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京圈的迭起与江湖往事

    [复制链接]

    2022-1-1 18:09:38 47 0

    一、
    1968年,北京街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叫周长利,面对上百人的围攻面无惧色。即便是在被人乱刀捅死的时候,他依然抱紧一棵大树不让自己倒下……

    4oohcmuxjzt.jpg

    4oohcmuxjzt.jpg


    这个“小混蛋”的形象,深深印在了两个十来岁少年的心中,后来少年长大,一个把他写进了小说《动物凶猛》,一个则把他拍进了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这两个少年,一个叫王朔,一个叫叶京。
    小混蛋的故事在四九城的胡同里越传越神,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孩子们,后来成了四九城最后一代顽主。即便他们没能再出一个像小混蛋一样的“英雄”,即便他们手中的刮刀换成了笔或者摄影机,但那群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句话:
    “人,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躺着活。”
    可那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经过一阵特殊的岁月。即便后来他们都能呼风唤雨,当时也不得不屈服于命运。
    郑晓龙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一遍遍翻着残破的《辞海》。海岩一个人在家里,一遍遍翻着《三国演义》。叶大鹰跟着父亲去了上海,时不时要面对同学的指指点点。冯小刚因为父母离婚,搬出了市委西郊大院,开始体验人情冷暖。
    最自在的是叶京和王朔,两人白天在胡同跟人茬架,晚上则准备偷别人家的向日葵。
    后来国家掀起一波当兵热,这群大院子弟才有了新的人生选择。
    最先走入部队大门的是海岩。
    1969年,15岁的海岩入伍成为海军航空兵二十八团的战士。第二年,18岁的郑晓龙也迂回到河南,当了兵。
    就在海岩和郑晓龙已经开始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十岁出头的王朔和叶京,还在什刹海冰场看别人“拍婆子”,为各自日后的壮阔情史积攒着经验。
    直到海岩分配去做了警察,郑晓龙分配去做了记者,王朔和叶京这群人才开始陆陆续续入伍当兵。
    在王朔入伍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
    二、
    1976年,22岁的北京警察海岩,被派到天安门广场值勤。
    尽管是千防万防各种防,那年还是出了一点小问题,抓了一些人。
    当时王朔虽然是个“混世魔王”,但却拎得清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他只是远远看了个热闹,却遭人陷害被抓了进去,莫名其妙地蹲了三个月。
    更莫名其妙的是,后来王朔并没有把这事儿写出来,反而是执勤的海岩把这段故事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便衣警察》。

    donkjdc3dni.jpg

    donkjdc3dni.jpg


    后来,王朔这批人也开始陆续去当兵。
    王朔去了青岛的北海舰队当海兵,《亮剑》中饰演楚云飞的张光北曾是他副班长。王中军入伍成了一名侦察兵。叶京和冯小刚碰巧去了同一个坦克师,只不过叶京是当时全坦克师射击第一的尖子选手,而冯小刚则去了文工团,后来还为爱情背了一口黑锅。

    uueibe5w4uy.jpg

    uueibe5w4uy.jpg


    剩下那些没去当兵的,叶大鹰跟着父亲去了上海,接受各种思想教育。赵宝刚则是因为家道中落,早早就走向了首钢,成了一名炼钢工人。
    大佬们打怪升级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8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后,郑晓龙冲在了最前线。
    那些年在北大荒翻过的《辞海》,让郑晓龙即便在数学缺考的情况下,也能被北京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
    进入北大后,郑晓龙开始野蛮生长,一边疯狂读书,一边尝试文学创作。大学期间,他写了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轻轻的敲门声》,和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两航归梦》。
    这一年,同样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的,还有远在北海舰队的王朔。
    那时王朔的写作风格还很温和。他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等待》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后,被领导相中,借调他到该刊当了编辑。
    那时,王朔和他的“痞子文学”还有一段距离,原因当然是方方面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是因为,他和女大学生还有一段距离。
    三、
    就在郑晓龙迈进北大中文系大门的那一年,叶大鹰也尝试考过北京电影学院,但没考进去。失败后的他,第二年决定报考西部电影集团演员培训班。
    考试科目中有诗朗诵,叶大鹰不知道选什么好,就选了一首他祖父叶挺的名作《囚歌》。现在知道这首诗的人可能不多,但在当时很少有人不知道。

