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2021“海上风华”美术季落幕,140多场展览共享美育

    [复制链接]

    2021-12-31 15:04:08 30 0

    evrtfreobcu.jpg

    evrtfreobcu.jpg

    中华艺术宫 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 展览现场

    frbhb5iwpk3.jpg

    frbhb5iwpk3.jpg

    徐汇艺术馆 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 展览现场

    vwn2obfz4nd.jpg

    vwn2obfz4nd.jpg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导览新·青年——第十六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sbgtnetzdv.jpg

    2sbgtnetzdv.jpg

    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导览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寻找观展达人”活动,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子踊跃参与,他们所展现出的艺术素养相当令人惊艳,他们将艺术紧密融入生活的态度更是令人惊喜。

    jcoeyummqr1.jpg

    jcoeyummqr1.jpg

    “馆长午后谈”活动现场

    ze2q0fzokwc.jpg

    ze2q0fzokwc.jpg

    “行走多伦”项目 带领观众漫步多伦路

    bkel4wdtcfu.jpg

    bkel4wdtcfu.jpg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辰山植物园开展公教活动告别了2021“海上风华”美术季,更多的艺术将相约2022年。

    5n3m3g0qc2c.jpg

    5n3m3g0qc2c.jpg

    星梦停车棚作为上海大学博物馆“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的公共教育活动,此次展览把“同款”展示内容,带到陆家嘴的社区居民身边。每一名进车棚取放车辆的居民,都会“意外”欣赏一场高水准的文物展览,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古今文明对话。通过对停车棚的改造,活动还参与了陆家嘴的社区微更新,探索艺术融入生活的美好愿景。

    3nm31ffbksk.jpg

    3nm31ffbksk.jpg

    一墙美术馆作为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的又一创新实践,“一墙美术馆”成为沪上首座“有艺术作品展示,但没有围墙的“美术馆”,打破百姓与场馆的“一墙之隔”。在百姓与美术馆之前架起一座桥梁,使人们随时随地“走进美术馆”,走近艺术,感受美好让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cyl3rzpf5ed.jpg

    cyl3rzpf5ed.jpg

    花开蒲汇塘原为钦青花卉市场,焕新后的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由花房驿站、梦空间、共建花园、大地艺术田、花房驿站、小竹林、跨界花园、“在海上”大沙发等功能区域组成,通过不同分区的聚合展示,具象体现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场景缩影。

    jeuvabqq1s3.jpg

    jeuvabqq1s3.jpg

    高线公园以“一线+一村+一环+一坊+N点”为空间布局结构,依托百禧公园、曹杨一村、环浜、桂巷坊及村史馆、社区文化中心、曹杨公园、武宁片区中心等特色展场,通过系列活动、展览、论坛、雕塑及公共作品等,系统展现曹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成果。

    jsvakmliqvz.jpg

    jsvakmliqvz.jpg

    美好新华以“美好新华”为主题,以新华社区为展台,集中展示了一批城市更新项目,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修缮和公共环境提升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注入公共艺术、展览展示等元素。

    d5c3zpdvavp.jpg

    d5c3zpdvavp.jpg

    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创新“社区美术馆”这一社区文化空间,通过在地调研、艺术家驻留、在地创作、社区展览与公共教育活动,呈现、述说、传递更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关怀,探索美术馆的文化资源与社区的在地叙事相结合的新模式,合力构建公共文化新生态。自2018年起相继落成“粟上海·愚园”(长宁区愚园路)“粟上海·红园”(闵行区江川路)、“粟上海·大厦书店”(闵行区虹桥商区)、“粟上海·控江”(杨浦区黄兴路)、“粟上海·豫园”、“粟上海·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虹口区)、“粟上海·艺芳华”(浦东新区)“记忆市场-粟上海顺昌路艺术项目”(黄浦区顺昌路)8个点位,共开展了30余期展览、350余场活动。

    tkjxnmaljvg.jpg

    tkjxnmaljvg.jpg

    艺术与科普相结合的自然教育结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和“树,树”等展览内容,开展系列社区公教项目,上双·水文漫步系列活动之“城市湿地带给我们什么?”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主讲,以绿谷湿地公园为城市湿地的蓝本,邀请来自莘闵地区街道的三十余组家庭深入可看见可触摸的环境中,去了解湿地的组成和湿地植物的类型与功能,其他活动还包括“自然导赏:到公园里去看树”“拍拍看:自然之美”夏令营等。

    opjuz5ff0bp.jpg

    opjuz5ff0bp.jpg

    MoCA校园行2020年9月,上海当代艺术馆启动“MoCA校园行”项目,至今已举办11场讲座,先后走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邀请艺术家以及各领域学者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探索艺术的真善美,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十八万人,点击关注阅读三十万人次,获得了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与好评。

    nzqosx4hsbl.jpg

    nzqosx4hsbl.jpg

    社区剧场|打工人文化宫“社区剧场”于2021年6月启动,戏仿上海工人文化宫的文化项目组织结构,以“小剧场”为中心,以3个剧场表演、2场衍生活动(文献展示、城市行走)和3场线上对谈讲座为主体,来观察“网络社会”下的劳动者——打工人的文化、生活及当代状况。

