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被遗忘的中国摄影大师,一生获奖无数,却只在近年才被国人熟知

[复制链接]

2022-1-13 06:47:10 75 0

点击“摄影吧photo”关注我,加★星标★
从25岁起,他的作品就获奖无数, 一生获得280多 个国际摄影大奖
自27至31岁期间, 连续赢得八届美国摄影学会 举办的「世界摄影十杰」 被多次提名为「世界顶级摄影师」 以及「亚洲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他的作品常被「纽约时代杂志」 BBC等世界知名媒体使用


▲ 靠近阴影Approaching shadow 1954,23岁


▲ 图案 Pattern 1956,25岁


▲ 私人的 Private 1960


▲ W 1959
他就是中国街拍泰斗级摄影大师「东方的布列松」何藩 Fan Ho






何藩,1931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随家人移居香港。1941年战争爆发时,何藩父母在澳门滞留数年,而他则由一名家仆照顾。


▲ 三角形的 Triangular 1962


▲ 征兆 The Omen 1964








18岁时,他就开始有意识的记录当时的香港。也许是对新移居城市的好奇;也许是内心表达的冲动,何藩和他的相机,行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何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父亲留在家里的布朗尼(Brownie) 相机拍照,后来14岁时父亲给了他一台禄莱(Rolleiflex) 双反相机;从此,他与光影对话的一生就此打开。
















他的照片记录了香港这座城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样难得一见的图景:小巷,贫民窟,石板路,市场和无数街道组成的人文景观。在他的镜头中,充满了对街头小贩,底层人民生活的迷恋:






而正是何藩,他别样的艺术直觉,留下了香港在1950-1960年前后最为珍贵的城市影像。而他创作的高峰,就在自己25岁后的十年间。














何藩拍照的时间,几乎都在很早的清晨,和日落光线倾斜的傍晚,所以会有明显的阴影和高反差的对比度。




照片中经常使用的元素,有阴影,雾气,建筑背景和出神入化的侧逆光,还有他被称为「东方布列松」的「决定性的时刻」。




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只是想表达我自己,我需要情感上的冲动才能拍出有意义的作品,而当我的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时,那是一种金钱所买不到的满足








直到1995年退休,为了家人的名誉和更好的生活,他们全家移居美国。但他说:「对于摄影,我却一直从未妥协过 」。








2014年的冬天,何藩返港举办个展和新书签售,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故土。虽然在国际拿奖无数,可在中国,他艺术家的身份,是近两年才被大众熟知的。
2014年的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也是他作品的第一次正式亮相。而此时,他已经83岁了。






2016年6月19日,何藩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美国病逝,享年84岁。他走的很安详,也很满足。


友人回忆到:「他的性格永远温温吞吞,不急不躁;像是永远在等一些时刻,等待被那一瞬间的敲击」。
曾说:「在我的记忆里,一直都对香港有深刻的怀念」。
对很多人来说,香港拥挤、繁忙、混乱,但对何而言,他能够将他发现的东西转化为美。


End


二维码扫描
在摄影的海洋相遇,一种缘分便发生了
看到喜欢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
岁月易逝,影像永恒
将摄影进行到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3

帖子39

积分173

图文推荐

  •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

  • 全科医生正告花粉症时节正在好转

    全国各地的全科医生正告春季的开端标记着花粉症时

  •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

  •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承受暂时加薪3%的前提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投票承受政府提出的暂时加薪3%以

  • 新纳粹份子如何利用“普通父母”的掩护在反

    星期天,新纳粹份子在反移民集会开端前大约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