    5ifrviptskh.jpg

    5ifrviptskh.jpg


    凭借这首《囚歌》,叶大鹰成功考入培训班开始学习表演,但后来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又去考北电的导演进修班,成了米家山、黄建新的学弟。

    buuk0eqofpn.jpg

    buuk0eqofpn.jpg


    1982年,30岁的郑晓龙北大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左手是自己很熟悉的电台和一眼看得到头的未来,右手是选择刚刚成立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则占山为王,败则变回流氓。
    当郑晓龙举起右手时,一个名叫“京圈”的江湖,已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离开部队的叶京和王朔就像一对难兄难弟,都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做倒爷,赚点生活费。可当时政策还没彻底放开,这种行为被叫做“投机倒把”。
    第二年赶上严打,叶京在公安局挂了名。当时公安局没有叶京照片不太方便,叶京一身正气的老父亲听说后,亲自把儿子照片送到公安局,并且保证如果儿子回家一定将他大义灭亲。
    后来叶京因为“投机倒把”被抓进海淀分局拘留所,审查半年。
    当时叶京被关的监狱有一个小窗口,叶京每天从那儿放风,不是看着自由自在的鸽子在天空飞,就是闻着隔壁海淀食品厂飘过来的香味儿。
    监狱固定的伙食就是窝头,但叶京经常吃的时候闭上眼睛使劲闻,就当自己吃的是奶油巧克力蛋糕。
    出来后,叶京和王朔合计再干点什么营生养活自己。因为王朔有个二级厨师证,两人就在位于五棵松的301医院后面开了一家川菜馆,叫天福酒家。
    当时这是北京第一家民营川菜馆,日进斗金,每天都能赚个三五百块。可后来,干的人多了,饭店的生意就门可罗雀。
    叶京不信邪,带着钱继续南下做生意。
    后来他的生意不仅是局限在广州、深圳,甚至还做到了新疆。他回忆起那段光辉岁月时,说在80年代过他手的账就有5000万,如果正经做生意,他可能会是中国首富。
    如果不是后来父亲的死,可能叶京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就在叶京数票子都能数抽筋的时候,王朔又捡起笔开始写小说,发现这玩意儿居然也挺挣钱。
    1984年,王朔推开了两扇门。
    一扇是在《当代》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空中小姐》,推开了文学大门。另一扇是认识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女大学生,推开了沈旭佳的房门。
    就在王朔的灵感喷薄而出的时候,冯小刚却因为认不清自己,被爱情伤得不轻。
    四、
    这一年,26岁的冯小刚退伍,谁能想到竟然是因为一场错位的爱情。
    当时,冯小刚已在部队待了6年,靠着从小就锻炼出来的一张能说会道的利嘴,在部队混得也说得过去。可他偏偏以为,有个姑娘爱上了他那口怪石嶙峋的牙齿。
    女孩父亲是话剧团的老同志,发现女儿心里长草后,准备连根拔除。冯小刚想着,这辈子什么都能怂,唯独爱情不能怂,于是挺身而出。
    后来,冯小刚就上了部队精简的名单,从部队退伍。
    如果真有爱情,这还值得。可冯小刚后来发现,女孩有心上人不假,可心上人却不是他,而是民航工作的一个小帅哥。
    等待分配时,冯小刚曾在西直门看过一阵仓库,人称“西梁太守”。后来,转业通知下来,他选择去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彻底脱下了军装。
    军装是脱下了,但这口气没咽下。后来这口气冯小刚憋了十几年,被他拍成了《芳华》。

    eyeooakiezt.jpg

    eyeooakiezt.jpg


    冯小刚因为爱情离开了部队,赵宝刚却因为爱情找到了部队。
    1984年,赵宝刚之所以能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除了郑晓龙见他是个可造之材,除了林汝为导演帮忙介绍,除了赵宝刚答应“北视”开出的三个条件之外,相信里面多多少少也有一个姑娘的原因。
    这个姑娘叫丁芯,是广西话剧团的台柱子。
    当时丁芯帮团里一个朋友带点礼物给赵宝刚,没想到两人见面后都哆嗦了一下,那一眼决定了好多的事儿。
    那个年代的爱情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媒妁之言,一种是一见钟情。
    赵宝刚的爱情很明显是属于第二种。
    即便那个年代不用有车有房有存款,但基本也要门当户对。当时对于他俩而言,主要就是编制问题。丁芯在话剧团,是演员编,赵宝刚在首钢,是工人编。
    这该谁努力打破困境,自然不言而喻。
    后来,赵宝刚在演完《四世同堂》后,就跟导演林汝为商量,就算是端茶倒水,能不能让我留在剧组?
    虽然人是留在剧组,但能不能进入“北视”,还得领导说话。
    于是赵宝刚就成了“十项全能”。
    剧组缺场记,他就是场记;剧组缺灯光,他就是灯光;就连剧组想吃饺子,赵宝刚系上围裙就能给包饺子……
    导演林汝为是个好人,见赵宝刚手脚勤快、眼里有活儿、戏也说得过去,就跟“北视”领导班子递了句话。
    当时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刚当上“北视”副主任的郑晓龙。郑晓龙也准备大干一场,想要招兵买马,见赵宝刚是个可用之才,就提出三个条件:
    “不许跳槽、不许演戏、不许要房。”
    三个条件赵宝刚如果答应,郑晓龙就签字。
    但就算上刀山下油锅,赵宝刚也得答应。如果非要问个为什么,答案只能是:“因为爱情”(详见万小刀公众号往期精选《京圈情事》)。
    后来,赵宝刚成了郑晓龙手下的一员大将,而另一位大将冯小刚,也将徐徐登场。
    五、
    1984年,冯小刚仗着在部队积累的美术功底,在剧情片《生死树》中担任了美术助理。郑晓龙见他画得确实是那么回事,就大笔一挥把他调入“北视”做美工。

