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全球公认的神仙父母,碰到青春期的孩子,狼狈地让人心疼

    [复制链接]

    2022-3-25 09:05:56 16 0

    uthn5gf3b5l.jpg

    uthn5gf3b5l.jpg

    《我们的生活》第六季开播了,作为最终季,该剧目前播放了6集,依旧稳稳地维持住了高分水准。

    n5ek0b24jeb.jpg

    n5ek0b24jeb.jpg

    温暖、感人的基调没有变,Pearson一大家还是那个让观众们在生活的酸楚中喝到香甜柠檬汁的家庭。

    lg0wh0dremw.jpg

    lg0wh0dremw.jpg

    这部所呈现出的爱情和亲情感动了很多人。尤其是在亲子关系这块,剧中无论是Jack、Rebecca、Randall、Beth等人,他们育儿的方式也许不尽相同,但都是大家公认的好父母。
    不过,第六季的前几集有一些涉及父母VS.青春期儿女”的剧情,battle的让我有点窒息。
    Jack去世几年后,Rebecca好不容易带着三个儿女让生活重回正轨,并鼓起勇气准备接受他人的约会时,女儿却受不了,骂妈妈是“荡妇”。

    qs0ytvnekpo.jpg

    qs0ytvnekpo.jpg

    Randall和Beth 的养女Deja对父母谎称去好友家过夜,结果却坐了六小时的大巴跑去见男友,并和他发生了关系。

    yfkwv3nxx30.jpg

    yfkwv3nxx30.jpg

    父母意外得知后,Deja又做出了更荒唐的打算:提前结束高中学业,搬去男友的城市一起同居。

    s5vamx1ovyw.jpg

    s5vamx1ovyw.jpg

    女儿才17岁,就算提前修完了高中的课,但gap year一年搬去和男友住,即使像Randall和Beth这种坚持“爱与自由”育儿理念的父母也无法同意啊。

    0m0va04i4bh.jpg

    0m0va04i4bh.jpg

    女儿说不通,老父亲就去做小男友的思想工作。
    先是“彩虹屁”对方,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和对方分析利害,

    onovazi4sdr.jpg

    onovazi4sdr.jpg

    结果被对方几句话“反杀”。

    1qhz5wsr0tx.jpg

    1qhz5wsr0tx.jpg

    就算小男友是哈佛高材生又怎样呢?他也就比Deja大一两岁,还是个青春期的男孩子啊。
    看来,不管多温情感人的剧,只要出现了青春期的孩子,也能秒变“恐怖片”。

    4mgutqpjs23.jpg

    4mgutqpjs23.jpg


    ig0kqygfj2k.jpg

    ig0kqygfj2k.jpg

    青春期的娃有多难养?
    经历过的父母们一把辛酸泪
    最近,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位妈妈询问如何与读中学的儿子聊天的求助帖,大意是:
    子和她曾经无话不谈,连喜欢哪个女孩都会告诉她。
    但高一后就对她爱答不理,每天除了上学就是抱着手机、游戏、电脑玩、和同伴聊天。
    她想找儿子多聊几句,孩子满眼满脸抗拒和嫌弃。
    现在,她和儿子的共同话题只剩下询问他一日三餐吃什么……
    这位妈妈发帖原本是想寻仙问药,没想到后面的跟帖变成了同命人大吐苦水:
    “没法聊,一聊就会战火纷飞。”
    “我崩溃多次,看了书,调整了自己(就是只抓大放小,多闭嘴),现在双方都好了不少。”
    “儿子除了要我接送、要钱,平时说话真是惜字如金,碰他一下就炸毛。女儿什么都会跟我聊,但是情绪不稳定,只能顺毛撸。”

    zorfm3cn3mr.jpg

    zorfm3cn3mr.jpg

    青春期孩子的爹妈们,就像皇宫里的仆人,活得谨小慎微、满腹委屈。
    “不愿和父母沟通”是青春期典型的“症状”,尚且算可接受。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可不是“惜字如金”这么简单,叛逆的程度能把全家闹得人仰马翻。
    我曾在央视纪录片《镜子》里见识现实生活中青春期孩子更为恐怖的一面。

    rjxlrq5lhoi.jpg

    rjxlrq5lhoi.jpg

    17岁的张钊,打架、逃课,从高二开始就频频触及学校的“高压线”。
    到了高三,张钊因为谈恋爱直接辍学了,期间他还把女友带回家。遭到父母反对后,他甚至把父母赶出家门、还手打父亲。

