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hyb3tvpxib.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业管理是“双减”主要内容之一,涉及作业量控制、作业时间压缩、作业内容选择、作业形式调整。在落实作业管理、推进作业改革的当下,家长、老师如何应对变化?
面对作业改革:开心飞起?无所适从?
9月开学以来,各地对照“双减”政策的作业管理要求,陆续出台实施细则。浙江省杭州市提出,凡布置给学生的习题、试卷类书面作业,教师须先行试做;建立作业公示、检查、统筹协调制度;强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研,建立优秀作业评选和展示交流制度等。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局则针对作业管理开展专项检查,海口一些学校也大力推进作业改革。“成立作业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作业研讨会、每周公示作业计划……”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教务处主任王华清说,学校花了很大的力气落实作业管理规定。
尽管小学生作业减负受到家长普遍好评,但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家长从“双减”初期的“开心飞起”,到学期过半孩子测评成绩下滑而感觉“还是太天真了”,无奈重新开启鸡娃模式。
“作业可以少,成绩不能降”,升学压力摆在眼前,与作业减负相比,家长和孩子更希望学习能进步,学校也不允许出现学生成绩整体滑坡的情况。一旦出现成绩滑坡,学校各方面发展都将受到影响。而面对作业减负,已无力亲自上阵的初中生家长更多的产生观望和无所适从之感。
作业管理现存三大难点
王华清说,如果仅仅为了满足控制作业量、作业时间,以及全批全改等要求,那很好实现,老师少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就可以了;满足“等级+评语”的作业评价方式也好实现,老师不布置主观题,只布置客观题就可以了。
但无论是出于学校考核要求,还是教师的职业追求,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同时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好办法。在落实作业管理规定时,老师们发现,分层布置作业、作业统筹和作业提质是当前作业管理三大难点。
按照规定,老师应事先掌握作业难易程度、做题时长,根据学生学情分层布置作业。“老师提前做题没问题,但很难指定哪些学生只做哪一类作业,指名道姓布置会有歧视嫌疑。”一位初中学校教研室主任说。
班主任作业统筹的工作也较难开展。按照要求,班主任应统筹班级当天作业总量,发现超量情况需由他们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修改。“除非是严重超量,否则很难去沟通协调。而且,如果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或许也搞不清楚物理老师布置的题目20分钟能否做完。”上述教研室主任坦言。
对于作业管理如何深化,一些学校反映,还有部分教师存在应付态度和抵触情绪。有的没有认真研究设计作业,只减数量,只减不精;有的“熟能生巧”思想根深蒂固,依旧按照以往思路布置作业。
作业要“提质”,课堂也要增效
王华清认为,要想在“减负”的同时“提质”,不仅要研究布置“少而精”的作业,也要进一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一所传统名校,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的教师们已自发研究起改进作业的办法。英语教师林梅提供自助餐式的英语作业,以便学生各取所需;语文老师唐晶通过“字词通关、课文朗读、内容感知、美句赏析、尝试仿写”五个步骤,提升初一学生的阅读成效;初二英语备课组则改变以往布置纸质作业的方式,以体验式、沉浸式的理念举办嗨唱英文歌活动。
多位受访老师建议,在“提质增效”方面,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方法应当多使用,专业教研力量应该与教学一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此外,老师们还认为,在老师不再全程牵着孩子往前学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