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去K11,体验一场大型“真实幻境”

    [复制链接]

    2021-11-23 06:06:15 57 0

    trmrkvaf2zd.jpg

    trmrkvaf2zd.jpg


    游戏这个命题,总带有一些特别的吸引力。而以游戏为灵感的艺术展,很难让人不觉得好奇——就在本月 11 日,上海 K11 推出最新展览「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灵感正是起源于《模拟人生》这款经典游戏。

    3yenc4srt0b.jpg

    3yenc4srt0b.jpg


    「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展览海报
    展览邀请了 16 位中国新锐艺术家,从各自的角度,也就是各自的“我”出发,去探讨一个虚拟现实的关系。他们并非是要确定某些客观事物,也并非是要给予答案。
    因为关于这一场展览的答案,在每一位到访的人心里。

    apvwdayev2y.jpg

    apvwdayev2y.jpg


    可以说,时间是一门玄学。
    有时候你觉得时间过得快,有时候又觉得很慢。有时候有些事情明明没有经历过,却觉得似曾相似……不知不觉中,曾经风靡街头巷尾的、伴随千禧年诞生的游戏《模拟人生》,居然也已有 20 年的历史了!
    它备受玩家喜爱的原因是:可以重新创造生活,又可与真实生活互相印证,换个角度思考。这也启发了后来很多的养成类游戏的设计,甚至在最新引进中国大陆的好莱坞大片《失控玩家》也能看到《模拟人生》的影子。

    3xdyoacaunp.jpg

    3xdyoacaunp.jpg


    游戏《模拟人生4》
    因此,很多经典的东西其实在任何时代看来都可以很先锋、很前卫——时间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如何看待“我”的位置,是在内心世界还是外在世界。这种哲学的逻辑落在文字上或许枯燥,但落脚于视觉呈现的艺术,则能激发很多可以探讨的话题,或者邀请观众互动参与。
    灵感起源于《模拟人生》的展览「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正是如此。是因为这些艺术家都从“我”出发,所以才有了这一场看起来像是“自言自语”的展览情境——这其实颇为呼应展览的三个主题:“日常、幻境、虚拟”。

    2csjgujakfx.jpg

    2csjgujakfx.jpg


    商亮,《拳击人战舰》,2021
    哲学家杜威提出「艺术即经验」,而“日常篇”的目的,是由 5 位艺术家引领我们思考,日常生活及经验,在艺术语境下会是什么样?
    于是整个展厅被打造成一个纯白色的普通客厅,所有的展览作品都会自然融入。你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的生活物件,如草纸、随身物品, 或是启发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旁观审视,来发现和思考人生中的点点滴滴。

    ssr50hjltpg.jpg

    ssr50hjltpg.jpg


    “日常篇”,展览现场图
    关于“幻境篇”——世界即为幻象,现实既是梦,梦既是现实。在“幻境篇”的展厅入口,由艺术家邓悦君带来的机械蝴蝶预示着“庄周梦蝶”,我们即将进入 5 位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梦境世界。
    艺术家们想呈现的是借由人类潜意识打造的精神高级层面,带你体验可能发生的、希望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人生。你会在这个篇章里收获「好梦」。

    y1pqnopvoog.jpg

    y1pqnopvoog.jpg


    “幻境篇”,展览现场图
    现实世界中,我们用意识操控身体,而网络是—套新的连接机制,所有数据信患都是意识的记录和再现。
    《模拟人生》的引人入胜之处,是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创造想象中的生活,在意识的世界,那本就是另一种现实。
    所以在“虚拟篇”,5 位艺术家为我们展示的是面向未来的—种存在方式:不受时空限制,流动、无规则,蕴含更高的自由。

    rg1jw1opdfz.jpg

    rg1jw1opdfz.jpg


    “虚拟篇”,展览现场图

    4ec0mftbcre.jpg

    4ec0mftbcre.jpg


    展览中的这三个篇章“日常、幻境、虚拟”,无论是错置现实、空间营造,还是虚拟造梦,总的来说艺术家都运用到了新媒体和互联网的载体和表达,用之以探索内心世界的浩茫广宇。
    这确实很“当代”——这两年,我们见过太多通过展览讨论 “AI+Art” 的话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技术裹挟哲学等于现在的新型观念艺术吗?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扁平化赋予全球一体化加速的能力,打破了曾经技术霸权的藩篱,至少在信息传播上能享受一种民主的新权利。