    fabjha3xao4.jpg

    fabjha3xao4.jpg

    还有一个叫泽清的14岁男生,在外人面前,他看上去挺讲文明礼貌的,没想到却是个暴力狂。
    在家中,母亲的关心在泽清的嘴里变成了“贱”;失控时,他曾拽着母亲的头发,拼命地打、用指甲抓、甚至拿起刀……
    能上演如此drama剧情的孩子,早已超出普通青春期叛逆的范畴。他们在心理和家庭教育方面肯定有着更为隐蔽、严重的问题。
    这些问题少年“告诫”了我们:家长如果不处理好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后果有多惨烈是难以估计的。

    vmaii552deh.jpg

    vmaii552deh.jpg

    “不堪”的青春期
    连莎士比亚也希望在睡梦中度过
    我们所说的“青春期”通常指年龄在13~19岁之间的孩子。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把青春期视为一个普通的发展阶段。直到20世纪中叶,科学家才认为它是一个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独立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我们对青春期孩子的研究并不深刻。因此,长久以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家有两个误会:
    误会一:青春期需要“熬”。
    青春期是一段不成熟的时期,是每个人都需要忍受的事情,孩子们只能通过某种方式“幸存”下来并尽可能少地留下伤疤。就像有位育儿博主说的“青春期,孩子活着就好”。
    在成年人眼中,青春期孩子的行为看起来是混乱的、愚蠢的。但实际上青春期是孩子高速发展的黄金时间。处理得当的话,孩子不仅能够安然度过青春期,还能够获得巨大的成长与成功。
    因此,青春期绝不是人生中的“中世纪”阶段,也不是只有忍和熬。

    oywq2iyipcg.jpg

    oywq2iyipcg.jpg

    误会二:青春期需要迈向独立,逐渐脱离与父母的依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向外探索,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本质发生了改变,对他们来说朋友、同伴变得更为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亲子关系、面对这个世界开始“单打独斗”了。实际上,我们一生都需要亲密关系,尚未离巢、开始组建自己家庭的青春期的孩子在此时更需要父母的亲密关系做支撑。
    青春期的孩子并非“难伺候”、也不是洪水猛兽,他们只是处于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很多事情无法协调同步。
    之所以产生这种割裂的情况,一方面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发育有关。
    青春期的出现是因为大脑发生了健康且自然的改变,这种改变会从大约12岁持续到24、25岁。大脑改变将引发该阶段孩子的四种心理特征:
    寻求新奇事物、
    积极参与社会、
    情绪强烈、
    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探索。
    每一点看可以做积极的解读,但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比如:
    “寻求新鲜事物”会使青少年低估危险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害,他们会冲动地把一个想法付诸行动,而不是先停下来考虑考虑后果。
    “积极参与社会”会使青少年加强与同伴的交往,产生了新的情谊。但他们“不屑”与知识和理性更丰富的成年人交往,只与有较多冒险行为的同龄人交往,无疑会导致生活风险的增加。
    该阶段的孩子,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主任、波士顿儿童医院神经学研究主任弗朗西斯·詹森所言,总是“感觉先成熟,理智后发育”

    apuztrqp0xw.jpg

    apuztrqp0xw.jpg

    另一方面,也与父母和孩子彼此角色的错位有关。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还是那个需要我们照顾、引领的小宝贝,我们习惯了“俯视”他们。
    但在青春期孩子的视角来看,童年时被视为榜样的父母此时已走下神坛,成为成实实在在的人——有缺点和局限;加之,青春期的孩子基本生存原则之一是更多地认同同伴而非父母。
    一方习惯了谆谆教诲、想拽住不放手,一方“不屑一顾”、要极力挣脱。这种错位让亲子关系承受了巨大压力。
    难怪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里借剧中人物之口把青春期概括成:
    “我希望16岁和23岁之间并没有别的年龄,否则这整段时间里就让青春在睡梦中度了过去吧;因为在这中间所发生的事,不过是叫姑娘们养起孩子来,对长辈任意侮辱,偷东西,打架。”

