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半身硬汉李佰洲,26岁意外瘫痪,为养大女儿,趴在门槛上劳作46年

    [复制链接]

    2022-3-23 06:37:30 13 0

    qf0ulqwqj2i.jpg

    qf0ulqwqj2i.jpg


    “吃饭咯!”
    熟悉的语气适时响起,年轻的妇人刚做好饭,正忙着端碗摆盘:“你编不动就不要编了,休息下哈。”
    闻言,趴在门槛上编了一天竹条的老汉终于抬起头来,费力撑起身体:“来咯。”
    不远处玩耍的小外孙见状,立即放下手中的玩具跑过去,熟练地抬起老汉的双腿,配合着他往屋子里移动。

    lpzmzxph0zt.jpg

    lpzmzxph0zt.jpg


    在外孙的帮忙下,老汉很快调整好趴姿,三人便围在一块低矮的方板子前开始吃饭。
    妇人和男孩把腰弯得低低的,从远处看,“桌子”几乎贴在了灰扑扑的水泥地上……
    如此特殊的场景对于李佰洲一家而言,却是再寻常不过,三人之间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温馨的氛围与普通人家无异。

    4ri3zy02lew.jpg

    4ri3zy02lew.jpg


    吃完饭,李佰洲没有休息,而是重新回到固定的位置,拿起半成品的竹编继续趴着干活。
    在他的手边,整齐地摆着一排排精致的小筲箕,这是他辛苦一天的产出。
    四十六年来,他每天如此。
    李佰洲如今已有七旬高龄,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意外使他的人生彻底反转,从此下半身瘫痪。
    但他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继续顽强拼搏。

    d04ixfivb5g.jpg

    d04ixfivb5g.jpg


    飞来横祸,扭转命运
    1950年,李佰洲出生在四川乐山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他为人一向朴实纯良,过着和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的简单生活。
    1976年,村里生产队组织大伙修沟渠,各家各户纷纷派出年轻力壮的人,李佰洲也在其中。
    然而意外来临时毫无征兆,4月29日,众人如往常那般弓着腰苦干,竟无一人发现山坡上有块大石头慢慢松动,向下方沟渠急速袭来。

    eqon1h4uedi.jpg

    eqon1h4uedi.jpg


    修沟渠,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即,一声轰然巨响惊醒了所有人。
    只见一石块重重地压在李佰洲脊背上,疼得他连呼救都没了气力。
    事态紧急,大伙急忙将李佰洲抬到附近的医院,可厄运依旧没有放过他——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再也不能重新站立。
    待李佰洲醒来时,村里早已传开关于他终生瘫痪的噩耗。

    4bw2lno3z4k.jpg

    4bw2lno3z4k.jpg


    石块,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老乡亲纷纷登门看望,狭小的屋里挤满了人,妻子抱着咿呀学语的小女儿正忙着招待宾客,压抑的气氛始终热闹不起来。
    这一年的李佰洲仅26岁,新婚不久的妻子和初生的女儿还依仗着他生存,而一场偶然的意外,却将全家的未来残酷扭转。
    生理上的巨大变化让李佰洲无法接受,他曾一度消沉了很久。
    下半身毫无知觉的人,还能做什么呢?

    zyzmgppum4q.jpg

    zyzmgppum4q.jpg


    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让这个家庭迅速陷入困境,一家三口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年幼的女儿总被饿哭。
    眼见家里的状况越来越糟糕,李佰洲不甘再沉沦下去。
    他了解到,隔壁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自家房屋附近正巧也有一大片竹林,或许自己可以学习竹编技艺,靠编织手工品来养家糊口。
    看到丈夫重新振作起来,妻子打心眼里感到欣慰。

    wl5dhiq1fjq.jpg

    wl5dhiq1fjq.jpg


    小女孩在哭,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亲自到隔壁县拜师学艺,对于他们而言实属难题。
    因此,李佰洲让妻子专门买来了竹制簸箕,并砍来大量竹料,开始在家中摸索编织手法。
    由于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坐起来,他就让妻子将自己抱到门槛边,在门槛上垫一块板子,用以支撑他瘦小的身躯。
    起初因为不熟练,他经常被锋利的竹条扎得满手血口,可他从未气馁,只顾拼命埋头研究。

    kiup5a0yfu1.jpg

    kiup5a0yfu1.jpg


    在夜以继日地艰难摸索下,李佰洲逐渐掌握了基本编织手法,可以像模像样地编出几个簸箕。
    可产品有了,销路却成了新的难题。
    况且,和隔壁县的专业手工艺品比起来,李佰洲耗费的是数倍的时间成本。
    除了村里热心的乡亲们来购买以外,他的簸箕几乎无人问津,赚来的利润少得可怜。