    jq54vumagl5.jpg

    jq54vumagl5.jpg


    冯小刚进入“北视”,没遇见多大困难,但距离他坐上导演的位置,路还很长。
    第二年,郑晓龙要去海南拍摄《大林莽》,冯小刚主动要求跟着去。
    当时,冯小刚的工作是美工,主要是负责前期给演员做设计。说白了,一旦开拍他就是个闲人。但冯小刚在闲暇时间可一点都没闲着,就像当初的赵宝刚一样。
    缺灯光,他是灯光;缺场记,他是场记。就连主动请缨给剧组做饭这事,两人都心有灵犀。干完这些,冯小刚就剩一个活儿,就是跟着郑晓龙在剧组闲逛。
    但冯小刚的闲逛可不白逛,这逛着逛着就逛出个机会来。
    有一天,郑晓龙拿着本杂志边看边笑,突然啐了一声:“嘿,真他妈孙子。”
    冯小刚赶忙凑上来问,“谁这么孙子呀?”
    郑晓龙把手里杂志一递,说:“王朔,我一哥们儿。”
    冯小刚接过来一看,是王朔发表在《当代》杂志上的《浮出海面》,讲的是他和大学生沈旭佳的故事,署名也是他们俩。冯小刚看了几句,也跟着骂起来:“太他妈孙子了!”
    同样被《浮出海面》惊着的,还有叶大鹰。
    六、
    1986年,叶大鹰在北电导演进修班学习完,就准备回西安电影厂。临走前,有朋友跟他说,他们院里有个小孩儿东西写得挺不错,你应该认识一下。
    于是就约在凤凰餐厅,一起吃个饭。
    那天,叶大鹰看见那个“小孩”其实年纪并不小,穿着一件空军夹克,带着一顶紫红色的毛线帽子,看着有点腼腆。
    看了看他带来的小说,叶大鹰却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可能心里闪过的也是,“嘿,真他妈孙子。”
    那个“小孩”就是王朔,与叶大鹰一样,当时都是28岁。
    叶大鹰带了王朔两部小说回西安电影厂。一部是《浮出海面》,一部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浮出海面》被导演黄建新抢走,拍成电影后改名叫《轮回》。《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在叶大鹰改编成剧本后,被另一个导演夏钢拍成电影,还叫这个名字。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叶大鹰又找到王朔,把自己在四川拍戏的故事讲给他听,这段故事被王朔写成了《顽主》,可又被米家山抢走拍成了电影。后来叶大鹰又从王朔那里拿了一部《橡皮人》,改编成剧本后,拍成了电影,叫《大喘气》。

    xaw1lxnmxkv.jpg

    xaw1lxnmxkv.jpg


    《橡皮人》就是让马未都赞不绝口,第一句写着“一切都要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说起”的那本小说。
    这四部电影拍完后,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后来选择在同一年上映。
    那一年被称为“王朔年”。也是那一年,王朔对叶京说:“中国电影,哥们儿平趟!”
    后来王朔小说“平趟”了中国电影不假,但执行那个人不是王朔,而是冯小刚。
    七、
    1986年夏天,在郑晓龙牵线下,冯小刚终于“抬头望见北斗星”,认识了王朔。
    为了不醉不归、没人干扰,冯小刚特意把酒局定在了自己木樨地的家里。为表敬意,他还亲自下厨弄了两个下酒菜,一个红烧猪蹄,一个椒麻鸡丝。
    这道椒麻鸡丝,背后的故事说来也有意思。
    椒麻鸡丝是冯小刚跟郑晓龙前妻于丹学的。当初冯小刚见于丹的第一面就有了原始冲动,后来听说于丹丈夫是“北视”副主任郑晓龙时,冯小刚低下了头,端起茶杯给郑晓龙递了杯水,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q0u05jdzllh.jpg

    q0u05jdzllh.jpg


    说回那场饭局。
    王朔的文风虽然已经初见狰狞,但他本人却性格腼腆。尤其是第一次见冯小刚,难免有点不自在。
    可冯小刚见了王朔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几杯酒下肚就让王朔飘飘欲仙,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那时的冯小刚早就明白,自己的生存之道是取决于取悦他人的程度,至于自己高不高兴,都不重要。

