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疫情中持续受追捧的生物医药企业似乎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迎来了“转折”。
12月10日,凯莱英、北海康成、迪哲医药三家医药企业同日登陆资本市场IPO。虽然凯莱英、北海康成在港股,迪哲医药在科创板。但这三家企业开盘即破发,最大跌幅近30%。
随后12月15日,百济神州也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全球首家开启“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模式的生物医药企业。作为国产创新药企龙头,回归A股也是众望所归。百济神州192.6元/股的发行价也成为今年以来A股第三大高价新股,不过IPO首日并未迎来开门红而是破发,盘中最大跌幅近20%。
频频破发,是不是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现在不香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可能出在资本市场对企业预期价值兑现的不确定性上。
虽然资本市场对未赢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打开大门,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涌向资本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投资者,如何通过商业化来兑现价值承诺已成为众多上市药企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
例如百济神州,虽然有11款自主研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或进入商业化阶段,其中3款已获批上市并开始贡献营收,但公司连续亏损5年却是现实。对于未来,在百济神州科创板上市新闻发布会上,百济神州首席财务官王爱军介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生物制药企业,后续的竞争方向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丰富药物管线,无论是自研还是合作,都需要多元化;二是打造全球化研发团队,通过全球商业化布局,完善整个价值链条;三是扩大产能,除了在中国广州、苏州建立生产基地,在美国也在加速产能布局。
其实,对于任何一家创新药企而言,要想在市场上取得商业化的成功,产品管线、商业化能力、产能搭建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不过,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上述的竞争实力,尽管创新药发展的大趋势并未发生改变,整体上来看,无论是从市场准入端还是进入市场后的支付端,依然是利好因素主导。但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被政策和资本推着向前的这股巨浪已经行至分流之时,原本被裹挟向前的个体,能不能顺利入海也到了各凭本事之时。
“如果说前5年的发展是在积蓄行业之势,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创新药行业的新导向。也是在此导向下,多条腿走路已经成为生物医药企业规避风险的生存路径之一。”该业内人士说道。
创新助力中国医药迈入新时代
据西南证券数据,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医药研发造成较大冲击,研发投入增速降至1%,2011年开始,增速逐步企稳回升,2020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同比增速已经接近2%。从绝对值来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从2010年的109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79%,预计2020-2025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2%-4%的速度稳步增长。
另外,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高增长,创新药IND和NDA数量保持高位。一方面,A股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保持高增长,2019年研发投入额达到530亿元,2020研发投入额达到689亿元,2021H1研发投入达356.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我国一级市场创新药企业融资额和融资事件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型药企转型研发的同时,创业型的创新药企业数量快速增加,逐步成为我国创新药研发的主力,2018年我国一级市场创新药企业融资额快速增加,2020年融资额仍然超过680亿元,融资事件数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生物科技企业融资额以及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成为推动我国CDMO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审批数据也不难看出,创新药已然成为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再看攸关创新药上市后商业化表现的支付方一边,信号也很明确,只要是具备临床需求的产品都有机会。例如,从2021年的国家医保谈判不难发现,共对117个药品进行了谈判,成功94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贝达药业等企业的一批1类新药首次入选,而且多个品种为年内获批上市。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媒体表示,目前,整个生物医药行业,与十年前形成了不一样的格局。过去一款创新药物从临床到上市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但如今,新药上市速度显著加快。而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市场,二是技术。通过50多年来生命科技的发展,医药行业已经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康科技在《中国健康产业未来十年:高质量发展是主线》报告也指出:我国药物创新从已验证靶点或临床阶段靶点的快速跟进,到积极探索联合疗法、适应证扩展、显著技术改进等跳跃式发展,未来将转向到更多关注于全新靶点或技术。可以预见,PD-1、单抗、小分子靶向药浪潮之后,是ADC、双抗、RNAi、基因编辑、mRNA等创新新技术的群雄逐鹿。
谁能先到达下一个路口?