    41e3iuhismy.jpg

    41e3iuhismy.jpg


    此时,女儿李凤群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
    为了攒学费,妻子整天拼命劳作,一人肩扛整个家庭的重担,可学费依旧遥遥无期。
    眼看村里传开的“闲话”越来越多,李佰洲以绝食相逼,主动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他怪自己拖累了妻子,她本该过上更好的生活。

    spqm3ztgptc.jpg

    spqm3ztgptc.jpg


    离婚,图片来源于网络
    顽强生存,迎来转机
    离婚后的日子可想而知,缺少了妻子的照顾,李佰洲连基本饮食起居都无法做到。
    可尽管受冻挨饿是常有的事,父女俩仍旧对生活怀有希望。
    彼时女儿李凤群刚满十岁,却像个小大人一样帮家里分担压力,每天坚持早起做好饭,再跑去河对面上学。
    女儿出门后,李佰洲用特制的工具自行洗漱、吃饭,紧接着便开始忙碌地工作。

    0grrttnzhrf.jpg

    0grrttnzhrf.jpg


    下午三、四点,李凤群一放学就跑回家。
    她骑上家里唯一的自行车,载着新做好的竹编去当地集市上卖,直到天彻底黑才返回。
    随着李佰洲的手艺越来越精湛,编出的工艺品种类也日渐丰富。
    赚来的利润在交完李凤群的学费后,勉强能够维持父女俩的基本生活。

    gzoo4vllvgr.jpg

    gzoo4vllvgr.jpg


    自行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5年夏天,命运的转机悄然到来。
    这天,李凤群放学后,如往常一样去集市上卖竹编。
    没多久,一个戴着深蓝色老式八角帽、穿着一双深绿色解放鞋的中年人在她面前站定,问道:“小姑娘,每次看到你都是一个人,你家里人呢?”
    面对陌生人的贸然询问,李凤群有些紧张:“家里只有爸爸,他……”

    qcbugih1fqd.jpg

    qcbugih1fqd.jpg


    卖竹编,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眼前的小女孩支支吾吾,中年人没再继续问下去,他提出要买下所有的竹编品,并请求道:“可以带我去你家里看看吗?”
    这个中年人名叫罗万森,是当地做竹器销售生意的老行家。
    每天到集市上调查行情时,他总会留意到这个衣衫褴褛、话很少的小女孩。
    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她单薄的身影显得格外扎眼。

    ddgdrezg5op.jpg

    ddgdrezg5op.jpg


    步行了十多公里,罗万森终于到了李佰洲家。
    刚进到院里,眼前所见的情形至今让他记忆犹新——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趴在门槛上,穿着一件满是破洞的背心,正埋头专心编着簸箕。
    天色已深,男人艰难地将竹条凑近眼前,几次险些戳进眼里。
    “兄弟,歇一歇,我来帮你。”罗万森走上前,轻声打断他。

    rfvby5vjfgv.jpg

    rfvby5vjfgv.jpg


    闻言,李佰洲如梦惊醒般抬起头,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就见这位“不速之客”拿起地上的竹条,熟练地编了起来。
    “爸爸,罗叔叔把我家的簸箕全买了。”李凤群小声开口说道……
    那晚,李佰洲留罗万森在家中吃了晚饭,两人聊得十分投缘。

    fmz53ixns2s.jpg

    fmz53ixns2s.jpg


    从话语间,罗万森终于得知父女俩坎坷境况的真实原因。
    “兄弟,我就是做竹器买卖的,以后你编的竹器我都要了,你编多少,我收多少,价格由你定!”
    临走前,罗万森郑重其事地许下承诺,拉着李佰洲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cvtdka4ggsu.jpg

    cvtdka4ggsu.jpg


    贵人相助,曙光渐明
    一个星期后,罗万森如约前来,他带着扁担和麻绳,还提了两大壶油和一块五花肉。
    “凤群,来,接着,中午给你爸做个辣椒炒肉吃。”
    李佰洲见他按时前来,热情地想邀他一起吃饭。
    饭毕,罗万森将李佰洲近一周做好的主编品用麻绳捆好,挂到扁担上,走前还不忘嘱咐一句:“李师傅,你安心编,不用担心销量,好卖着呢!”

