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急躁、磨蹭、叛逆:中国父母正在亲手制造一个个的“问题”孩子

    [复制链接]

    2022-1-5 18:03:55 17 0

    导语因为开心爸爸是育儿领域创作者的关系,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各种微信群中,都能看到或者接触到很多的“问题孩子”。

    jcnpnqti0uy.jpg

    jcnpnqti0uy.jpg

    小一些的“问题孩子”,大都是没耐心,不听话,爱大哭大闹,磨磨蹭蹭等;而大一些的“问题孩子”,表现更多的是在学习上,比如不爱学习,上课什么都做就是不听课,学习成绩差,自己不好好写作业,拖延,甚至是偷钱,叛逆,厌学,离家出走等。
    他们的身上有着太多的问题表现,而这些表现往往是学校以及爸爸妈妈所不能接受的。所以,这些问题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就有着不断的冲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都会有着一次又一次激烈的冲突。
    结果呢?
    爸爸妈妈占了上风,孩子只能是不甘心不情愿的认输,并且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磨磨蹭蹭的消极怠工,时间财力浪费了不少,但收获却只有一点点;孩子占了上风的话,爸爸妈妈没办法只能是无可奈何地迁就孩子,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看着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at0jlfacqoq.jpg

    at0jlfacqoq.jpg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于孩子以及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这都是一场注定会双输的战争。爸爸妈妈失去了教育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机会。而孩子呢,则是为了一时的痛快,失去了自己的未来。
    “问题孩子”的那些问题其实说起来,在爸爸妈妈眼中,所谓“问题孩子”身上的那些问题,无外乎这几个方面的表现:
    在生活中,比较随心所欲,没有什么规则以及时间意识;比较个人化,干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为中心;想要的东西马上就要得到,要不就会满地打滚大哭大闹;自理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在家里面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动手做;脾气比较暴躁,说上几句话就会发火就会生气......
    在学习中,没有自觉性,爸爸妈妈就算是在旁边看着,也是不急不慢地磨洋工;没有专注力,一个问题说几遍也是漫不经心的附和,再问一遍的话,大概率还是不会;没有忧患意识,考试成绩再低也激不起他们的好胜心;结交了一些“坏孩子”,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的事情上......

    b2lo0uhphdd.jpg

    b2lo0uhphdd.jpg

    是不是您的孩子也有过上面所谓的“问题”呢,是不是您也为孩子的“问题”表现着急无措,想要解决却无从下手呢?这其实还算好的。
    之前开心爸爸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孩子妈妈的自述。
    这个孩子五年级了,年纪不大却有着极为强烈的厌学情绪,在学校几乎是不听课,上课不是瘫在椅子上,就是趴在桌子上,不管老师怎么提醒都无动于衷。回家后呢,也是一样,作业根本就不做,就算是爸爸妈妈陪在一边,也是我行我素。一说起学习,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很激动,激动的和爸爸妈妈吵闹,激动的扔书扔铅笔盒,甚至最近还动不动就把离家出走挂在嘴边。
    看着孩子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以及吵闹到已经是狰狞的脸庞,他妈妈真的已经是山穷水尽无能为力了。
    那么“问题孩子”都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上面那个五年级的孩子,他的现在都有迹可循。

    ucdfvdig3yy.jpg

    ucdfvdig3yy.jpg

    比如老人的宠溺,让他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比如爸爸妈妈的缺席,没能够给这个孩子正确的引导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下面的几个方面,同时这也正是很多“问题孩子”的真实成因。
    你不懂得倾听,孩子就会变得沉默
    其实在孩子教育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倾听远比教育要重要得多。
    开心爸爸经常会听到爸爸妈妈们吐槽,自己孩子看上去还算听话,就是不喜欢和自己说话,不管是学校的事情还是生活的事情,一概不说。自己着急地想和孩子说说话,但每次都是话不到两句就停了,有的时候甚至会被孩子说“你太烦了”!
    要知道,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像个话痨一样,围着爸爸妈妈不停口啊!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变得沉默了,变得再也不想和爸爸妈妈说话了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在爸爸妈妈一次次不懂得倾听的时候。

