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姜教师的护肤成份室 微信大众号
原标题:100块和1000块的护肤品差异在哪?真的存在平替款?!
作者:钟sir
同窗们下昼好呀~
比来看后盾留言有一点很欣喜,不少同窗在动手产品前会开始无意识钻研配方了。
是否合乎本人的肤质?有无添加无效成份?防腐体系过不外关?诸如斯类,是一种正循环。
不外迈入门坎后,也有不少同窗收回灵魂拷问“姜教师,有些产品配方看着添加的成份差未几,为啥实际用着成果偏差好大?”
em...这就波及更深层面的常识点了,既然同窗们这么好学,这期就给大家具体说下:产品配方类似、成果却天壤之别的底层逻辑。
mmkxuhntngz.jpg
hlttcbpljgv.jpg
有一种缘故是你所看到的成份多是学名相反,实际添加物其实不统一。
成份取名在专业上也被称为INCI名词(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的缩写),是由PCPC(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uncil 集体护理产品理事会)制订的,通常跟很考究的零碎化学命名法有不小的差异。
za0xxz3x5qi.jpg
PCPC是化妆品成份命名的权威机构
在某些状况下,INCI名词的精确性是有待商榷的,特别是动物提取物,可谓同名不同料的猖狂之地。
就拿大家相熟的积雪草提取物来讲,由于拥有不错的抗氧化、美白祛斑作用而广受追捧。它实际上是一种原料,能够提取多种活性成份,其真正无效的活性成份次要是积雪草苷,积雪草酸和羟基积雪草苷;
而部份商家从中提取的是咖啡酰奎宁酸,虽然一样用了积雪草,但成果差距很大;加之咖啡酰奎宁酸是没有独自记载在册的,所以按国际化妆品存案规则在成份表上用积雪草提取物的原料名。
kou24z4icck.jpg
即你从成份内外,只能看【积雪草提取物】,看不出商家添加的, 是【咖啡酰奎宁酸】,仍是【积雪草苷/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苷】。
假如还有同窗听不懂,我打个比喻。
一杯奶茶,你能够用牛奶当原料,也能够用奶粉当原料,还能够用奶精当原料。然而呢,商家统统叫奶茶,不会叫【奶精奶茶】或【鲜牛奶奶茶】。
在这类状况下,即便名字相反,实际成效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假如同窗们看到商家以“积雪草提取物”作为产品的鼓吹噱头,一定要留意分辨是甚么活性成份甚么规格,不要无脑冲。
x3aqlcgrtch.jpg
另外,还有一种状况是成份相反,但份子型不同,拿另外一出名美白成份熊果苷举例,得多品牌看到其自然平安的特性都拿来研发为主打产品。
却不知它细分为α和β两种份子型,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碳氧键的角度差,美白成果相去近十倍!
zfulxg5nk4q.jpg
熊果苷α的美白成果要远弘远于熊果苷β,毕竟制造本钱就摆在那,很少有品牌违心舍本,假如研发了,也应该会在鼓吹上大做文章。
而市面上大部份标注“熊果苷”的产品少数是熊果苷β,或者是两种构型的混合体,单从产品配料表上写的“熊果苷”是很难鉴别的。
3an44wzmndl.jpg
这也是为何得多同窗购买了一样的熊果苷产品,但通过时间的检修,发现美白成果差异较大的缘故之一。
zqz0q4ebivx.jpg
业内专业人士都有个共鸣“抛开原料提取形式谈成果,是不可立的”。不同原料供给商经过不同工艺提掏出来的产物,在纯度跟浓度上可能天差地别。
娇韵诗双萃焕活精髓的小名同窗们应该都有听过吧?是抗老精髓里的贵妇品牌,内含抗衰成份姜黄根提取物。
o51opgv4dwu.jpg
市面上顺手一搜添加该成份的产品不在多数,但论起成效来可就差远了,缘故就出在提取工艺上。
娇韵诗的姜黄根原料是由德国赢创供给的,作为寰球化妆品原料的供给商巨头之一,是有点技术在身上的。
它采取共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份子精馏技术,能使姜黄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份——姜黄酮含量高达65%,有着惊人的抗氧化和去黄提亮成果。
但个别的商家哪里舍得下这重本费这老大劲,其姜黄根提取物不外是单纯用水煮一煮失掉的姜黄汤,色彩是偏深的。
4stydlo2rbr.jpg