    e5v24ahvpld.jpg

    e5v24ahvpld.jpg


    就在冯小刚终于登上王朔的大船时,海岩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当时国内掀起一波下海经商潮,海岩作为当时北京市公安系统最年轻的处级干部,被挑中去国营企业历练。

    t5ddh2k5qol.jpg

    t5ddh2k5qol.jpg


    海岩去的,就是后来王朔、马未都等人经常去游泳、蹭吃蹭喝的昆仑饭店。
    当时昆仑饭店说是五星级酒店,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但海岩用了一年时间,就让昆仑饭店起死回生,还开了不少分店。
    后来,上海锦江集团收购昆仑饭店时,向海岩也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做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于是海岩离开公安系统,把手里的铁饭碗换成了金饭碗。
    那段时间,海岩白天当总裁,晚上当编剧,主业、副业都干得风生水起。
    有人能从铁饭碗换到金饭碗,也有人能摔了铁饭碗放手一搏,比如王中军。
    当年王中军退伍后,被分配到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可做了几年后他决定辞职下海,干了3年广告业务。
    期间,弟弟王中磊曾给哥哥打电话,说自己想拍电影。可王中军一句“钱从哪儿来”,就让王中磊老老实实去找工作了。
    不过弟弟的话,王中军还是往心里去了。于是在广告事业没能达到预期时,他拉着妻子一起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为日后的华谊兄弟积累原始资本。
    随后,就是王朔最高光的一年。
    八、
    1988年是“京圈”不能不提的一年。
    这一年,王朔的那四部电影集中上映,让王朔的影响力空前绝后。除了在电影圈横扫千军之外,文学圈,评论圈,都曾讨论过王朔的小说。

    zuoaoiemgmi.jpg

    zuoaoiemgmi.jpg


    有人说王朔的文字像是严肃文化的一只白蚁,有人说王朔的痞子文学是凑巧迎来了春天,也有人说是因为当时传统作家不屑写剧本,而王朔的小说全是人物对话,随便改改就是电影剧本。
    但无论怎么说,王朔是真的火了,空前绝后的火。
    随后,王朔拉着众多作家好友,联合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开始批量写电视剧本。
    为什么是写电视剧本,而不是改编成电影?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当时电影不如电视剧挣钱。
    当时中国电影主要用于歌颂革命烈士,观众们也很传统。所以,当王朔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上映后,观众一时间适应不了,纷纷投诉、抵制,票房很不稳定。
    票房不稳定,王朔等人的收入就不稳定。
    电视剧就不一样,电视剧基本上只要能播出就不会亏本。
    那谁能保证电视剧能不能播出呢?
    还真有人能。这个人就是王朔的发小、“北视”中心副主任郑晓龙。
    九、
    1989年,郑晓龙找来王朔、李晓明、郑凯龙三人吃饭。四个人坐在蓟门饭店的包间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边吃饭一边讲故事。
    几天过后,王朔定下了故事框架,李晓明、郑凯龙负责补充细节和人物,郑晓龙回到单位拉来导演鲁晓威以及尚未成熟的赵宝刚,一支简单的队伍就凑起了。
    后来,这简单的队伍拍出的电视剧叫《渴望》,成了中国电视剧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equgdpbimnd.jpg

    equgdpbimnd.jpg


    这部剧当时到底有多火?
    简单说就是万人空巷,具体一点就是:超过90%的收视率。
    很多年后,张学友的演唱会开发了一个社会功能就是抓通缉犯,被人津津乐道。但当初的《渴望》播出期间,整个社会犯罪率直接下降30%。为此,有关部门还特意给《渴望》剧组颁了个奖。
    除了这种社会奖项,《渴望》剧组当年也是在各大颁奖典礼上疯狂屠榜。但他们拿奖越多,有一个人越心酸,这个人就是赵宝刚。
    《渴望》在拍完前20集之后,剧本出了一点问题。鲁晓威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搞定剧本,就没什么精力继续执导。
    这时,已经拍过《怯懦的誓言》的赵宝刚,主动跟鲁晓威请缨说,“导演,如果你信得过我,剩下的你改剧本,我来拍。”
    赵宝刚想了一会儿,又补了一句说:“我不挂名,我不拿费用,我只要这个机会。”
    就这样,赵宝刚成了《渴望》后30集的导演。可电视剧播出大火后,赵宝刚作为“幕后英雄”,人前确实也只是个“导播”。