    czb0k4jkjhd.jpg

    czb0k4jkjhd.jpg


    辣椒炒肉,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后每隔半个月,罗万森都会按时来收竹器,每次都会顺便捎些水果零食。
    解决了销路难题,李佰洲整日忙活得不亦乐乎,产出效率明显提高。
    他总向人说道:“有罗哥帮我,我更得加紧干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佰洲父女俩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李凤群也到了花季年龄。
    为了弥补女儿童年受的苦,李佰洲有时会多给一些零花钱,让她去买新裙子穿。

    aalsuuzhkyt.jpg

    aalsuuzhkyt.jpg


    村里人诧异于父女俩的变化之大,纷纷前来“取经”。
    李佰洲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大伙讲述他与罗万森的“合约”,并多次感叹道:“罗大哥真是个好人!”
    几十年如一日,李佰洲每天坚持趴在门槛上编竹器。
    四十余年间,他的技艺不断精湛,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


    比如竹料的软硬程度、新老阶段,他一眼就能精确看出;
    锯竹片、劈竹篾时,他也从不用尺子量,却能保证长短厚薄几乎如出一辙;
    根据经验判断,他还会合理利用竹子的颜色,编织出极具色彩层次感的竹艺品。
    “其实我脑壳还是将就聪明,样样我没干过的,只要拿个样品来我都整得起的。”只要一提起关于竹编的话题,这位乐观的老人总是滔滔不绝。


    随着生活慢慢改善,女儿李凤群后来也嫁了人,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2014年,当地政府以李佰洲一家为典型,大力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不仅为李佰洲提供了低保、医保等补贴,还解决了小外孙将来的教育问题。
    随着“半身硬汉李佰洲”的励志故事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前来给予支持和帮助。
    尽管生活越来越好,李佰洲始终坚持每天编织:“政策是政策的事,我只要有能力,只要办得到的事情,一定还得要干,直到我动不了了,就作数了。”


    2018年11月20日,乐山市市中区精神文明办、市中区教育局、悦来乡政府组织了“灯塔领航”行动——向李佰洲学习活动。
    当天,一首以李佰洲事迹为素材的原创MV《匍匐的坚韧》在屏幕上循环播放,令现场许多师生眼含热泪。
    李佰洲对此表示:“看到我的故事被拍成音乐短片,我很高兴,希望能激励更多学生及其他人。”
    活动结束后,李佰洲主动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以回报社会对他及家人的帮助:“别人关心我,我也应该关心别人,人要懂得感恩。”
    此举经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尊重。


    始终坚守,诚信佳话
    2022年,李佰洲已七旬高龄,仍然坚持每日编织,“好大哥”罗万森也从未爽约,总是按时上门收购竹器。
    四十多年过去,两人都花白了头发,罗万森的腿脚不再利索,李佰洲的眼神也逐渐浑浊。
    一次,罗万森从李佰洲家出来,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水沟,造成左腿严重骨折。
    当得知自己要住院观察1个月时,罗万森急了。
    他连连嘱咐儿子接替自己的约定,并且不要向李佰洲透露他住院的事情。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当罗万森再一次亲自上门收购时,李佰洲忍不住老泪纵横:“罗哥,我们家实在太拖累你了……”
    “别说这话,咱们这么多年的感情,早就不是普通的买卖关系,是老朋友、老兄弟啊!”罗万森紧紧握着李佰洲的手,也流下了眼泪。
    2020年中秋节,李佰洲特意邀请罗万森前来做客。


    女儿李凤群做了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热闹的团圆饭。
    席间,李佰洲的小外孙顽皮地跑来跑去,还嘴甜地对罗万森喊“外公”,一下逗笑了屋里所有人,温馨且美好的氛围经久不散。
    时至今日,有许多记者都拜访过李佰洲。


    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问题,李佰洲老人总是不急不徐,趴在门槛上一一作答。
    针对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怎样克服自己的心魔重新振作,李佰洲表示:“人还是要有点勇气,有点志气,遇到一点点麻烦的事情就去伤心,这样不行。”
    黄金年龄却意外瘫痪,为养大女儿,趴在门槛上劳作46年,“半身硬汉李佰洲”的事迹令人深感敬佩,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7

    帖子161

    积分44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