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河南95岁老人住绝壁山顶50年,饮水全靠下雨收集,至今不肯下山住

    [复制链接]

    2022-3-24 21:08:28 22 0

    2019年12月,生活在河南省嵩县黄庄乡寨上村的倔老头常大爷,又和儿子爆发了一次争吵。
    “你怎么就这么倔呢?”
    儿子想让老父亲搬到山下政府提供的新房子里去,那里宽敞方便,但常大爷却坚持要住在这个三面都是绝壁的山顶顶上。
    有记者来到了常大爷家里,儿子想让记者帮着劝劝常大爷。

    j4eed4blzpy.jpg

    j4eed4blzpy.jpg

    不料,93岁的常大爷只是笑着说道:“能活,我就尽量活着,我想看看咱们的国家将来会美成什么样儿。”
    说这话时,常大爷的眼睛弯成一条缝儿,他的眼珠虽然浑浊,但丝毫挡不住眼睛里的光亮。看得出来,常大爷的心里是真的高兴。
    想看着国家繁荣昌盛是好事,但为什么不能搬到山脚下的新房子里去看呢?
    苦了一辈子的他,还没苦够吗?自始至终,常大爷的儿子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实际上,他想让老父亲搬家是没错,但却从未想过老父亲为什么不搬这个家。
    于他而言,这个房子不过是一个破旧的、连吃水都要靠雨水积聚的陋室,但对于他95岁高龄的老父亲而言,这个房子也是如此吗?

    xmnch1ij3my.jpg

    xmnch1ij3my.jpg

    实则不然。这个房子虽然简陋,日子也清贫,对于93岁的常大爷来说,足以了。
    这个房子是曾经能让他的心能定下来的房子,能把他的神安住的房子。
    再往深处说,是能治愈他幼年时心理创伤的房子。
    常大爷是苦过来的人。说起来,常大爷和这座绝壁结缘,最初源于他的祖父和父亲。
    而他的祖父和父亲和这座绝壁结缘,归根不过一个字——穷。
    穷在时代,穷在阶层。
    今年95岁高龄的常大爷,名叫常山,出生在一个格外混乱的时代。

    5l3aiqi3oof.jpg

    5l3aiqi3oof.jpg

    当时各路军阀混战,战火硝烟弥漫了整个中国,有权的欺负没权的,有钱的剥削没钱的。
    不幸的是,常大爷一家就是当时既没权也没钱,身处社会最底层的那拨人。
    为了活下去,常大爷的祖父和父亲给地主干过长工,看人眼色行事。
    但即便如此,常家人的温饱还是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本以为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会永久持续下去的时候,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原有的一切。
    身处战世,炮弹不长眼,保不齐哪天一颗大炮落下来,命就没了,有钱也没得花,当时的大地主大都如此想到。

    dw4eqbc2dsd.jpg

    dw4eqbc2dsd.jpg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拖家带口,携带大量钱财逃往南方,事后再从长计议。
    人走容易,但他们手底下霸占着的那些土地,又该怎么处理呢?
    为了不让自己蒙受天大的损失,最后地主决定以,相对平时便宜几分的价格将土地出售给需要土地,同时又能立刻付清钱的人。
    地主的这份“妥协”,于当时想跑跑不起,想走走不了的常大爷来说,无异于乱世中的一道曙光。
    最终,常大爷的祖父通过中间人以150串钱的价格,从地主手里买下了一处十亩荒坡地。
    买下后,常家才知这处地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地理位置极差不说,土壤的质量也不好。
    要命的是,事后他们才知,地主其实只要了100串钱,而中间人拿了他们150串钱。

    h3bmrhwv3ro.jpg

    h3bmrhwv3ro.jpg

    也就是说,他们活活被宰了50串钱。但无奈地已买下,中间人也早已跑得不见了踪影,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心酸归心酸,日子总是要过的。
    常大爷的祖父意识到,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怎么从地里尽快刨出食来,一为养家糊口,二为把这150串钱还上。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穷了,穷到连这150串钱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在数家亲戚朋友的资助下才买下的这块贫瘠之地。
    为了便于去田里劳作,常大爷的祖父决定将一家人都搬迁到山顶上居住。
    这样一来能节约时间,二来能减少赶路的路程,也就能少消耗点儿饭量。

    k0fh5iq2gxa.jpg

    k0fh5iq2gxa.jpg

    因着这一因素,常大爷一家人便定居到了山顶上。而此时,常大爷也不过才五岁。
    就此,常大爷的命运便和这片土地深深地牵连在了一起。
    只不过这份牵连着实有点沉重,一度差点压死他。
    事后回忆起过往常,常大爷叹了口气,坦言道:“生在穷人家,只要你能喘气儿,能跑能跳,不管你几岁,都得去地里干活。”
    每天天不亮,七岁的常大爷就要跟着父母上山割黄稗草。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割黄稗草呢?猪吃的不是这种草吧。
    这就是时代的断层,没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自然不懂这些细节。

