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王启轩 人民政协报记者 吕东浩
我国新动力汽车自2015年起迅速放量,截至2022年3月,国际新动力汽车年累计销量超过773万辆,能源电池月卸车量达到432GWh(亿瓦时),创历史新高。
“能源电池将面临较大服役范围,预计2025年服役量约为78万吨(约十一6GWh)。”大连九三学社社员、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传授周雅夫提交社情民心(参数丨图片)信息指出,目前,服役能源电池的循环利用形式次要为梯次利用和报废回收,如若处置不妥,不只净化水源、土壤等,还将形成电池中锂、钴、锰、镍等金属元素的挥霍。
周雅夫剖析以为,以后新动力汽车电池回收存在的难题和问题次要体当初四个方面:电池溯源办理尚欠亨畅,回收规范体系仍需完美;正轨回收企业数量无限,“小作坊”回收趁火打劫;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不可熟,工艺繁杂本钱高;回收商业模式繁多,不足翻新型回收行业同盟。
“增强电池溯源办理伎俩与力度,健全回收规范体系与监视机制。”周雅夫呐喊尽快出台细化能源电池的产品编码技术规范与履行保护机制,协调汽车出产企业、电池出产企业、电池培修改换机构、电池租赁企业、梯次利用企业等相干延长产业充沛配合,完成“全生命周期追溯”。
“推进相干技术提高,进步电池回收效力。”周雅夫倡议组织推进全行业协同协作、技术翻新,加大对电池回收再利用剩余价值评价、安康形态评估等症结技术钻研。放慢企业技术装备革新,进步电池回收利用效力,经过范围效益升高企业回收本钱,从基本上解决本钱高、效益低的行业困难。
周雅夫还倡议,踊跃推广行业同盟回收模式,疏通专业化回收网络,在新动力汽车普遍使用地域推广行业同盟回收模式,以新动力汽车出产企业为主导,将能源电池出产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等首要主体联结起来,造成一致回收同盟,完成劣势互补,亦即能源电池出产企业为新电池提供销路,汽车出产企业为电池溯源提供信息数据,并为废旧电池提供回收渠道,第三方回收企业则经过本身技术劣势完成能源电池高效回收。
原文登载于2022年5月5日《人民政协报》第6版生态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