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zeprbl04ht.jpg
合江笔架山全景
ybkeerowqhl.jpg
笔架山黄庭坚的《游安泰山记》碑刻笔者避开纷扰喧闹,去笔架山寻幽访古,行至山腰,只见一大片嶙峋的乱石在雾霭中如怪兽若有若无。路途旁边的岩壁上,“笔架山碑林”五个大字赫然在目。此处,即是笔架山的第一个景点碑林。
x4z0dozcp5l.jpg
笔架山陆定一题写的“笔架山碑林”石碑笔架山碑林,是以此山一集体文陈迹“白鹿洞”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的。白鹿洞是几方巨石自然叠砌而成的石窟,洞顶的巨石上刻有“兴游真境”四个大字,洞内岩壁上刻有一只与真兽个别大小的白鹿,其身披鳞甲,脚踏祥云,作俯首凌空状。清朝乾隆年间,合江人氏罗文思在此苦读,颇得笔架山韵味,后考中解元任贵州石矸知府,很有政绩。
5w1rp5z3soz.jpg
云台寺笔架山有文字记录的山名,最先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他记下了安泰溪和安泰山的名字。明朝,安泰山又发生了少岷山和笔架山两个称谓。明朝正德年间,进士曾屿遍游川东南大岷山(峨嵋山)、大雪山、青城山等名山东大学川后,不由感慨:“岷下山,莫如我安泰”,遂改名安泰为少岷。明朝前期,曾任四川按察使的曹学佺,在其地舆巨著《舆地名胜志》中,称少岷山为笔架山,这也是笔架山之名的来历。
hxsnosrac4c.jpg
笔架山雾中古樟这三棵古樟,相传是那位将安泰山改名为少岷山的曾屿在笔架山读书时所植。树干粗伟、枝叶葱郁、树冠如巨伞的三棵古樟,因为云遮雾罩,更是不见树尖枝梢。而距古樟根部较近的枝叶,在轻拂的山风和半通明的薄雾中婆娑起舞,令游人们也飘飘欲仙。这幻境般的局面,想来应是“笔架连云”的精髓之一吧。
h2klirtw2kz.jpg
笔架山罗文思题刻的近1米见方的“古安泰山”另外,笔架山还有罗公亭(罗文思结庐读书处)、望江亭、夕照亭以及官方所称的“皇坟”等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