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世界睡眠日丨 年轻人为何熬夜?持续一周睡眠不足6小时,身体会发生什么改变?

    [复制链接]

    2022-3-22 06:04:35 19 0

    这届年轻人睡眠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徐茂楠 李雯含 北京报道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睡眠产业峰会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企业会员大会发布了《2022睡眠全景白皮书》。“在我国不同年龄段睡眠时长分布上,整体水平在6小时40分钟左右,呈现轻微正态分布,其中19-25岁年龄段平均睡眠时长最长为6小时46分钟,但这与2020年轻群体睡眠时长7小时相比明显萎缩,且与全球平均值变化趋势相反,睡眠时长缩短变化趋势应该值得警惕。”蜗牛睡眠CEO高嵩分析称。
    据了解,该白皮书以蜗牛睡眠平台大数据、大自然床垫用户调研为基础,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对2021年全年超过1240万蜗牛睡眠用户生成的共计7054万份有效睡眠报告进行分析,实现对国人睡眠状况的全景式扫描。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熬夜”“失眠”等睡眠问题频繁被人们提起,睡眠不足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问题受到人们关注。熬夜、睡眠不足等情况成为当代青年的常态,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加班”、“看剧”、“网抑云”各种因素加在一起,使人们睡眠时间愈发下降。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建议大家应该在10点到11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2点,睡眠时间最好能维持在7到8个小时。专家介绍,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长期睡眠不足,甚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这届年轻人不好好睡觉
    根据艾瑞咨询2022年推出的《国民深睡运动白皮书》,国人平均睡不够7小时,睡眠质量在下降。而“睡得非常好”的国人不到两成,根据用户反馈睡眠问题排行前三名的分别是深睡时间太短,入睡困难和习惯性熬夜晚睡。
    在习惯性熬夜晚睡方面,00后和90后是主力军,“熬夜”也是年轻人圈子里的“流行病”。在微博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嘲“睡渣”。“失眠”话题阅读量超4.7亿、“熬夜”超2.7亿,不论是没有足够的“睡眠能力”,还是没给自己足够的“睡眠机会”,这些貌似是年轻人群体中的“流行病”。
    《2022睡眠全景白皮书》也指出,19-25岁人群的平均入睡时间为00:40,同时所需的入睡时长更长。从睡前阶段及入睡情况来看,超半数人在晚间11点到凌晨1点前入睡,另外36.4%的人在凌晨1点后才入睡,入睡时间晚、耗时长、难以进入深睡眠的现象相对较为普遍。
    “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流行于年轻圈层,年轻人出于什么原因习惯性熬夜呢?
    “没错,是我咎由自取的想快乐”,“熬夜不是出于苦工,而是为了自由的滋味”……
    以上是一些年轻人熬夜的理由。23岁的小游称,白天都被工作学习占据了生活,只有夜晚的时间才属于自己。由于白天太累和不自由,选择“报复性”熬夜,熬夜似乎是一种主动选择。不想睡而选择“主动熬夜”的人群中,00后占比60%。熬夜是年轻人缓解疲惫,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又有90后工作党表示,熬夜是一种被动选择,日常作息不规律,工作需要轮班倒也导致了熬夜成必须,“熬最晚的夜,赶最急的deadline”流行于90后加班党中。
    在睡眠质量方面,年轻人也并不理想。
    睡眠质量即睡眠报告得分状况,据白皮书显示,其中80分以上人群占比仅为25.4%,51.4%用户睡眠质量一般,伴有轻微睡眠问题,23.2%的用户睡眠质量不达标,存在睡眠问题。从年龄角度来看,19-25岁年轻群体睡眠质量相对好于其他年龄段,但80分以上占比也仅为29%。
    另据了解,在睡眠状况中,打鼾、呼吸暂停成为困扰人们睡眠的普遍问题,男性中打鼾占比高达45.2%,远超女性群体,打鼾人群平均每晚打鼾次数超千次,平均打鼾时长达74分钟,占平均睡眠时长18%以上,在鼾声中呼吸暂停出现的比例超过10%。
    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的全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血中氧气减少,长此以往会影响记忆力。呼吸暂停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
    在睡眠质量堪忧的大群体中,一部分是自己不想睡或睡不着,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外界环境干扰而难以入睡。据《国民深睡运动白皮书》显示,卧室隔音差、环境嘈杂睡不着的比例占据7.2%,室友影响睡眠的占据6.2%,床垫、枕头等不舒服和卧室温度、湿度不适宜各占5.6%和4.5%。
    需求倍增,助眠市场成为下一个风口?
    而随着深受睡眠质量堪忧的影响,国民健康睡眠的意识也在不断觉醒,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相关助眠产品。尤其在年轻群体中,他们一边熬最晚的夜,一边五花八门的自救。
    年轻人熬夜很快乐的同时,又避免不了长期熬夜带来的健康问题。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熬夜可以使人精神错乱、神经衰弱、精神衰弱、饮食不佳、身体消瘦,尤其是引起睡眠的障碍。尤其对于青少年群体,在会上,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勇认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睡眠质量尤为重要,特别体现在脊柱健康的发育上。如果没有好的睡眠,不仅青少年身体发育会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对学习、身体、心理健康等问题产生影响。”
    而在这一点上,年轻人一边继续熬夜狂欢一边靠购物剁手买助眠产品自救,进行朋克式养生活动。朋克养生是网络流行词,指当代年轻人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在消费市场上,助眠的产品层出不穷,而风靡年轻群体中的主要是褪黑素、睡眠仪、睡眠喷雾等。除此之外,为拯救睡眠,除以床垫、枕头等为代表的家居产品,香薰、夜灯、蒸汽眼罩等助眠小物件,还有安神茶等食品饮料类产品和助眠软件、睡眠贴等“黑科技”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浏览淘宝发现,睡眠产品中褪黑素、睡眠仪的多款产品销售数量已达4万+,而且国外进口助眠产品也占据较大市场。以褪黑素为例,澳大利亚的Swisse,美国的Vicks和Vitafusio等国际品牌褪黑素购买率很高,国内品牌主要是汤臣倍健,其褪黑素也市场的明星产品。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对助眠产品的需要也是具有差异性的。数据显示,00后因自恃年轻,对熬夜表示无所谓,90后和85后尝试通过服用褪黑素等保健品帮助睡眠,中流砥柱的70后、85前分别通过喝酒、冥想等方式助眠。
    北京华佑医院首席医疗官、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汪卫东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而人的心理对睡眠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在失眠障碍这个问题上。失眠有6个症状:入睡困难,早醒,中途醒,睡眠浅,有睡眠日间功能障碍,做梦多等,而这6个大症状实际上都与心理有密切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如上诸多年轻人的“自救”,也催生了广阔的睡眠市场。
    据报道,2020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巨大的蓝海吸引大量资本入局,纷纷想分一杯羹。
    根据《国民深睡运动白皮书》,我国睡眠问题人口占据总人口四成的人口,所以面对刚性的基础,具备很大的经济空间。投资人潘希宏指出,我国的睡眠产业正在迈向成熟期,需要资本的支持。而中国睡眠经济的企业入场者不断增多,也证明了资本在不断青睐这个行业。
    在绘睡创始人刘克宝看来,年轻人越来越懒的同时更加注重体验度,智能化的睡眠行业可以更好的节约时间,并且通过数据挖掘来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更好聚焦细分场景。
    (作者:朱萍,实习生,徐茂楠,李雯含 编辑:徐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3

    帖子41

    积分193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