终有没有成为著名的艺术家,从电影中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我们中间一直都有用不同思维看世界的人,在他们眼中世界是另一个样子,他们想用自己擅长和热爱的方式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却常常不被理解、遭遇反对。
    我们的孩子可能就像影片里“普通的”伊夏一样,在主流认为的学业上未必有优势,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天赋,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就是要放下自己的狭隘和偏见,去灌溉孩子的天赋,让它发展出蓬勃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就是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失败予以更多的宽容。
    没有人喜欢失败,尤其是当家长投入巨大心力和财力培养孩子时,我们都希望能求仁得仁。但正如五次火箭发射彻底失败后才终于成功把飞船送入低地球轨道并回收的伊隆.马斯克所说的:“如果你失败得不够多,说明你还不够创新。”我们应该对孩子的失败进行最大限度的接受,因为这意味着他正在探索、冒险、打破规则,而这些都是孕育成功的土壤。
    据说在所罗门群岛,原住民要砍伐树木的时候,他们不会直接把树砍倒,他们只会聚集在树木周围,大声咒骂,咒骂那棵树,过了几天,那棵树就会枯死了。不要让我们对孩子失败的指责成为他们勇敢探索世界的绊脚石。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有句台词说:每个孩子都是坠落在凡间的星辰。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的跟别人一样好,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
    让我们的孩子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闪闪发亮吧。

    txlsjsor4hf.jpg

    txlsjsor4hf.jpg


    aukx00soo4u.jpg

    aukx00soo4u.jpg


    xm2mfohq3qg.jpg

    xm2mfohq3qg.jpg


    ijn2y3vpei1.jpg

    ijn2y3vpei1.jpg


    23x4wbldixn.jpg

    23x4wbldixn.jpg


    q0dbaulsbg0.jpg

    q0dbaulsbg0.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7

    帖子58

    积分26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