    1v33scyw4fq.jpg

    1v33scyw4fq.jpg

    抓大放小,父母盯好这3件事
    只可惜,我们无法让孩子一觉把青春期睡过去,这个阶段反而会耗费父母更多精力和心力。但只要我们抓大放小,盯好这3件事,对家长来说青春期并非苦不堪言。
    1. 对任何事情提前做好设限。
    “设限”这件事对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高速发育的大脑很容易使他们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即便他们想要追求“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生活,父母也要想法子把设限安排到日程上。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就立规矩,帮他们熟悉并养成凡事有限度的习惯。比如对社交、电脑、手机等孩子热爱的事物,要和他们很早规定好使用规则。
    除此之外,青少年的头脑虽然非常高效,但专注、自理、持之以恒以及情绪控制方面的机能发展还不成熟。
    所以,父母设限时最好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一股脑儿地给他们下达各种指令,青春期的孩子实在不精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这件事。
    父母最好能够把给孩子的建议或指令写下来,而不只是口述,每次的要点数量不要超过两个。

    yhyti5l03ea.jpg

    yhyti5l03ea.jpg

    2. 避免孩子有慢性睡眠剥夺综合征。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学业被迫遵从成人的睡眠模式,早起晚睡,这导致了大部分孩子睡眠不足,可能患有慢性睡眠剥夺综合征。
    目前,科学界达成的共识是青少年每天需要9~10小时睡眠。但据统计,很多进入中学的孩子每天因为学业、使用电子产品、社交等平均要损失2.75小时睡眠。

    c1fmjmuldfd.jpg

    c1fmjmuldfd.jpg

    发育对睡眠节律系统的影响
    家长如何尽可能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 将电视机和电脑搬离孩子的卧室
    · 在孩子睡前一小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美国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照明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研究,科学家发现,只要观看手机、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的屏幕两小时,大脑内的褪黑素就会减少22%)
    · 孩子放学后,家长先搞清楚他们要完成哪些作业、做哪些事,教他们如何对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排序、定时监督和检查他们进行的情况。
    等孩子养成习惯后便可放手。
    · 和孩子明确床是用来睡觉的,不要用来吃东西、刷手机、玩游戏。打算上床就意味着要准备进入睡眠休息状态。
    · 全家贯彻“日落之后不吵架”的原则,晚上能安然入睡。
    我们都知道,睡眠好才能加强学习效果,如果无法保证9-10小时的充足睡眠,那么不妨让孩子增加午休、或者一天中若干次的小憩,这两类休息也能将孩子所学的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
    最低底线是,哪怕在安静的地方让孩子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散步,对大脑也是好的。
    密歇根大学曾做过一项测试,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在植物园中漫步50分钟,另一组则在市中心车流密集的街道上步行50分钟。休息结束后,两组学生继续接受测试,结果前一组的表现明显优于后者。
    一周后,研究者把两组学生休息的地点换了换,结果还是去植物园漫步的那组学生表现更好。

    3. 青春期男女大脑发育有别,家长要区别对待
    在青春期初期大脑的发育阶段,两性的特定脑功能确实存在差异。
    美国知名的心理治疗师玛丽·皮弗在《养育青春期女孩》里提到,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她们受发育、社会文化(比如性别歧视、外貌主义等)等因素影响,女孩们更容易“失去自我”,开始从过去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转变为“我该做些什么来取悦他人”。
    而青春期的男孩,因为大脑胼胝体较女孩更小,使得他们左右脑半球之间的沟通不够好,因此与女孩相比,男孩不擅长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不愿意与亲人沟通、组织能力较弱。
    所以,对青春期的女孩来说,家长需要在帮她们辨析自己的社会身份、正视自己的性别上更下功夫;而对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我们则更需要教会他们如何安排时间、组织协调好自己的事物。

    不过,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父母来说以下几招对青春期的所有孩子都适用:
    1. 尽量避免孩子们一犯错自己就暴跳如雷,要平心静气地帮他们分析错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善于学习,
    所以家长要用可靠的信息、数据和事例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自己的论点变得有说服力
    。一味发脾气却无法做到有理有据把道理说透,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只会变得更加疏离。
    2. 数字时代,人们喜欢用手机进行交流,如果孩子喜欢用短信展开对话,家长不妨投其所好。
    3. 尽管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一堆毛病,家长也要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且不吝赞美,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遇到麻烦时愿意向你寻求帮助。
    作为家长,我们是子女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榜样。我们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应对各种挑战,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身处青春期漩涡中心的家长们先要照顾好自己,让孩子看到你的强大。
    最重要的是,别忘记让孩子明白我们始终和他们是一个团队的,遇到任何问题,我们可以一起面对、解决、甚至重新开始。这才是组建家庭、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青春期的烦“脑”》[美]弗朗西斯·詹森 / [美]艾米·艾利斯·纳特
    《青春期大脑风暴》[美]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Siege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9

    帖子49

    积分225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