    aub3b2s13yi.jpg

    aub3b2s13yi.jpg


    好在《渴望》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没过多久,“北视”领导就正式把赵宝刚调到了导演组。
    从剧务到导演,赵宝刚用了6年。而另一边的冯小刚距离这个目标,还差3年。
    十、
    1991年,《渴望》热潮逐渐平息,郑晓龙打算再创辉煌,担心同类型电视剧难以超越《渴望》,就打算做个喜剧出来。
    方法没变,郑晓龙还是拉着一群编剧出来吃饭,只不过吃饭的地点从蓟门饭店变成了友谊宾馆。
    十几个编剧凑在一起天天吃吃喝喝,互相吐槽找灵感。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人拍腿而起:我们现在这副模样,不就是现成的本子吗?
    于是,郑晓龙下发任务,让每个编剧先写2集出来看看。可交上来的剧本让郑晓龙眉头紧锁,最后他毙掉了其中的15集,只留下王朔的2集。
    这就是后来的《编辑部的故事》。

    5wpt13djqvp.jpg

    5wpt13djqvp.jpg


    除了那些编剧,还有一个人私下找郑晓龙也交了2集的剧本,这个人就是当时“北视”的美工冯小刚。
    以前郑晓龙不知道冯小刚还会写剧本,看过之后觉得还真不错,于是就让他跟王朔一起写。可写着写着,剧本丢了。
    那个年代,他们没有电脑,全靠手写,几十万字的剧本丢了,重写一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苦。
    可冯小刚自幼就不是一般人,他不仅自告奋勇说自己能写,而且还真的重写了一遍。
    王朔这才放话给郑晓龙,“如果《编辑部的故事》没有小刚的名字,我也不干了。”
    经过这一遭,冯小刚从美工升级为编剧,后来看在王朔的面子上,郑晓龙又带他去美国拍了《北京人在纽约》,点亮了导演技能点。

    jprb2uouexb.jpg

    jprb2uouexb.jpg


    导演才华被开发后,冯小刚就等着亲自上手。但当时他等级不够,想拍片还得王老师点头。
    可那时,王老师很忙。
    十一、
    那几年,圈里都认王朔的本子,有的人能让其他编剧代写,但有的人只能王朔亲自来,比如叶大鹰。
    当初叶大鹰拍完《大喘气》,效果一般,又找王朔要个本子。可当时没有合适的,叶大鹰就说,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
    叶大鹰把他当年在学员班的故事讲了一遍,王朔用了8天,写了一个小说,叫《永失我爱》。可后来因为西安电影厂领导换班,叶大鹰没拍成,几年后又到了冯小刚手中。

    hup0llzvef4.jpg

    hup0llzvef4.jpg


    除了自家兄弟叶大鹰,还有后来的“国师”张艺谋,也盯着王朔。
    1992年,张艺谋给了王朔1万块钱,买下《我是你爸爸》的版权。当时张艺谋准备找姜文来演,可姜文直接给拒了。
    那时,姜文刚从王朔手里弄来《动物凶猛》的版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改剧本,根本没时间接戏。两年后,姜文电影上映,名字叫做《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片封神,获奖无数。

    cx43bcbdbvg.jpg

    cx43bcbdbvg.jpg


    姜文拒演后,《我是你爸爸》又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张艺谋就专心致志去拍《秋菊打官司》。后来,《我是你爸爸》转了一圈,又落到冯小刚手中,不过那次是他演、王朔导。
    还是这一年,英若诚的公子英达留学回来后,一直想把国外的情景剧弄回中国来。于是他找到王朔,让他帮忙攒个剧本。
    王朔不知是真的心里没底,还是身体已经被掏空,又给他介绍了另一个人,叫梁左。
    梁左的故事很少有人讲,但这人真是个人才。
    十二、
    梁左出身名家,最开始是写小说的,后来多少可能有点时运不济,就改行去给姜昆写相声。但凡是那些年还能叫上名字的相声和小品,多多少少都跟他沾点关系。
    像姜昆的《虎口脱险》《特大新闻》《电梯奇遇》,还有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等,都是他的作品。

    5mra2ffnr2w.jpg

    5mra2ffnr2w.jpg


    梁左加入编剧后,英达和弟弟英壮就开始撂挑子了。说好三人一起去北京西山闭关,可英氏兄弟不是握笔沉思,就是倒头大睡。仗着梁左脑子有东西,凭借一己之力还是攒出一套本子。
    后来英达去拉投资,又找到王朔让他给起个名。王朔听完故事后,起名叫《我爱我家》。英达一听就皱眉,说这是病句吧!

    e0zha34ycrx.jpg

    e0zha34ycrx.jpg


    王朔喝了一口酒说,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后来的《我爱我家》火得一塌糊涂,梁左却英年早逝,2001年因心梗去世,年仅44岁。如果梁左一直活到现在,姜昆的主流相声也不至于混成这样……
    《我爱我家》之后,王朔他们又写了一个《海马歌舞厅》,但《海马歌舞厅》的收益和口碑都一般,完事后“海马影视”也就解散了。