也是在新技术的助力下,谁能抓住机遇加速布局已经备受关注。
以三年前备受关注的“网红”领域PD-1为例,回过头来审视PD-1战场,虽然PD-1从一个“百年难遇”的好靶点已经沦为“内卷赛道”的代名词,但不可否认,这一赛道的先头部队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已经抢占了主要市场份额,而且上述4家国产PD-1产品新增适应症均被纳入医保目录。
也正是因在早期就布局了PD-1才能在这场惨烈的竞争中抢到“头啖汤”,下一波的创新浪潮仍然会留给有准备的先行者。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ADC药物有望成为下一个PD-1。由于ADC药物兼具小分子药物的高细胞毒性和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明显提高了肿瘤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下一阶段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也因前景看好,国内药企纷纷进入ADC赛道。2021年6月9日,我国首个原创性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获得上市批准,打破了ADC药物领域无原创国产新药的局面,填补了全球HER2过表达胃癌患者后线治疗的空白。这是荣昌生物是十年前就开始潜心的技术。
同样是处在ADC赛道第一梯队的东曜药业。东曜药业CEO刘军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年公司为了避免一味在单抗红海中竞争,瞄准了更具创新度、技术门槛和商业化生产门槛更高的ADC领域。目前,东曜药业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ADC药物TAA013,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II期研究。
不过,哪怕找准了赛道,面对医药这一多环节、长产业链条特征的行业,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前一个阶段的成功并不代表一直成功。随着创新药产品陆续上市,竞争点也将随之后移到生产、商业化等后期环节。
“过去,大家的注意力焦点还停留在临床试验的角逐,时至今日,生产环节已经明显成为下一个需要提上日程的重要环节。”上述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当单抗、双抗、ADC等生物药成为研发的热门后,我们才发现,中国在生物药生产工艺上普遍缺乏经验。目前,国内能够实现单抗临床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CDMO企业寥寥无几。
此外,另一边,2018年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在医保基金负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精打细算,既要让好药进来,又要灵魂砍价。在这种情况,谁家能够率先摸索经验、提高技术,补上这一课,生产出“性价比”最优的产品,谁就能占据有利地位。
医药企业多条腿走路成趋势
实际上,对于整个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关注“性价比”,实现加速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西南证券也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在新药准入模式上,已经从关系和营销优势导向更多地转向产品和价格优势导向,随着前不久《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正式落地实施,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理念,将推动药物创新更上一层楼。 同时,创新药正出于“量”“质”齐升的时代,同质化创新待突破。中国已经完成了创新药初始的量变过程,医药创新能力也逐步得到了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由中国公司开发的创新药正走向国际。但是,我国的研发基础相对薄弱,创研研究以跟进热点前沿为主,同质化严重。预计me too新药的开发在未来3-5年可能会内卷到极致,me too策略会迅速失灵,差异化、高技术壁垒的创新药才能脱颖而出,引起增长浪潮。
为此,面对研发基础薄弱的问题,不少企业开始寻求合作方,例如,与CXO企业合作,提升研发效率的同时,保证研发质量。在此方面,刘军介绍:“最初东曜药业也想寻找有能力的项目合作方,但当时有这样能力的公司实在太少了,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摸索自己建,花大成本投入进去。如今,东曜拥有了偶联工艺开发和放大的技术优势,依托完整的ADC分析技术平台和ADC关键质量属性的自主分析能力,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开发。”
在转型升级的需求下,东曜药业将目光瞄准了CXO行业,将其优势CDMO转化成业务收入来源。而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球CDMO市场达到554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066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4%,其中商业化部分年复合增速达到14.3%。
其实,中国的创新药产业才刚刚起步,势必存在薄弱环节,我们的创新药公司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开发出完全原创的新药,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将产品铺向全球,当下“曲线救国”“借船出海”的案例也有不少。
有产品研发实力但缺乏自主商业化能力,可以选择License-out,今年以来,百济、信达、加科思等企业的License-out均带来了可观的里程碑受益。其中,荣昌生物与西雅图基因就开发和商业化其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达成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以26亿美元的交易总额创造纪录;信达旗下抗癌药替雷利珠单抗的全球商业化携手诺华,双方也达成首付款6.5亿美元和总额高达22亿美元的授权合作交易。
在谈及合作方向时,汪来博士也介绍,百济神州会聚焦在肺癌、消化道癌、淋巴瘤三大瘤种。“之所以聚焦在这些瘤种里是有战略考量的,毕竟公司的财力、能力各方面都有限制,不可能什么都做。例如,肺癌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大的瘤种,消化道癌中国患者发病人数也较多,而欧美大药企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开发。因此,百济神州会选择患者需求量大,发病人数较多但欧美大药企关注度较少的领域。”
(作者:季媛媛 编辑:徐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