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喝了咖啡还犯困,why?

    [复制链接]

    2022-3-22 09:20:59 27 0

    zbkeixfugvk.jpg

    zbkeixfugvk.jpg


    上班上学,难免会有打不起精神的时候,特别是一大早或午后更容易昏昏欲睡。咖啡,可以说是很多人提神醒脑的必备饮品了。
    咖啡是什么味道的呢?有人认为是苦的,有人认为是酸味和苦味的结合,还有些人人认为咖啡是甜的。对于咖啡的风味,为什么个人感受的差异这么大呢?
    咖啡的风味为何不同
    烘焙程度不同,咖啡风味不同。生豆的烘焙程度分为浅度、中度和深度,浅度烘焙的咖啡豆,其烘焙时间比较短,酸度通常更高;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比浅度烘焙的咖啡略甜一点,甜味和酸度比较平衡;而深度烘焙的咖啡豆,通常味道更浓,口感更苦。
    温度影响咖啡风味的浓郁。热咖啡里挥发性芳香类物质更为活跃,会产生浓郁的香味,这是许多人爱上咖啡的原因。但咖啡冷却后风味会变差,如果再添加了奶或糖,则更容易细菌滋生。因此建议咖啡现煮现喝,精品咖啡更是讲究在5—20分钟内喝完。

    cm2baeifpd3.jpg

    cm2baeifpd3.jpg


    咖啡粉中的天然物质萃取到溶液(咖啡液)中的量,受到咖啡液的温度和放置时间的影响。咖啡液温度越低,低温状态放置时间越久,酸味物质溶出越多;反之咖啡液温度越高,高温状态放置越久,苦味物质溶出也就越多。

    s5j2zgtoc4f.jpg

    s5j2zgtoc4f.jpg


    咖啡豆放置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咖啡风味,风味会随着咖啡豆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刚刚烘培好的豆子,放置过程中慢慢释放二氧化碳,挥发性物质也被随之带走,令人愉悦的香味也慢慢消失,这时候会出现咖啡的劣化。
    每天喝多少咖啡算过量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医学研究显示大量使用咖啡因时会有副作用,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麻、抽筋等症状,临床上也有咖啡因中毒的病例。
    那么喝多少咖啡比较合适呢?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日摄入不超过 400毫克的咖啡因是比较安全的剂量。

    ujmxnqvhh4w.jpg

    ujmxnqvhh4w.jpg


    18克咖啡粉制备的一杯意式浓缩咖啡液,平均含60—8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一大杯美式咖啡,大概含200毫克的咖啡因,所以一天喝一两杯咖啡对身体的影响不大。并且有研究表明,适量喝咖啡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咖啡,如果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喝了咖啡觉得胃不舒服,睡不着觉、心慌,那还是少喝为妙。此外青少年和老年人也要适当限制,因为高剂量的咖啡因可能会导致钙质的流失。
    喝咖啡会导致心脏病吗?
    部分人喝完咖啡后,会出现心跳加速、恶心、头晕等不适感,俗称“咖啡因不耐受”。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同样与个人对咖啡因的敏感度相关。这部分人可能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咖啡因代谢速度慢一些。
    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喝咖啡,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喝咖啡的频次和分量。
    有些人喝咖啡后会心悸,担心喝咖啡会导致心脏病。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等权威机构经过研究认为,适量饮用咖啡,不会增加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是可以喝咖啡的。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已经患上冠心病,甚至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人,喝咖啡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心功能,也不会加重症状,甚至会有保护效应。
    喝完咖啡还是困?
    我们都知道,咖啡是提神醒脑的饮品,工作的时候必须来点,然而,有时喝完咖啡,困意并没怎么消失,眼皮还是越来越重……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喝完咖啡不会困吗?

    mugij0f2tyn.jpg

    mugij0f2tyn.jp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教授吴晞医生介绍,人的身体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能量来源于高能量分子腺苷三磷酸(ATP)的分解,来持续给身体—无论脑力还是体力活动供能,在此过程中会释放腺苷,也就是ATP的骨架。
    大脑中的神经拥有能完美匹配这种物质的受体,当腺苷靠近这些受体时,会触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使神经元激发变得迟缓,也减慢了大脑中重要信号分子的释放,就会变困。随着工作时间累加,大脑内的腺苷浓度越高,身体自然会告诉你,很困,该休息了。而咖啡因就是所谓的腺苷受体拮抗物,咖啡因和腺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和腺苷受体结合,抑制腺苷受体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负负得正,达到让人兴奋的作用。
    所以,咖啡只是阻止了身体向大脑发出疲劳的信号,身体还是困倦的,喝咖啡只是一时应急,要想要自己的精神真正变好,还是要靠充分的休息。
    1
    2
    3
    来源:人民网健康、丁香医生、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责编、排版:张嘉真
    图片设计:李少普
    审核:郑滢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2

    帖子43

    积分19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