    马未都彻底离开文学圈去干了收藏,海岩距离真正扬名立万还差一个赵宝刚,王朔脑子被掏空后没事就往北电女生宿舍跑,就剩叶大鹰还憋着一口气,想要弄出个大动静来。
    十三、
    1993年,叶大鹰还是准备拍点自己熟悉的,带人去南京的歌舞团挑演员。当时刚刚18岁的梅婷亭亭玉立,一眼就被叶大鹰相中,成了《血色童心》的女主角。


    《血色童心》播出后,梅婷小火了一把,于是有大把片约送到梅婷所在的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
    可当时部队有明文规定,不许现役军人外出接戏。梅婷在权衡一阵后,决定退役专心拍戏,于199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和章子怡、袁泉、刘烨等成为同学。
    梅婷在中戏念书的时候,叶大鹰拍了一部极具历史意义的电影《红樱桃》。这部《红樱桃》让他名利双收,彻底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可这部电影因为拍得太狠,很少有人知道。
    后来梅婷因为要拍《北方故事》从中戏退学。虽然那部戏没闹出什么动静,但那年梅婷还是出现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那年,梅婷与陈佩斯、朱时茂表演了一个小品《大变活人》,效果很好,梅婷笑得很开心。坐在春晚最前排的叶大鹰,估计笑得更开心。


    当叶大鹰为博红颜一笑不惜血本的时候,“二王”兄弟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1994年,华谊兄弟公司成立。
    原本成立华谊兄弟的是王中军、王中方、王中磊三兄弟,但后来王中方不幸车祸去世,只剩下“二王”兄弟。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二王”兄弟在创业之初遇见过各种艰难险阻,虽然大院子弟自带的人脉关系助力不少,但距离他们接下各种大单,混得风生水起,还有一段时间。
    创业的艰难,“二王”兄弟是预料过的。但走向导演的路,居然会这么难,是冯小刚没预料到的。
    十四、
    1994年,36岁的冯小刚跟36岁的王朔,成立了“好梦公司”,冯小刚以为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王朔却不仅语出惊人,就连开业典礼都与别人不一样。
    开业当天,王朔准备了个纸箱子。来宾还以为王朔到底还是没能免于这些俗套,可抽了几张发现,这他妈都是办公家具的发票!


    就当众人一脸懵逼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们看到站在一边的王朔一脸坏笑。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恭喜发财”不能随便说,是得掏真金白银的。
    其中“诚意最大”的是一个抽中王朔大班台的老哥,第二天,他派人送来一张4000元的支票,就再没了联系。
    公司开起来之后,王朔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除了那种搞关系的酒局之外,其余时间大都在北电的女生宿舍跑来跑去。
    冯小刚当导演拍了几部电影,但反响平平。幸好之前在拍《大撒把》的时候,跟徐帆走在了一起,即便郁闷回家也有人安慰。
    但得说一句的是,那时冯小刚和原配张娣还没离婚,他和徐帆的事一直都不在阳光之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冯小刚和王朔都婚内出轨遭了报应,不久之后,风向急转。
    那时,《上海文学》刊登了一篇《旷野上的废墟一一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意指王朔和张艺谋的作品代表着当代人精神的萎缩。
    说简单点,这就是批判王朔浪潮的开始。
    但当时王朔和冯小刚都没当回事,毕竟没人骂王朔才是不正常的。
    可没过多久,就真的出了事。
    这一年,王朔在西苑饭店跟“衣锦还乡”的战友周大伟吃饭时,冯小刚神色匆匆地赶来。
    当时王朔还不知道冯小刚带来的是什么消息,但有粉丝认出了他俩,纷纷簇拥上来又是要签名、又是要合照。两人开心地签完名、拍完照之后,冯小刚一句话就让气氛冷了下来。
    “有消息说,今后媒体不能报道有关你的新闻。”
    后来,好梦公司的《月亮背后》《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等电影,也接连被封杀。
    其中,《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更是开机不到十天,就被电影局以“错误的价值导向、丑恶的审美趣味”为由叫停。
    当时王朔和冯小刚忙前忙后找了不少人,帮忙疏通关系,但毫无起色。最后找到北影厂某位领导办公室,领导对冯小刚说,无论如何,你们要先停下来。
    回到好梦公司的冯小刚接到剧组电话,问他布景到底拆不拆。冯小刚咬咬牙,拆。
    那天晚上,冯小刚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头发一块一块往下掉。有人说,这是因为压力过大,俗称“鬼剃头”。
    后来王朔决定远走美国避避风头,临行前,他有两件事要嘱咐。
    一件事是跟冯小刚说,想要活,就得自己单干。另一件事是答应让徐静蕾成腕儿,这事不能食言。
    徐静蕾这事,冯小刚肯定是干不成了,但王朔走了,朋友还在。
    十五、
    1997年,郑晓龙准备把海岩的小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改拍成电视剧,赵宝刚听说之后,在友谊宾馆楼下等了两个小时,就想要个机会。
    郑晓龙本就不是小气的人,就把机会给了他。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炮而红,捧红了徐静蕾,也捧红了海岩和赵宝刚。