    3euxzvjgaat.jpg

    3euxzvjgaat.jpg

    “现在的房子都是用钢筋水泥盖的,他们那会儿可没有这些东西,他们住的都是茅草屋,而盖茅草屋就要用到这种叫黄稗草的草。”常大爷说道。
    黄稗草一斤能卖十六两,常大爷担满满一担也不过才八斤重,忙活一早上只能卖两个钱。
    离他们最终需要的150串钱,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这边常大爷在卯足了劲儿割草,那边常大爷的父母在拼了命地开垦山地。
    为了尽快凑够这150串钱,他们从头年10月一直干到了第二年3月,为了节约点儿粮食,数月以来,夫妻两个每天仅吃两顿饭,有时甚至连两顿饭都匀不到。
    但即便如此,常家的光景还是很差劲。
    他们将这十亩地都用来种植了大麦。
    因为土地太过于贫瘠,再加上他们没有钱买肥料,只能靠日常捡到的一些粪球来提升土壤肥力。

    5ho0mi3cywj.jpg

    5ho0mi3cywj.jpg

    大麦的长势并不好,一年下来收成着实少得可怜。
    收成本身少也就罢了,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给上面缴抽头。
    剩余下来,还得留一部分种子来年再种。
    七七八八扣下来,常家人一年根本吃不到多少粮食。
    为了活下去,6岁那年,常大爷的母亲决定带着他外出要饭。
    他们本以为要饭吃能让他们活下去,却不料,那时家家户户都穷,根本多少人会施舍粮食给他们。
    吃了上顿没上没下顿,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白眼是他们母子俩的生活常态。
    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了整整四年,直到他9岁时,娘俩才回了家。

    5cphcdlcoov.jpg

    5cphcdlcoov.jpg

    回家后,常大爷的父亲已经将山地开垦得差不多了,房子也逐渐修缮好了,常家人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
    自那以后,常大爷终于能每日吃得上一口热饭,晚上也能睡在一张安稳的床上了。
    他的心,自此定下来了。
    于常大爷而言,这个房子,是他之前颠沛流离人生和之后相对安稳人生的分水岭,是让他心定的关键因素。
    地开垦出来了,房子也修缮好了,常家人该吃的苦都吃了,该受的难也都受了。
    按道理来说,常家人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会顺风顺水,红红火火才是。
    但无奈道理从来都是人愿,并非天意。

    xycqybjl123.jpg

    xycqybjl123.jpg

    刚开始,常家人的光景过得还算顺遂。地里长出了庄稼,一年的粮食也勉强够一家人的温饱。
    但常大爷不知道的是,地里长出了庄稼的同时,他父母的身体里也长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疾病。
    不过几年光景,常父常母便因长年积劳成疾,双双离世了。
    他们去世时,也不过才60多岁。
    每每提及此事,常大爷都会久久说不出话来,甚至会掩面痛哭道:
    “俺爹俺妈累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但却一天福都没享过,60多岁就老了。”

    3iy21s3tsep.jpg

    3iy21s3tsep.jpg

    常父常母离世后,这片土地便顺势到了常大爷手里。
    同样,常大爷的使命仍然是在土地里刨食,养活他的子女。
    战火停息,改朝换代,新中国成立了。
    提及这一时刻,常大爷回忆到,他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穷人终于有出头之日了,他们终于能堂堂正正地做一回人了。
    原来,按规定来说,常大爷这块地是要交公粮的,但是解放后,他却三年都没有交过公粮。
    提及缘由,常大爷激动地说,当时公家来看过他这块地,前前后后算了一下发现这块地打的粮食还不够他自家用,考虑到这一点,公家就允许他不交公粮了。