    uca2kczqgvb.jpg

    uca2kczqgvb.jpg


    陈抱阳,《抱堡? 终端与泡沫》,2018-2021
    于是,那些最前沿的技术名词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因特网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民主共享的假象吗?至少在艺术领域我们可以做到技术无国界。
    于是我们看到现在这一代新的艺术家,他们多以项目的形式展开艺术创作,并呼唤观者参与作品来共同完成他们的作品——正所谓“沉浸”。
    我们能感受到「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的“沉浸式”,艺术家王欣的《八赫兹白色冥想馆》就试图把观者一起带入自助式心灵疗愈和灵性维度的探索。

    qfxo1mui0sw.jpg

    qfxo1mui0sw.jpg


    王欣,《八赫兹白色冥想馆》,2021
    但是,展览的这种互动亦不完全是这两年时髦的“沉浸式”艺术展形式所能简单概括,且“沉浸式”更趋于娱乐化的定义。所以,在「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这场展览中,我们又能体会到“反沉浸”。
    最直观的例子是杨健的《Wi-Fi-我们比过去更愚蠢吗?》。
    观众在现场展墙上大大的 Wi-Fi 信号标志前打开自己的无线网络搜索链接端口,就可以看到名为“我们比过去更愚蠢吗?”的信号。艺术家想表达的是:Wi-Fi 看似为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实则助长了大量重复无效信息的疯狂繁衍并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策略。

    j5cx4oja4v2.jpg

    j5cx4oja4v2.jpg


    杨健,《Wi-Fi-我们比过去更愚蠢吗?》,2013
    无边的便携和信息的轻而易去,导致大家不再思考——正如社会学家韩炳哲所言:今天每个人都想做真正的自己,与众不同;我们总是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恰恰是这种比较使我们都变得相同。
    换句话说:做一个真正的人的义务导致了相同性的地狱。
    在另一位社会学家保罗·维利里奥这里,这种地狱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围墙”,他说:

    k0d1nkpxymt.jpg

    k0d1nkpxymt.jpg


    1j0hk14qr3j.jpg

    1j0hk14qr3j.jpg


    保罗·维利里奥还说过:“大众个人主义从来都只有一个有限世界(被禁)的果实,就处在我们当中每个人的“鲜活当下”的自我中心轴上,这种媒体瞬间性的实时产生直接共鸣的“当下”……
    为什么当下重要?因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可得且不可控。
    我们如何发现真正的真相?就像展览特设的三个篇章——日常、幻境、虚拟——参照我们白天和夜晚,这三个词看似包罗万象,又很虚无。所以山河跳!说得好,她们说,这三个词让她们想到《红楼梦》。

    aa3w20zmt2x.jpg

    aa3w20zmt2x.jpg


    山河跳!,《游戏者》,2021
    这是一个有趣的观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展览的几位年轻一代的艺术家,都用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考在探寻着这些答案。
    虽然他们的立足点正印证了“我”“当下”“脚尖”,但如果一个人不从自己的锥点出发,又何以立足世界——先不管是虚拟还是真实,抑或兼而有之,重要的是思维决定实相。

    0oxbnmyrdbm.jpg

    0oxbnmyrdbm.jpg


    上:陈抱阳,《未被证伪》,2021
    下:张如怡,《景犹如此-1》,2021
    就像参展艺术家陈抱阳所说的,“希望观众能通过这场展览,在虚拟中找到现实”。而另一位参展艺术家张如怡则认为:“新锐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的沉淀。”
    至于邓悦君的理解更像理工科生的表达——他认为我们的日常是存在漏洞的物理世界,就像可能存在跳帧的动画,闪烁的电视屏幕,偶尔卡顿的程序。
    我们的日常不是持续不断的,这些运行中的不连贯正好是我所理解的日常本身;而幻境生成于大脑,无论是外界刺激输入还是自身系统所形成对于感受者来说都是无差别的。

    ncrze5wvrzc.jpg

    ncrze5wvrzc.jpg


    邓悦君,《呓语》,2015
    “现实的物理世界”和“幻境世界”都是感官系统运行的产物。至于虚拟,那倒是真正人工的产物。那么,按这个逻辑,艺术似乎就是“虚拟”没错了——又有何不可?