    d0bhgbxjhus.jpg

    d0bhgbxjhus.jpg

    孩子回家后,“妈妈,我和朋友今天玩了个游戏......”“什么朋友,男的女的,学习好不好,有没有弄脏衣服,洗手了没......”
    孩子想说学校的事情的时候,“爸爸,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可好笑了!”“早就告诉过你,上课认真听课,你看看你,注意力都到哪里去了?怪不得每次都不及格,再不好好听课,看我不收拾你!”
    孩子想得到安慰的时候,“妈妈,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太好......”“我就不知道了,你们现在吃喝不愁,啥也不用管一门心思学习就考这点分数,早知道就不辛苦赚钱供你上学了......”
    每次,当孩子需要帮助,或者需要倾听的时候,当他们满怀希望和爸爸妈妈说的时候,得到了什么?

    cslcxdxbs1f.jpg

    cslcxdxbs1f.jpg

    爸爸妈妈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情绪,不关心他们的想法,只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认真写作业,甚至还对他们的问题大加嘲讽等等。时间一长,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信任和依赖就开始逐渐变少,他们开始变得不喜欢和爸爸妈妈说话,反正说了和没说一样,有的时候说了还会招来批评,何苦呢?
    你不懂得控制情绪,孩子就会变得叛逆
    爸爸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有的时候甚至会把孩子变成“问题孩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负面情绪,爸爸妈妈一言不合就吵架的环境中,他们就会变得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他们希望在家中生活却又想远离这个家,他们渴望关注,却又害怕带了情绪的关注;
    而如果说爸爸妈妈的情绪对孩子发泄的话,后果会更加严重一些。孩子一方面会变得自卑,不敢表达自己,不敢去爱别人;另外一方面就会有样学样,用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方式,对待自己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syo40c1dpli.jpg

    syo40c1dpli.jpg

    说实话,我们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叛逆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家庭的影响存在,要不是爸爸妈妈完全对他们不闻不问,要不就是爸爸妈妈情绪暴躁一直都这样对待着他们。
    所以,当您吐槽孩子叛逆的时候,不妨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并没有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并没有让孩子在家庭中找到足够的安全感。
    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后,开心爸爸想说的是榜样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为人处世,对待难题的态度,对待挑战的心态等,都是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的。著名的斯托夫人与她女儿维尼夫雷特的故事,说的就是一个榜样的故事。
    妈妈在那里奋笔疾书,女儿呢,把妈妈的书稿洒了一地。
    妈妈抬头看了一眼孩子,自己俯下身子把书稿捡了起来,并且收拾好。结果女儿又随手把书稿推倒了地上,洒了一地。妈妈呢,还是默默地停下了笔,俯下身子把书稿收拾了起来,并且整理好。孩子第三次又把书稿推到了地上,妈妈再次收拾整齐。结果第四次的时候,刚把书稿洒到了地上,孩子就自己蹲下去收拾了起来......

    zrfmkygksh1.jpg

    zrfmkygksh1.jpg

    小事情是这样,大事情更是这样。
    孩子虽然有时候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但他们却很会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天赋。当爸爸妈妈有着优秀的品格,善良的行为时,孩子从小就会耳濡目染,就会认为人就是应该这样做事情。
    这样的教育,岂不是节约时间精力,效果也很好呢。
    最后开心爸爸觉得,对爸爸妈妈们来说,想做到上面的几件事情,其实很简单。
    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给予孩子正确的回应,孩子就会乐意和我们说话;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多告诉自己要控制情绪,就能够给孩子一个相对较好的态度,也能给孩子一个不错的成长环境;最后,谨慎自己的言行,不管是大事上还是小事上,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能够正确地成长。

    zjefislgauh.jpg

    zjefislgauh.jpg

    而如果爸爸妈妈们都做到了,又何尝担心孩子会变“问题孩子”?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7

    帖子44

    积分20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