    2zkrzwrlskf.jpg

    2zkrzwrlskf.jpg

    第一次,常大爷有了一种被当做人对待的感觉。
    新中国给了他足够的体面,足够的关怀,考虑问题做决策,完全以他们为主。
    反观之前的那些地主阶级,对他们穷人满是剥削,恨不得将他们吃干抹净,榨干他们身上的最后一滴血。
    也正是因为如此,常大爷此后对党、对政府一直心存感恩之心。
    在记者后来采访他时,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活着便尽量活着,最后想看看我们的国家会建设得美成什么样。
    这是多么朴实的一位老人啊!
    在那之后,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这片土地以及周围的土地上继续开荒,把地里的石头通通都挖了出来,杂草除得一干二净。

    doivdwdwygh.jpg

    doivdwdwygh.jpg

    他们父子三人也是从日出干到日落,但不同的是,干完活后,常大爷回家后能吃到一碗热腾腾的饭,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像他父母那时勒紧裤腰带。
    当然,最重要的是,常大爷一家所做的这一切通通都是在为自己而做,他们不需要再向地主交份额,也不需要再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
    心敞亮了,有希望了,锄头抡起来自然也就有劲儿了。
    常大爷一家一开垦就开了整整50年,他们用50年的时间开垦了30亩荒地。
    种植面积也达到了之前的三倍之多。
    昔日的荒草蛮地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近日绿油油、层层错落的希望之地。

    rkzt3ki0kzv.jpg

    rkzt3ki0kzv.jpg

    常家人的日子当真是过得愈发红火了,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唯一遗憾的一点是,这一切常大爷的父母都看不到了。
    吃不上饱饭之前,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吃上了饱饭之后,其他的问题也都逐一显现了出来。
    吃水问题成了常家人目前最大的困扰。
    因为山上没有水源,为了有效解决饮水问题,常大爷一开始在家里修建了一个蓄水池。

    dbx3z1maags.jpg

    dbx3z1maags.jpg

    蓄水池只为蓄自然之水,也就是雨水。
    为了将雨水引流汇聚到蓄水池里,常大爷给蓄水池上安装了数个引水管。
    这样,每当下雨之时,雨水便会顺着这些饮水管积聚在池子里。
    最后,雨水经过沉淀,就会析出上面那层最干净的水,这层水就是常家人一年的饮用水。

    bdkwrp3asda.jpg

    bdkwrp3asda.jpg

    当然,饮用水里面也会混杂着一些落叶,灰尘,甚至开春的时候还会有小蝌蚪在里面。
    说起修这个蓄水池,常大爷直言,当初也是困难重重。
    修水池需要水泥,还得把水泥从山底运到山顶。
    但他们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一没有买水泥的钱,二没有从山底运到山顶的路。
    为此,为了节省费用,他先是卖了两头骡子,又和别人借了些钱凑够了2000块钱购买了修路原料。

    bvme0lxmrrb.jpg

    bvme0lxmrrb.jpg

    之后,他又带着两个儿子一通用铁锤、钳子硬凿,用4年时间生生开出了一条新路。
    现在家里的孩子们嫌饮用水脏,想让常大爷搬到山脚下政府分配的房子里住。
    这样一来,老父亲能饮用到干净的水,再者他们也好方便照顾他。
    其实,早在2017年6月,常大爷的两个儿子就因条件符合,分别得到了政府分配的两套房。
    当时,儿子们就提议过,想让老父亲和他们一起住,但都被老父亲拒绝了。

    nz2yztaiecg.jpg

    nz2yztaiecg.jpg

    到今天,常大爷更不愿意下去了。
    他身后的房屋上种满了金银花、青菜等农作物,家里还养着几十只鸡,一天收获的鸡蛋足够他们老夫妻俩吃了。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里有他刚开始的一切,有他的父亲母亲,有他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
    他不愿意离开这一切,自始至终也从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地方。

    24kikpmwoee.jpg

    24kikpmwoee.jpg

    常大爷一家人的事迹被众人所知后,不少媒体都跑到了他的家里,想采访他。
    常大爷总是说即便他现在生活在深山上,但国家却一直都没有忘记过他,每个月还会定时给他发养老钱。
    肉蔬菜都有,吃穿不愁。
    “爹娘从没有享过的福都落在我身上啦。”
    现在常大爷依旧和老伴住在山顶上,平日里没事时,他会骑着自己的三轮车,走过那条他一手凿出来的路,到山下的儿子们那里坐坐,给孙女儿们带一点在家种的菜。

    mpenzbyegyl.jpg

    mpenzbyegyl.jpg

    常大爷的日子过得静谧而舒心。
    常大爷是苦过,但好在他赶上了好时代,借着祖国的东风用自己的手将苦酿成了甜。
    当下他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相信常大爷的这一愿望必然能够实现。
    如今常大爷已经95岁高龄了,依然精神矍铄,还时常下地干活。
    再次向常大爷致敬,并衷心祝愿老人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完-
    参考资料洛阳网新闻:《洛阳常山老人一家:住上了新房子,开始了好日子》
    洛阳网新闻:《嵩县黄庄乡板蚕村:悬崖边上有人家从“世外桃源”到凡尘新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4

    帖子41

    积分177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