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抗原检测市场启动,新冠特效药引入新版诊疗计划,一系列政策新动向使得国内新冠疫情防治相关产业获得市场高度关注。
究竟哪些产业链环节能够真正受益?未来市场空间又有多少?细分赛道的持续活跃,是否意味着当前医药板块整体已开始具备估值优势?3月17日,泰信医疗服务混合基金经理陈颖接受第一财经专访,就医药板块当前的一些热点进行交流。
第一财经:你如何看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前景?
陈颖:在海外,由于不具备进行大范围核酸检测的条件,因此居民使用抗原检测进行自测的需求更强烈。相比之下,国内抗原试剂盒的需求可能更多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只有当新冠疫情发生比较密集的情况下,居民采购试剂盒的意愿才会出现显著提升。当然在诸如会展、机场、银行、物流等特殊场景中,仍会积极去推动新冠抗原检测的使用。
在完全自愿采购的保守条件下估算,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国内市场规模约在100亿元左右;中性条件下,预计月均使用量将达到7亿人份,市场空间将达到600亿元左右;如果按照核酸检测完全退出的乐观情况来预计,则这一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
第一财经:越来越多厂商介入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领域,企业凭借何种优势才能脱颖而出?
陈颖:由于此前长期向海外出口,目前国内抗原试剂盒总体产能已经比较可观,基本可以达到每月30亿-40亿人份的水平,而体外诊断行业扩产的壁垒也相对较低,因此产能和产量并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产品性能、使用的便利性,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以及在药店、医院等渠道铺设能力较强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第一财经: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背景下,新冠特效药需求前景如何?
陈颖:目前来看,新冠特效药领域最受关注的是小分子药物,口服的便利性是其他药剂难以比拟的,将成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最关键的环节。
辉瑞2022年预计产量仅有1.2亿个疗程,但带来收入规模有望达到220亿美元,而这一产量远远无法覆盖全球需求。目前,辉瑞已与MPP组织达成协议,允许其他仿制药生产商进行免费仿制生产,目前35家获批公司名单已出炉,未来将在更多中低收入国家中进行Paxlovid的生产及销售,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第一财经:如何看待国产新冠特效药的研发和市场前景?
陈颖: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新冠疫情防控压力远超其他国家,实现新冠药物自主可控对我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已有十数款新冠小分子药物正在研发过程中,其中君实生物的VV116研发进度最快,受关注程度也最高。虽然其疗效仍无法与辉瑞的Paxlovid相比,但鉴于目前国内外新冠特效药的巨大需求缺口,其市场前景依然良好。还有一些在研的国产小分子新冠药物是基于辉瑞Paxlovid的技术路径,如果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被证明有明确疗效,也可能通过快速审批途径加快研发和上市进度。
第一财经:新冠特效药的研发将给国内哪些细分产业带来积极影响?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哪一类企业?
陈颖:目前来看,随着辉瑞、默沙东等一些大厂的新冠特效药在2022年陆续上市,对于原料药、中间体需求一定会出现非常大的增长。在整个产业链中,原料药、制剂环节的价值量最大,因此国内一些明确已进入相关产业链的原料药供应商将最为受益,并很快会在业绩中有所体现。
国产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目前也受到高度关注,产品率先上市的企业或将复制新冠疫苗产业在2021年的表现。
第一财经:国内创新药行业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陈颖: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仍处于中早期,刚刚从me-too进入me-better阶段。在相关政策尤其是近期CDE发文的引导下,越来越多企业逐步放弃了对热门靶点药物的简单仿创,一些原创性和临床价值较高的药物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能力显著提升。传奇生物CAR-T 产品近期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款在美上市的国产CAR-T产品,即是我国创新药研发在海外市场的一次重要突破。未来随着国内创新药行业整体科研实力的持续进步,我国将逐步进入拥有原创性靶点的阶段。
第一财经:国内CXO行业发展潜力如何?哪一类企业更具有成长性?
陈颖: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订单情况来看,国内CXO行业目前整体需求依然强劲,一方面是国内创新药投资热情依然高涨,另一方面,来自于海外的外包需求也在快速增加,行业整体依然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国内CXO产业面向全球,不仅是成本优势,在项目的组织管理、快速反应方面的能力完全优于海外同类型企业。未来一些在产能、服务团队全球化布局领先,技术实力突出,以及涉足高端制剂等前沿赛道的企业成长性和空间更为确定。
第一财经:半年多来医药板块大幅回调,未来是否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哪些细分赛道目前性价比突出?
陈颖:公募基金的高仓位、医药公司的高估值以及集采等政策风险共同造成了半年多来医药板块的持续下行,目前这些风险已充分释放,尤其是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已经下降至近三年的新低,达到10%左右。估值方面,目前医药板块整体市盈率已处于低点,诸如创新药、CDMO、医疗器械、中药等仍具有成长性的细分行业,开始具备估值优势,可以关注一些PEG在1左右的成长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