    0yvxppme5m5.jpg

    0yvxppme5m5.jpg


    刘任,《成功牌草纸为您保驾护航》,2018
    游戏、自我、反沉浸、虚拟——关于「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展览的解读或许还有数种。
    在这场名为“日常、幻境、虚拟”的篇章中,我们仿佛看的不是艺术,而是关于人生的答案。也欢迎你一起来「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寻找关于自己的答案。
    ?

    jklj23rlvxn.jpg

    jklj23rlvxn.jpg


    220ewwrl2xq.jpg

    220ewwrl2xq.jpg


    陈维,《好梦(上海)》,2019
    Cc:对本次《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 》大型多媒介艺术展,你有何期待呢?
    陈抱阳:我希望观众们可以从虚拟中找到现实。
    陈维:我期待这是一个更多元的展览,观众也可以有更多层次的体验。
    邓悦君:希望参与者能够在不同的“真实”当中跳跃穿行,突破次元壁,享受梦境漫游者的快乐。
    林奥劼:期待此次展览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刘任:其实我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作品如何与展览主题、现场空间关系产生化学反应。
    山河跳!:期待更多观众来找我们“解梦”。
    商亮:期待在于想看看每位艺术家用什么好的“骗术”让观众进入幻境。
    王欣:大概就是期待观众在看完展览后能对此刻自己所处的“现实”有那么一丝不同以往的感悟并能时而保持一种对现实有意义的自我觉察和思索。
    吴珏辉:期待如何在真实中体验幻境,或在幻境中体验真实。真实与幻境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身处现实中,但活得似乎越来越虚幻。
    杨健:非常期待。
    张如怡:不能用期待去说,还是对于当下的一个反应的集合,作为艺术家个体来说,我觉得并不是期待,而是看能提出和呈现什么。
    ▲ 上下滑动查看艺术家回答
    Cc:此次艺术展分为“日常、幻境、虚拟”三个篇章,你个人是怎么理解这 3 个词的?
    陈抱阳:幻境是日常和虚拟之间的界面。
    陈维:这 3 个词对于我来说像是魔术师手里套在一起的铁环,环与环扣合还是分离,在于我们的观看。
    邓悦君:日常:存在漏洞的物理世界,就像可能存在跳帧的动画,闪烁的电视屏幕,偶尔卡顿的程序。我们的日常不是持续不断的,这些运行中的不连贯正好是我所理解的日常本身;幻境:幻境是“真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幻境生成于大脑,无论是外界刺激输入还是自身系统所形成对于感受者来说都是无差别的。“现实的物理世界”和“幻境世界”都是感官系统运行的产物;虚拟:构想出来的。
    林奥劼:此时此刻,想象力,第二人生。
    刘任:感觉就像 3 只被挤出的颜料正在迅速地在调色盘上被融合到一起,在如今的时代下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山河跳!:这 3 个词让我想到了《红楼梦》。
    商亮:日常是一个生活常态,可能是不断重复的生活,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和节拍,当然日常也就是个虚拟的故事,真实地很认真地在幻境中扮演。
    王欣:我个人理解:日常是一种习以为常在意识惯常的认知模式中对现实的认识和感知;幻境是一种意识能察觉的非日常的且不属于物理客观世界的但能感知和体验的一种境况;虚拟是一种相对与人所感知和察觉的客观真实,通过人的想象并借用技术的方式呈现的一种境况。
    吴珏辉:就当下而言,感觉这 3 个词很难割裂对待,很多时候甚至是重叠的。容易让人疑惑,我到底在哪?
    杨健:3 个词有时是一个词。
    张如怡:对我来说,这 3 个词是相互的,是亦真亦假的。
    ▲ 上下滑动查看艺术家回答