左侧为粗提取的“姜黄汤”;右侧为精提取的“姜黄根”
为了配色的协调,通常添加量不会多,其中无效的活性成份姜黄酮含量可能1%都不到,这样的浓度能有怎么样的奇效同窗们应该心里也有杆秤!
xxgi4wtppi4.jpg
这点真的算得上陈词滥调了,同窗们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烟酰胺含量不同,美白力度也有偏差吗?说的偏偏就是这个。
企业个别不会把产品的无效成份含量配比公之于众,毕竟是花了时间精神研收回来的,被人通晓不就丢了专利嘛,所以大少数成份表都只要成份排序。
好比一张也成分排序的配方表,由于主打成份的含量不同,可能间接抉择其是不是无效。
cghzyo40ciq.jpg
像烟酰胺,含量低于2%成果不会好到哪去,高于5%则可能会安慰皮肤,所以3-5%的含量是相对于安妥的。
5%的高品质烟酰胺搭配一定含量的11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被称为烟酰胺黄金cp,能够阻断黑色素转运、放慢其代谢,进一步增加黑色素的发生,达到不错的美白成果。
pnrqemsbm0w.jpg
2005年宝洁便做过烟酰胺含量不同的成果测试,试验后果标明2%烟酰胺无显著美白成果,5%含量在4周、8周成果明显。
dvobu21gsca.jpg
所以像下面那张雷同的配方表,由于成份含量配比不同,成果也其实不能复制粘贴,同理能够揣测市面上的其余品类。
y32ktf3mvzp.jpg
一个品牌能出圈,面前根本都没少在产品的配方技术上下工夫。
一些根底的产品兴许只需求将原料物理混合便可,但得多无效成份都是本领大脾气也大的,在配方稍一忽略便会使成果逊色不少。
好比修复屏障的明星成份神经酰胺,国外的原料桶品牌出过神经酰胺原液的单品,排汇成果并无想象中的好。
而当钻研人员将其添加到普通配方、原液以及层状液晶的配方中,来丈量角质层不同深度的神经酰胺含量时(紫色代表使用层状液晶技术下的神经酰胺排汇率),能够显著看到紫条的神经酰胺排汇成果多维度回升了!
aidytl1sgqj.jpg
所以当好成份赶上好配方时,能力呈现1+1>2的成果。
此外不同成份的复配有时也能擦出纷歧样的火花。一样是A醇,露得清选择复配通明质酸、水解香桃木,升高安慰性,测试一周内能视察到细纹改良;
5iiyfgjim1x.jpg
OLAY则搭配长角豆提取物;而宝洁结合了烟酰胺,这些都是品牌本人经过试验验证的,单纯模仿这类搭配,就一定能达到一样的成果吗,确定不是。
22evtluz22p.jpg
正如那句话“在行看热烈,内行看门道”所说的,不同专业配景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觉得分辨才能是不同的。
有个术语叫“觉得阈值”,指的是一个临界点,表现人体能感知到外界变动/安慰的区间。
举个艰深点的例子,网上有一张流传很广的图,少数男性只能认出红、黄、绿等色彩总称,而女性能够说出得多种蓝,好比天蓝、海蓝、土耳其蓝,克莱因蓝
kdcvaywhltq.jpg
35kqafgmg2e.jpg
对护肤品配方表也是这个情理,非行业内人看到几个称号相近的会觉得是一类,然而对内行人来讲,功用差异却很大。
一份配方表是由不同元素(原料)组成的,好比一款面霜,大抵由这几类原料组成:乳化剂(1-3种)、油脂、水性保湿剂(2-4种)、增稠剂(1-3种)、水、防腐剂(2-4种)、抗氧化剂、添加剂、香精等。

添加剂是抉择产品成效的,其余部份构成产品的根本状态,这其中油脂、水性保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有不少拥有普适性,在同类型的护肤品配方表上不免有撞车的,看多了天然会发生怎么都那末类似的错觉。

顺手截了两款保湿面霜的小部份成份比较
还有一点就是消费者心思,“廉价没好货”这话同窗们是否都听过,一旦价钱成为了一种心思权衡的砝码,会致使得多人潜认识以为:贵的成果天然要比廉价的来得好。

这期写完,办公室的同窗还在调侃“笑死你好像真的想把粉丝造就成配方师豫备军诶”。哈哈倒也没那末夸大,只是但愿分享完,能帮忙同窗们在挑拣产品时少走点弯路,少踩坑。
不要孤立对待某个成份,便自觉置信所谓的大牌平替,而是用辩证的目光去对待每款产品。假如每个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思惟,置信护肤操行业跟商家迟早要卷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