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上海公园城市 | 在中山公园观鸟,比想象中更有野趣

    [复制链接]

    2021-12-20 12:05:46 22 0

    xckpkv1jf51.jpg

    xckpkv1jf51.jpg

    早晨的中山公园,十分热闹。 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与人类活动同样热闹的,还有鸟类。走进一号门,就听到麻雀此起彼伏“歌唱”。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两只珠颈斑鸠不时飞下来,觅食或散步。

    xdehawg3emv.jpg

    xdehawg3emv.jpg


    rx4cpjcwquw.jpg

    rx4cpjcwquw.jpg

    中山公园内的珠颈斑鸠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珠颈斑鸠,是上海常见的鸟类之一。通体褐色,唯独颈部至腹部略沾粉色,从体型上看,很像鸽子,因此也俗称“野鸽子”。但最大的特点是颈部两侧黑色的部分上密布着白色的斑点,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颈部,因而得名“珠颈”斑鸠。

    dday2tqn0c5.jpg

    dday2tqn0c5.jpg

    珠颈斑鸠,俗称“野鸽子”,颈部两侧黑色的部分上密布着白色的斑点。 视觉中国 图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城市,相比较其他鸟类,珠颈斑鸠似乎并没有那么怕人。它们闲散地在公园的座椅边徘徊。行走中,一位小朋友还捡到了珠颈斑鸠散落的羽毛。

    kypc4ruqhrc.jpg

    kypc4ruqhrc.jpg

    遇到危险时,出于惊恐和自我保护,珠颈斑鸠的尾羽容易脱落。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正在介绍的过程中,树枝上方突然传来了几声清脆婉转的叫声。何鑫示意大家抬头看,在不远处的枝桠上面,站着一只通体黑色的鸟,唯独嘴部有非常亮眼的黄色,可以说是“万黑从中一点黄”。 何鑫说,那就是乌鸫。

    a55vyhwnfly.jpg

    a55vyhwnfly.jpg

    乌鸫,“万黑从中一点黄”。 视觉中国 图

    njeox025lfz.jpg

    njeox025lfz.jpg

    乌鸫可以模仿各种鸟的叫声,因而又得名“百舌鸟”。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何鑫说,平常人们听到的短促的鸟叫声,在鸟类学里,通常被称作“call(鸣叫)”,而在繁殖期,鸟类还会发出曲调更加婉转悠长的叫声,被称作“Song(鸣唱)”。乌鸫在繁殖期,可以鸣唱出多种曲调,而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异性。

    bakdd4hutwq.jpg

    bakdd4hutwq.jpg

    乌鸫给幼鸟喂食。 视觉中国 图除了乌鸫,在中山公园见到的鸟类,大多也都是城市的留鸟,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方,像城市的上班族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时顺应城市的变迁而改变。

    ww2fxudhpe5.jpg

    ww2fxudhpe5.jpg

    成群结队的麻雀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vcserqaa233.jpg

    vcserqaa233.jpg

    中山公园的“法国梧桐”步道。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2brtdh4mt0k.jpg

    2brtdh4mt0k.jpg

    树洞也是鸟类栖息的居所。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中山公园所在的位置过去并不属于租界区。鸦片战争前,这里均为农田和坟地,仅在吴淞江边有一个名为吴家宅的村落。1862年前后,英租界以防备太平军进攻为由,越界强行辟筑极司非而路(Jessfield Road,今万航渡路)。英国地产商霍格兄弟趁低价,购买了吴家宅以西极司非而路两旁的大片土地,不久就在路南修建了一座占地70亩的乡间别墅。霍格兄弟当时在花园路(今南京东路)开办了一家公司,中文名称为“兆丰洋行”,因此,他们的别墅就被称为“兆丰花园”,也被习惯叫做“极司非而公园”。

    qvxzg1ynrpc.jpg

    qvxzg1ynrpc.jpg

    极司非而公园(中山公园)旧影

    251obdes4pw.jpg

    251obdes4pw.jpg

    蜿蜒的河道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bshy4dqgcnb.jpg

    bshy4dqgcnb.jpg

    大石桥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1914年,租界工部局收购了兆丰花园,并更名为“兆丰公园”。通过不断的改建和扩展,1925年,兆丰公园成为上海最大的租界公园,同时也是上海近代以来最早的西式园林。

    t34buqikbth.jpg

    t34buqikbth.jpg

    中山公园一角的红枫。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w4nhoo0xpim.jpg

    w4nhoo0xpim.jpg

    英式园林景观中带有东方色彩。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fbzre0nvpvz.jpg

    fbzre0nvpvz.jpg

    公园里的儿童乐园。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城市考古的徐明认为,兆丰公园出现后,租界侨民自然而然带来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观鸟活动最早起源于欧美,是西方最流行的户外活动之一。因此追溯历史,观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在上海出现。

    wcwyjhr34sg.jpg

    wcwyjhr34sg.jpg

    苏柯仁在上海博物院苏柯仁(Arthur de Carle Sowerby)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1885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在中国度过了童年。他14岁时回到英国接受教育,先后就读于英国巴斯美术学院和布里斯托大学,1905年曾返回中国,被聘为天津新学院教师,同时还负责为学校的博物院收集生物标本。

    ezseenulvsd.jpg

    ezseenulvsd.jpg

    位于虎丘路20号的亚洲文会大楼现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 在那个外国人还相当少见的时代,苏柯仁说着一口流利中文,踏遍了中国许多边缘的角落,留下了丰富的自然史记录。1916年,他发表了《华北哺乳动物研究》,为中国鸟类、哺乳动物研究的奠基之作,1943年出版了《

    lke5z0vic2j.jpg

    lke5z0vic2j.jpg

    其家人Richard Raine Sowerby为苏柯仁撰写的传记《中国的苏柯仁》(Sowerby of China : Arthur de Carle Sowerby)于1956年出版。

    中山公园落羽杉枝桠上的白头鹎。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据我所知,上海民间观鸟活动的兴起大概在2002年,最早是一些华师大的老师带领爱好者们一起去观鸟,我自己大概在2004年、2005年左右开始加入,后来我们也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开展了很多关于观鸟知识的科普活动,包括现在上海也有很多民间组织在开展类似的活动。”何鑫介绍道。

    在中山公园观鸟活动中,参与者们都听得十分认真。不只是小朋友,一些成年人对鸟类知识也充满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向专家提问。2012年,中山公园进行过整体改造,根据过去几张黑白照片,重现了众多标志景观,比如铜顶、铜钟、四不像、露天音乐台等等,行走其中,还能感受到浓浓历史韵味。

    2012年中山公园进行整体改造,重现了众多标志景观,图为铜顶。 视觉中国 图

    半圆的露天音乐台再现了中山公园的历史记忆。 视觉中国 图何鑫透露,根据上海自然博物馆最新的统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4

    帖子41

    积分19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