    赵宝刚言情手法自成一派,海岩的警匪剧细节入木三分,于是两人的合作起了一些化学反应,成就了后来的“海岩三部曲”
    就在赵宝刚已经准备走向人生巅峰时,冯小刚的脑袋就像长了一头的黑白钢琴键,一块有头发一块没头发,“毫无头绪”。
    好在王朔走了没多久,冯小刚又遇见了另一个贵人。
    春节过后,北影厂的领导找到冯小刚,问他喜剧能不能拍?
    冯小刚赶忙接话,能拍是能拍,但拍什么能通过呢?
    后来冯小刚拿着指导意见,把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改得面目全非,就连名字都改过几遍,最后才决定叫《甲方乙方》。
    为了这部戏能火,冯小刚下了血本。不仅导演报酬一分不要,只要票房分成,还在电影片头就搞了一个大场面:坦克群。
    那些坦克都是真的,是冯小刚求叶京给弄来的。叶京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饰演一个好日子过够了的大老板,尤老板。


    戏拍完后就是送审,为了能平安过审,冯小刚甚至在编剧栏里连王朔的名字都没写。
    虽然这事冯小刚提前给王朔打过电话,但搁谁心里也会有点不痛快。
    从那时开始,王朔与冯小刚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据说后来冯小刚去给王朔送5万块钱稿费,王朔连看都没看就从窗户扔了出去。
    当时,《甲方乙方》的样片出来后,冯小刚心里没底,就组织一次看片会。结果放出的影片音画不同步,冯小刚就哭了,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完了,好在当时新影联院线的高军懂技术,找来懂得双机放映的师傅帮忙,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影片放完后,所有影院经理起立鼓掌。冯小刚这才破涕为笑,又露出了他那怪石嶙峋的大牙。
    《甲方乙方》上映后,票房卖了3000万,拿下了当年票房冠军。


    苦了多少年的冯小刚,终于凭借贺岁电影咸鱼翻身。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苦尽甘来,将会遇见一连串的好事。
    十六、
    1998年,华谊兄弟攒够了原始资本,准备干点别的。
    听说当时最赚钱的是投资电视剧,就通过朋友介绍,联系上了正在拍情景喜剧《心理诊所》的英达。
    华谊在广告业浸染多年,想出用版权换广告时段的办法,赚到了第一桶金。眼见影视圈的钱这么好挣,华谊一下投了三个项目。
    一部是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票房惨淡。一部是姜文的《鬼子来了》,直接被禁。好在还有最后一部,就是冯小刚的《没完没了》。


    《没完没了》光是广告收入就让华谊挣了1500万。赚得盆满钵满的华谊兄弟邀请冯小刚加入,开价一年400万。
    当时冯小刚还去问了问领导,这到底合不合适。见领导没拦着,冯小刚这才乐呵呵地投入了“二王”兄弟的怀抱。
    冯小刚加入华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代表着王朔那一批大院子弟,对于电影圈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冯小刚则成了“京圈”新一代的新贵。
    这虽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冯小刚的所作所为,还是让一个人感到十分不满,这个人就是叶京。
    王朔、叶京那批人,出身大院,性格随性,心里只有那句话:“人,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躺着活。”
    虽然叶京也知道,《甲方乙方》删掉王朔的名字是无可奈何,但他还是看不惯冯小刚的样子,心里憋了一口气。
    大院子弟,向来有气必出。
    这一年,叶大鹰不知怎么搞到了张国荣的合约,让他和梅婷演了一部电影,叫做《红色恋人》。


    这部电影拿下了2500万的票房,口碑也很不错。但在此之后,叶大鹰就很少再能弄出什么大动静,梅婷也逐渐开始个人发展,两年后出演了那部童年噩梦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说到底还是上面那句话,时代已经变了。
    十七、
    2000年,华谊在签下冯小刚之后,又签下了王京花。有着“圈内第一经纪人”之称的王京花,带着一大批艺人加入华谊,让华谊的实力瞬间上了个大台阶。
    有了冯小刚和王京花的助力,华谊开足马力,准备一飞冲天。就在华谊一路披荆斩棘的时候,另一边海岩和赵宝刚的合作却出现了裂痕。
    从当初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再到后来火得一塌糊涂的《永不瞑目》,海岩和赵宝刚的合作一直是相互成就。
    可后来,赵宝刚离开“北视”,和妻子丁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鑫宝源”,执导了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