    上左:刘任,《夕阳》,2021
    上右:吴珏辉,《电血袋》,2016
    下左:商亮,《拳击人战舰》,2021
    下右:林奥劼,《艺术家的故事》,2019
    Cc:说说此次展览中你的作品吧?
    陈抱阳:我展出了两件作品,第一件是通过邀请观众进入一颗充气球体验 VR,观众在球中摇摆不定的感受就像今时今日我们被各种科技裹挟的不安感。另外一件是基于想象力填充概念的 AR 作品。未被证伪即科学吗?当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足以理解眼前所见时,会自然调用想象力来填补认知的裂痕。自古以来人们对未知的想象力填充,逐渐成为在远方的天际线若隐若现的神话。我利用增强现实的手段将这种想象力的填充带到此时此地。女娲补天或许是古人们面对来自虫洞中的星际战舰做出的被动幻想;大禹化身为熊刨山开渠,与人们寄希望于基因编辑带来的人类增强不谋而合;星际文明用戴森球包裹的恒星可能被误认为太阳神羲和驼日;远古宇航员的太空电梯被记载为参天的神树,在地球上留下的知识图谱被诵为洛龟负书……
    陈维:策展人选择了我的作品,一个推币机,关于好运气和失败。
    邓悦君:本次展览有两件作品:《双翅目机械蝴蝶V(耳朵)》与《呓语2015》。关注的方向是梦镜中的空间与时间流动。《呓语2015》比较注重于现场的感受,整个创作过程也是随着实验和媒介自身的发展慢慢演变出来的。呼吸的机械结构与不断变化的光影效果之间在感受上有着坚硬和柔软,破旧与美好的对比;不同颜色的机械铁盒又像群居的某种未知昆虫,相互交织在一起喃喃呓语,就如干扰我们梦境的日常一样,纵横交错。《双翅目机械蝴蝶V(耳朵)》是机械蝴蝶系列中最新的版本,透明的三角形耳朵同时依据几何对称的结构与自然生长的耳朵形态所设计,利用透明树脂 3D 打印技术制作。这件作品更多的是关于虚拟世界的物质化过程,黄铜,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让我感受到强烈的物质属性。它就像逃脱群体的小精灵,突然在这个维度中的某个角落出现,下一个瞬间不知去向。
    林奥劼:讲述了我的艺术教育经历。
    刘任:在《成功牌草纸为您保驾护航》这件作品中,我将中国老牌厕纸品牌,双船牌草纸的包装封面进行了改动,用金箔材料对其重新篡改成“成功”牌草纸,以此强化在中国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普遍价值状态以及其背后生命虚空的矛盾对应关系;关于《夕阳》: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碎片化的时代下,传统纸媒已经步入了夕阳,既美丽,又悲凉,每一次科技的爆炸,人类都期待用新工具解放自身的肉体,去物质实体化的进程就像是一次次新陈代谢,但它的终点到底在哪里?在这件作品中我特意挑选了所有和体育类题材有关的传统报纸作为主要媒介,那种最具有实体存在感的活动形式,在如今虚拟化的社会生活中似乎变得更具有魅力了。
    山河跳!:我的作品《游戏者》中额头浮现一轮弯月的熟睡形象,可能让人想到亚洲地区的狮子卧雕塑,或者 Constantin Brancusi 的 Sleeping Muse。当我们睡去并体验到大脑的神经活动时梦境产生。看似无序的视觉与叙事如嬉戏般道明启示。
    商亮:《拳击人战舰》雕塑这次坐落于 K11 淮海路正门口,它衍生于我作品中的拳击人的形象。两只强壮有力的手臂悬浮在一块长方形平板上,定格了这个大形物体旋转行进的一瞬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流动的水域暗指生命的变动与不可测,拳击人战舰在水流中行进,通过旋转切割而战斗,如同未知时空降临的不明生命体,在梦境中无目的流动。
    王欣:我此次展览作品《八赫兹白色冥想馆》是想用我创造的冥想馆接待处的虚拟女孩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亲爱的人类朋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周遭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务实的世界,然而,你内在的一些部分渴望超越周遭的一切,连接到超越个体的难以言说且有意义的部分。冥想的行为是一种帮助你连接到这种超然层面的方式。它很像你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散步,但是走在一条你不熟悉的道路上,这条路乍看起来似乎是没啥,周围有你熟悉的树木和草,似乎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当你沿着这条道路走得越深,你会发现一个新的维度会逐渐在你面前展开。你的心灵将进入一个超然的层面,超越你的个体而与宇宙连接……因为我看到你在这道光中,在这条路上……”
