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育儿】浙江大学教授喊话千万父母:“总有一天,你会懊悔逼孩子赢在起跑线”(组图)

[复制链接]

2022-4-19 17:24:43 86 0

「中国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倒在起跑线上的。」
这是「网红传授」郑强在承受杨澜专访时,谈到的一个观念。
郑强传授始终对中国教育有对比多的思考,他不只是是教育部「长江学者方案」的特聘传授,还曾在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以敢说敢言著称。

在杨澜的专访中,他谈到了对双减、兴致班、起跑线等等问题的看法,观念也至关犀利。
有些话听起来虽然不太惯例,但的确也是大瞎话,尤为是对当初正对孩子成就、将来开展的焦虑的父母,可能会颇有帮忙。
01
赢在起跑线
极可能输在大学
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有位准妈妈曾放过这样的「狠话」——我要让孩子赢在子宫里。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简直曾经成为了大少数父母的共鸣。
但郑传授却说了发人深醒的一句话:
中国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倒在起跑线上。
(当初)社会的留意力,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接着是)小学、中学,实际当咱们走入大学当前,中国孩子对迷信的渴想对比惨然了。


这段话还挺震动我的,想起头几天有个妈妈聊暑假方案。
她说,打算趁着放假,先让女儿先把课本学一遍,练习册做一遍。
这不是一个焦虑的妈妈想要抢跑,而是一种无法之举。
一来,初中科目太多,每科留 1、2 张卷子,就可以让孩子写到 十一 点当前。
假期提前做,孩子上学当前,能力有更充沛的时间睡眠和劳动。
二来,是许多同窗都这么学,不照做的话,孩子开学后很难跟上大部队。
抢跑的剧院效应,曾经把常识贮备变为了踩踏式的恶性竞争。
大少数孩子学弯了腰,熬坏了眼,垮了身材,也很难完成父母的期许,成为金字塔上那一小撮人。
退一万步讲,这样的孩子,即使熬出了头,也经常会由于潜力缺乏,输在大学里。
这几年,咱们见过太多大学清入学生的社会旧事。
就在上个月,有位哈工大传授训斥先生靠恩赐能力及格,解散微信群的截图上了热搜。

过后得多网友都说,这是先生对本人的不担任,难怪教师朝气。
确实,在最佳的地位上偷懒,有孩子本身的问题,但也不只是他们的问题。
郑传授就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做理解读:
高考之前,孩子曾经被榨干了,但那是强制的。
大学是自主学习的,所以他们完了,没人看了,没人管了。
之前有指标,是为了考大学,可是上了大学没指标了,最间接的体现,就是学业跟不上了。


父母们假如逼着孩子抢跑,即便孩子临时的赢在了起跑线,也总有一天会后悔,由于这样被逼出来的孩子,很难有耐久的能源,往后极可能要「还回去」的。
在访谈中,他也收回了呐喊:人生不是起跑抉择的,跑得远、跑的久,比起跑、抢跑要首要很多。

02
社会评估体系的狭隘
让这届孩子更易抑郁
在大学教书几十年,郑传授说最安慰本人的,就是孩子失去生命,保持本人。
他说:父母寻求学区房、著名幼儿园、低档小学,重点中学,把一辈子的家当和血汗赔进去,最初孩子失去的是生命。

郑强传授的感叹,让我想起以前人民日报发的一组数据。
《中国国民意理安康开展讲演》显示,2020 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 7.4%。
也就是说,每 4 个孩子中,就有可能有一个抑郁。

为何糊口品质进步了,这届孩子却远不如咱们幸福?
郑强传授以为,这是全部的社会评估体系,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出了偏差:
这是全民幸福观、糊口观的一种固有的过错观点,真正好的教育,不是让人感觉,有头衔、有财产才是幸福的人生。

这一点,掌管人杨澜也深表认同,她说:幸福的定义,不该该仅仅是优秀,更不该该把优秀窄化到财产、位置、成就。

社会赋与分数太多的意义,让孩子的学业担负愈来愈重,心思压力愈来愈大。
终究的后果就是,这届孩子的抗危险才能愈来愈差,总体竞争力在走下坡路。
所以双减,不只是学业上减负,更是给全部社会的思想松绑,扭转大家的价值观。
好比当初不允许鼓吹状元,也是由于状元是偶尔景象,不但愿大家过分执著于成就,给孩子形成压力。
郑传授的话,误点明了国度焦急推广双减的缘故。
03
教育
不应只教孩子吃饭的本事
其实听完郑传授的前半段采访,我对双减仍是有一丝疑虑的。
学业内卷,不光是父母的焦虑诱发的,更可能是由于理想经济前景不明。
在刚刚过来的 2021 年,谁都没想过,教培行业会变天:新西方解雇 6 万员工,学而思关停……

而互联网也随着进入裁员时期:爱奇艺裁员 20%- 40%,快手裁员 30%……
瞬息万变的时期,每集体都是一朵浪花。
将来孩子走到哪一步,从事甚么职业,糊口程度如何,父母彻底不成控。
咱们独一能给孩子标的目的的,似乎就是好好学习,用高学历给未来托底。
对于将来的教育标的目的,郑传授的标的目的也挺有启示性的,他说:
中国教育的偏差,就是咱们太重视一集体吃饭的本事。
大学不单单是教先生掌握一门专业,胜任一份任务,获取一个吃饭的本事,更是教他们终身的做人原则和心田的情操。


对此,我深认为然。时期变了,人材需要也变了。
只为餬口、任务造就的孩子,就像原资料被打磨成为了锤子,一旦定型,人生就失去了其余可能性。
当待业市场饱和,社会再也不有需要时,就很容易被丢弃。
咱们谁也不克不及包管孩子当初学习的常识,能吃一辈子。
但强壮的体格,普遍的常识面,还有抗挫力,想象力这些软实力,足以让孩子应变外界的变动。
所以郑传授一再强调:没有好的理科教育,短少文明;没有好的体育教育,短少强健;没有好的音乐的陶冶,短少情感。我始终坚持把体格放在第一,把人格放第二,把常识放第三。

04
记得心思学家陈默已经说过一句话,发人深醒:中国孩子曾经变了,教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现如今,咱们的孩子究竟需求甚么样的教育?
我想,掌管人杨澜的话正好能够回答:
过来的学校,教给孩子更多的是常识和技巧。当初的教育,更可能是发明一种学习、生长的气氛,让孩子本人去找标的目的。

咱们教育孩子,不该该像木匠同样雕琢,而应该像花匠同样,接收他的秉性的爱好,尽量的给予孩子成长的营养。
这样长大的孩子,根部扎实,未来天然能枝繁叶茂,开花后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7

帖子46

积分195

图文推荐

  •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

  • 全科医生正告花粉症时节正在好转

    全国各地的全科医生正告春季的开端标记着花粉症时

  •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

  •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承受暂时加薪3%的前提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投票承受政府提出的暂时加薪3%以

  • 新纳粹份子如何利用“普通父母”的掩护在反

    星期天,新纳粹份子在反移民集会开端前大约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