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关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公示内容,认定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等55家旅游休闲街区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其中临夏八坊十三巷上榜,成为甘肃唯一上榜街区。
puctnuss131.jpg
dxj2wyo0gi2.jpg
东有温州,西有河州,
古时候的临夏称为河州,
它是黄河的上游,
大禹治水的源头,
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
河州城,
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
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青藏
以及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历史上,
丝绸之路、唐蕃古道、
甘川古道在这里交错伸展,
构成发达的交通商贸网络。
而如今的临夏,
居住着包括回、汉、东乡等十多个民族,
可谓是各种民族风情和
民俗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这其中不得不说临夏的八坊十三巷。
它如同临夏人们所喜爱的花儿,
成为临夏的一张崭新名片。
2s4toui3awa.jpg
0ium3ubm125.jpg
早在秦汉时期,
中央政权就在河州设县、置州、建郡,
有“河湟雄镇”之称。
“河州八坊”是历史上对河州城外南关一带
回族聚居区的泛称。
一千多年前,
泱泱大唐以其高度的文明和开放的博大胸襟,
吸引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人
及宗教人士不远万里
来到河州一带经商、传教,
一些人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
历经宋、元、明、清、民国,
回族聚落人口越来越多,
人们逐步修建清真寺、设立教坊,
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
穆斯林聚居区——八坊。
kgt2grkvyca.jpg
m5khbkbboqa.jpg
多年来,
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集市贸易中
建立了和睦友好的传统友谊,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
相互认识、相互学习、彼此尊重,
奠定了民族团结的牢实根基。
正是先民们用理解消除了分歧,
才能在悠悠岁月长河中,
为这里的子孙们留下一片
文化气息厚重的古街民居建筑群。
各式清真寺、民居院落
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于其中,
庄严肃穆,秀丽壮观,
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实用性。
虽历经千年沧桑,
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恢宏气势和古朴风貌,
形成了八坊乃至河州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也成了历史留给临夏人民的一份宝贵的人文遗产。
skb5a1vzivv.jpg
王永进 摄
lxvz2ldn3f0.jpg
王永进 摄
从2013年开始,
临夏就着手于八坊十三巷的打造,
对原有的瓦房区进行修葺,
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同时,
本着“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观”的方针
对它进行保护性开发。
让这片瓦房区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焕发其活力。
既保护了民族民俗文化,
又开发其旅游资源来带动更多的游客,
更加提升了街道的品味,
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居民们的经济收入。
aq01oepbkjm.jpg
王永进 摄
如今,走进八坊十三巷内,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砖雕、
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古式建筑、
一件件记录历史的古玩藏品、
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
真切记录着“城中村”变身
甘肃文旅新地标的美丽嬗变。
轻奢馆、美妆馆、咖啡馆
与原汁原味的居民生活、市井风情和谐相融。
文创、艺术、商业等新型业态,
在满足游客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同时,
为八坊十三巷增添了几多鲜活与惬意。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
这里随处可见多姿多彩的灯光秀,
这些利用现代光影科技,
并融合河州特色牡丹文化的夜游产品,
赋予了八坊十三巷更多历史感
与未来感相融合的想象空间。
ajyfm5njb1l.jpg
王永进 摄
rpdiuhxazkt.jpg
王永进 摄
河,因城而美丽;
城,因河而生动。
步行在夜晚临夏的八坊十三巷,
市民、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走出户外,散步河边,
融入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让临夏市多了一道温馨的市井风景,
也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河州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窗口,
生动诠释着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河州城,
展现着这座魅力城市的活力,
让光影下的景区更接地气,愈发丰富!
文字丨微游甘肃编辑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