    《像雾像雨又像风》的编剧栏没有海岩的名字,但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口碑,都不输海岩剧。赵宝刚心中难免会想:到底是我成就了海岩,还是海岩成就了我?
    后来《玉观音》筹备期间,赵宝刚提出要加钱,但被海岩拒绝。说准确一点是被海岩背后的“海润公司”拒绝。
    于是,已经板上钉钉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就成了两人合作的最后一部剧。


    后来,赵宝刚和海岩虽然还闹过“决裂大戏”,但最终还是握手言和,各奔前程。毕竟圈子就那么大,以后难免要相见。
    就在海岩剧逐渐落幕的时候,冯小刚终于迎来了人生巅峰。
    加入华谊的那几年,冯小刚风光无限。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个人影响力,冯小刚都一枝独秀,没有对手。以至于他也公开表示自己“独孤求败”,还当着记者的面直接开骂,“我他妈想抽你!”


    曾几何时,王朔也曾对叶京说,“中国电影,哥们儿平趟。”那时的冯小刚比起当初的王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冯小刚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拍那部《手机》,或者不应该那么拍《手机》。


    《手机》那部电影,于情于理都是冯小刚坑了小崔,不仅剜了人家的肉,还往伤口上撒孜然椒盐辣椒面,这就怪不得小崔后来掀桌子……
    不过小崔动手终究是后来的事,就在冯小刚还享受着“贺岁片之父”的虚名时,有人居然往他头上扣了个“屎盆子”……
    十八、
    这就是叶京拍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叶京是一个比王朔还混不吝的主,但1995年春节父亲的死让这个“混世魔王”一夜长大。
    叶京父亲病重住院时,曾拉着叶京的手对他说,“小京啊,现在冬天外面冷,开摩托车一定要小心,把大衣围脖赶紧系紧了,别着凉。”
    这是叶京父亲第一次在言语上关心叶京,可叶京没想到这就是父亲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父亲去世后,叶京幡然醒悟,觉得自己不能这么继续混下去,于是他写下了《梦开始的地方》剧本的第一个字,真正走上了编剧、导演之路。
    《梦开始的地方》是为了纪念父亲,《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则是为了纪念青春。


    关于大院子弟生活的电视剧,如果说最广为人知的,可能是滕文骥执导的《血色浪漫》。但如果说还原度最高的,一定是叶京执导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甚至,《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因为糙话和影射的真实故事过多,播出时从52集砍成了30集……
    而恰恰是因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导致冯小刚这辈子都没能摘掉“冯裤子”这个外号。
    剧里的“冯裤子”胆小爱哭,但能言善道,最后拍电影还出了名,成了大导演。
    光是这个经历,就很容易让人想到冯小刚。最可气的是,叶京不知从哪儿找来个演员叫佟磊,跟冯小刚外形神似。


    于是“冯裤子”这个外号,冯小刚不仅要硬着头皮接下来,还得举着大拇哥给叶京点赞,说他拍出了当初我们的故事。
    后来有记者采访叶京,叶京也不否认,直说自己和王朔顶看不上冯小刚这号人物。但没想到几年后,王朔又和冯小刚混到一块去了。
    那个时候,叶京也已经释然了。就像他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说,“一段自以为是又狼狈不堪的青春,已经过去了。”
    十九、
    其实“京圈”的故事主要就是大院子弟的故事,基本上到这就结束了。后来虽然还有事情发生,但已经是另一段故事了,其中有一些万小刀也曾写过。
    比如,冯小刚和小崔撕逼,结果把整个娱乐圈拉下水。比如,赵宝刚赢在《奋斗》,输在了《青春斗》。再比如,海岩因为“代笔门”身心疲惫,去收藏黄花梨家具。
    为什么总有人怀念那段故事,万小刀觉得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京圈”有人味儿。
    那个时候的人,虽然也想挣钱,但都是想着“站着把钱挣了”。可后来,当大量资本进入娱乐圈之后,人人就只信钱不信人情了。
    后来的娱乐圈只剩钱味儿,已经没什么人味儿了。
    于是人们才开始怀念起当初那段江湖故事,那段“京圈”往事。
    可江湖说到底是人的江湖,如果人变了,江湖也就变了。
    参考资料:
    1.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
    2.搜狐娱乐:郑晓龙:冯小刚年轻时差点爱上我老婆
    3.人物:叶京的传奇
    4.南方周末:王朔说说说
    5.中国企业家:冯小刚+华谊:中国商业片之王
    6.桥下有人:与王朔有关的日子
    7.往事叉烧:京圈老炮们的青春往事
    8.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京圈文化了?
    本文作者:万小刀,首发万小刀公众号,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9

    帖子39

    积分17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