    吴珏辉:这个在作品简介里基本都说了,更多信息需要现场体验或者看图脑补,因人而异。如果把作品视为一个设备,那人就像一节电池,电池嵌入后激活作品,成为一个完整体,就此开启。
    杨健:只有当你打开 Wi-Fi 搜索时才能看到我的作品:一连串的问句。
    张如怡:这次呈现了 3 件作品,并依旧延续了我对于物理空间的探索和把握。首先,进入展厅的是《脆弱的过去》,建筑外墙的瓷砖面的局部,嵌入在原始空间的柱子单面里,仿佛室内的结构在包裹外在建筑的感觉,同时悬挂着一件,球形植物叠加后的混凝土雕塑,并以工业电线替换了刺的部分,留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现代化石般的残骸。在柱子背面转角处的《景犹如此-1》是这几年关于拆建后的碎石和植物制形的混凝土雕塑之间的嫁接关系的试探,来自建筑崩塌的碎石,与植物(仙人掌),工地的钢筋,锋利的瓷砖底盘,现成品的地漏等,将它们交织在一起,地漏是反复承载过滤污水的开口,碎石是拆与建过程中所牵扯出周而复始的权利循环的剩余物,以及不同植物叠加而成的形态,相互并峙为个体与日常,内与外错置的景物。最后,往前踱步过去,在电视机边上挂着《装饰物—反光之网》,大面积的橡胶、点缀的砂皮纸、装食物的网袋、电线铜丝的手工制作的网片等,以图层的秩序挤压在装饰框里,将这些工业材料进行标本制作,提取其中的几何结构与节奏表达,满足装饰的需要。装饰并非独自存在而被强加于其他事物的东西,而是用于自我展现。所以,这 3 件作品,都是借“现实”为样板,从直觉出发,回馈到这次展览中作为日常“客厅”的篇章里。
    ▲ 上下滑动查看艺术家回答
    Cc:身为 80 后艺术家,你觉得所谓的“新锐艺术”应该是怎样的?
    陈抱阳:80 后现在还新还锐吗?可以来展览一探究竟。
    邓悦君:艺术创作需要不断地合成新的生成方式。例如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换位思考所带来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艺术创作者更多的是需要快速掌握不同学科的刺激和对所需技术的学习,然后构成自己的创作者技术与思考体系。又例如艺术语言上可以挖掘老的技术材料的新表达方式。有很多老的科学技术也很有意思,艺术表达的新锐与科学技术的新旧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林奥劼:日新月异的艺术。
    刘任:我觉得“新锐艺术”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如果说某一种艺术形式就是“新”或“锐”的话,那么是不是别的艺术形式就是“老钝艺术”?
    山河跳!:接受和观察所有未知的现象并给予讲述,不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框定。
    商亮:应该是创作不断超出既定认知的艺术,产生新的玩法。
    王欣:我感觉的新锐艺术是在这些作品前能感受到当下一种充满生机的想象力直冲未来的势不可挡的,能感觉到几乎快突破当下时代局限的能量。
    吴珏辉:身为 80 后,不知如何回答。只希望自己能保持更新,就像电脑,还能时不时更新系统,打个补丁。万一哪一天系统提示无法更新,需要最新版本系统,那可能会是一个旧的开始。
    健:像这次展览这样。
    张如怡:我觉得没有绝对的新锐,需要时间的沉淀。
    ▲ 上下滑动查看艺术家回答


    真实幻境 MIRAGE OR REALITY
    展览日期:2021.11.11~ 2022.2.15
    开放时间:10:00~20:00(19:30 停止售票/?场)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抱阳、陈维、陈轴、邓悦君、林奥劼、刘任、麦影彤二、山河跳!、商亮、史莱姆引擎、王欣、吴珏辉、杨健、张鼎、张如怡、奶粉zhou
    即可购票
    P R E S E N T
    Cc 福利
    在评论区留言说说
    # 你是怎么理解
    “日常、幻境、虚拟”这三个词的?#
    并点击【赞】+【在看】
    截止 10月26日18:00
    我们将抽 10 位优质评论用户
    赠送:


    「真实幻境MIRAGE OR REALITY」
    展览门票每人 2 张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ccfoundation
    侵权必究
    -End-
    什么样的展,才是优秀的“大师展”?
    在展览现场,体验虚拟身份的沉浸式社交
    陈维个展:我们该如何阅读多媒体沉浸式展览?
    想免费看展的点这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7

    帖子38

    积分16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