    agfmu4uhdn1.jpg

    agfmu4uhdn1.jpg

    行走多伦2018年启动的“行走多伦”项目将美术馆逐步延伸到多伦路街区的方方面面,通过委托艺术家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改造公共空间,邀请策展人、艺术家、建筑师、学者等不同领域和学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与公众一起行走于美术馆和多伦路街区,以行走+导览、行走+朗读、行走+讲座、行走+工作坊等多种活动形式吸引公众参与,带领观众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周边社区的历史、文化,不断开拓公众的审美视野,从而提升其内在审美和人文素养。

    mqiufiis331.jpg

    mqiufiis331.jpg

    “和阿籽奶奶一起画”项目依托徐汇区艺术馆展览“凝视·日常——阿籽奶奶的画”,邀请“阿籽奶奶”这位素人艺术家和具有美术专长的文化志愿者不定期到永嘉新村居委活动室进行辅导,与居民一同作画,并将绘画成果展示出来,使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高品质的美育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参与热情。2020年至今,开展“绘画活动15次,完成习作近400件,举办成果展及巡展2次,受众5000余人次。

    i4cpapyppsq.jpg

    i4cpapyppsq.jpg

    雨果上海七日行明珠美术馆秉持打造“无墙的美术馆”与“流动的艺术学院”这一理念,用艺术为城市赋能,并自主孵化“PAM讲座”品牌,已形成“雨果上海七日行”、“PAM开卷有艺”、“PAM艺术史”、“书的故事”等系列讲座子品牌。“PAM讲座”以美术馆为起点,在社区、学校及沪上诸多艺文空间等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为中外艺术史爱好者、地方志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等多元人群提供多场优质且富含人文关怀的系列讲座,打造集艺术、阅读与生活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平台。

    fg0zgii4cks.jpg

    fg0zgii4cks.jpg

    滴水集」艺术集市举办“滴水集”艺术集市,通过联动临港各高校、联动艺术展览等,积极营造节日氛围,打造浓重的文化艺术气息,吸引人流,打造商业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城市文化氛围,已举办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主题集市、“艺”想天开,“嗨”在临港、“一起吹吹牛儿”跨年集市趴、2021上海市民文化节艺术集市、“造物集趣,滴水湖畔”艺术集市等。

    中国故事走进国际社区“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 “衣冠民尚”——服饰工艺专题展期间,金桥碧云美术馆面向社区居民,共举办13场次公共教育活动,包含观展、导览、讲座、手作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针对碧云国际社区的友人,设置了英文的专场导览及讲座活动,邀请艺术家与国际友人面对面交流非遗技艺及缂丝技术,举办民族服饰摄影沙龙活动,举办观影分享活动。

    “艺术进社区、文化润民心”——中华艺术宫社区共建系列项目从2014年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便依丰富的馆藏和学术资源,陆续开展“快乐330”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志愿者宣讲活动、“流动的美术馆”典藏作品展进社区、线上美术专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市民艺术素养、满足社区文化生活需求,完善社区单位互动机制,形成互相学习,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高雅艺术进社区”艺术党课作为常态化公共教育活动项目,2021年推出“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艺术党课、“观‘日出东方’艺术大展,谈主题画创作背后的历史故事及策展理念”专题讲座,由专家和学术部为广大社区党员、群众送去艺术党课。

    上海中国画院“艺术进社区”系列院藏作品观摩巡展项目遴选上海中国画院收藏的精品佳作,如程十发的《歌唱祖国的春天》,朱屺瞻的《都市绿化》,吴湖帆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等众多耳熟能详、极具时代价值的作品,举办“艺术进社区”系列巡展,以多元的视角反映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变迁下的时代风貌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展览期间画师们还亲自来到了“一线”举办了艺术家导览、书画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公教活动。

    笔墨精俨——陆俨少书画高仿品巡展自2017年起,陆俨少艺术院基于自身馆藏优势,探索美术馆与社区、学校结合创新模式,开展“笔墨精俨——陆俨少书画高仿品巡展”系列活动,先行选择本区具有展览条件的社区、绘画特色高中、初中作为试点,先后举办展览近20场,期间进一步开展导览讲解、艺术讲座、专题课程等公共教育活动。

    真如意 好时光扎根真如社区,举办各种形式亲子艺术活动,鼓励孩子们走出书本和课堂,同时鼓励孩子们利用手边资源,变废为宝,让艺术密切融入生活。一是在真光片区和高陵片区公共空间举办青少年艺术展览;二是深入社区举办亲子手工工作坊,2021年开展了热缩首饰、咖啡沙画、布贴画、手绘彩蛋等活动,帮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留下家庭温馨记忆;三是在真如意暑期夏令营活动中,组织邀请小朋友到普陀区美术馆参观。

    生肖绘画到社区依托美术馆的品牌展览项目——上海少儿生肖绘画展,从2017起,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展“展览下社区”系列活动,将生肖绘画展巡展到各社区,展到百姓身边,平均每年生肖展进社区3次,截至2021年,共送展览进社区15次,让艺术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展览以有创意、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党史知识,围绕1921年至今,百年间红色主题内容,展出各个年代具有影响力的连环画、漫画、宣传画等美术作品,结合VR新科技等,生动讲述红色故事,营造市民身边的红色文化“打卡地标”,已在嘉定、静安、黄浦、徐汇、长宁、普陀区内相关商圈、文化场馆、街道展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7

    帖子48

    积分22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