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去了趟澳洲,全部人都欠好了…”新西兰和澳洲抗疫差异这么大??

    [复制链接]

    2022-6-11 06:01:50 32 0

    本周四,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到访悉尼,
    飞机落地后间接返回总理府邸Kirribilli House,
    与新任澳洲总理Albanese共进晚饭,
    两人还一同来冷风中观赏了一把Vivid Sydney…
    澳媒指出,
    Ardern是第一名在澳洲外乡会面新总理Albanese的政府首脑。


    给妈妈们保举个资源:7岁能读完《哈利波特》,私校浏览考试题却不外关?只由于少了这类训练!
    新西兰总理刚来澳洲,
    一名刚刚完结悉尼之旅的新西兰小哥却发动了怨言,
    在比较新澳两国的抗疫后,
    总结出了这些感悟…


    “我感觉我像一条戴着口罩的疯狗,我愤恨了。”
    新西兰小哥如是说:
    我白昼的时分还在新西兰始终戴着口罩,
    时辰放弃社交间隔,
    6个小时后,就来到了澳洲悉尼,
    和30多集体一同牢牢挤在一家人满为患的公开酒吧里。
    咱们紧挨着,均可以闻到彼此的气味,
    然而没有一集体戴口罩,办事人员也不戴。
    阅历了两年的疫情糊口,让我感觉,
    这并非文明冲击,
    而是“Covid冲击”。


    这家热烈的酒吧提供葡萄酒、啤酒,
    还可能提供Covid病毒,
    一种致使寰球超过?600 万人死亡的病毒,
    我没敢饮酒,始终戴着口罩。
    每次有人向我呼吸时,
    都觉得Covid正经过我的眼球,进入体内,
    所以我老是闭着眼睛。
    一名女子看出了我的异样,他向我解释说:
    “只要你生病,
    或者家人感染了Covid,
    才用戴口罩。”
    这句话瞬间把我拉回2019年,
    悉尼的时钟,恍如停留在了这一年。


    来澳洲前,我在线上填了一张表,
    在飞机上有人提了一嘴防疫平安,
    机场没有Covid反省,
    旅客被要求间接去酒店自我隔离,
    而后看RAT测试是不是是阴性。
    以上就是整个的Covid预防措施了。
    并且给我管理入住的酒店任务人员没有戴口罩,
    这是我两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任务人员的全脸。
    不止是酒店,
    在澳洲的商场、餐厅、电影院等公共场合,
    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
    只管交通工具上有口罩要求,
    但大少数人间接疏忽。


    那天,我怀着猎奇心问了十分多的人,
    你们为何不戴口罩?
    我失掉的谜底简直一致是:
    咱们感染过了,
    这件事翻篇了,
    就连得多老年人也是这样以为的。
    虽然这个论断听起来太过简略了,
    由于家喻户晓,即便感染过Covid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
    据我理解,澳洲因Covid逝世的人数高达8861例,
    新西兰有十二40例,
    仍然有不计其数的人,面临Covid的要挟。
    但转念间,我似乎有点了解了,
    既然感染是不成防止的,
    那末,
    为何要拖延不成防止的事件呢?
    尤为是一些人还以为,
    假如一定会感染病毒,
    最佳在新冠疫苗发生的免疫力消退以前。


    那天晚上,我在酒店做出了一个斗胆的抉择,
    我要采取悉尼的糊口形式。
    我知道这个抉择其实不合用于每集体,
    我才30出头,得了患上重度哮喘,
    但我曾经想好了,
    假如我感染Covid,那就随它去吧。


    接上去的十天,产生了得多值得记念的事件,
    我彻底健忘了Covid,
    这是两年多来,第一次开脱Covid的安排。
    我去了Vivid音乐节,与数万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
    我天天都在里面吃饭,包罗早饭、午饭和晚饭,
    一共去了30多家餐厅,每家店都挤满了人,
    这让我觉得至关自在。


    只管是这样,病毒也没有感染我(据我所知)。
    但是等我筹备回到新西兰的时分,
    所有又变回去了,
    我又被送回到一个
    被Covid统治之处。
    在上飞机前,我必需做一个测试,
    然而我住在悉尼外的一个小镇上,找不到做测试之处,
    我在悉尼的最初一天,都挥霍在找中央做测试。
    回新西兰要做过于官僚主义的7项旅行申报,
    我觉得这没无意义。
    反正进入新西兰后,要做RAT测试,
    第5天的时分还要做第二次,这样应该就可以筛查出大部份病例了。
    只管新西兰的防疫措施严格,
    但人均感染率也不低,乃至能够说感染危险很大。


    我习气了澳洲的糊口形式,
    回新西兰后还不太顺应,
    以致于我有两次去超市的时分,都忘了戴口罩。
    Covid限度的症结的地方,是对不同的人都要实施彻底限度吗?
    我的感染危险与80岁得了患上肺病的白叟,是不是相反?
    新西兰前总理John Phillip Key曾在Delta病毒传布期说过,
    新西兰是一个“山人王国”,
    意思是自我关闭,不谙世事。
    过后我以为措施没有问题,咱们失掉了维护,我很感谢。
    但如今,我感觉John Phillip Key对新西兰的批判也很正确,
    解封的糊口其实不可怕,
    更多人需求到海内看看,
    能力明确Covid以外,
    还有糊口。


    回到新西兰,
    我像回到了一个充溢不用要轨制的国家,
    世界上大部份地域都回归正常糊口了,
    咱们也应该这样做。


    这篇文章收回后,很快在全网诱发热议。
    有网友表现:
    “山人也许有更多含意,但戴口罩可不是其中之一。”


    还有网友称:
    “写下评论时,我人在美国,
    这里也没有人戴口罩,也没人在意你是不是戴口罩,
    我觉得这里很自在。”


    也有网友提出了不赞成见:
    “你享用的美妙时光可能要就义得多新西兰同胞,
    因为新冠,我失去了一个敌人,我的观念和你纷歧样。”
    但有网友辩驳道:
    “假如你没有生病,你不戴口罩会传布甚么呢?”


    不能不说,每个国度的抗疫都有不同,
    但澳洲不是最先,也是次早选择躺平的国度。
    或许新西兰与澳洲太近了,但抗疫的过程却大有不同,
    这多是让新西兰小哥发生落差的缘故吧!
    每个国度有每个国度的规则,
    但愿这位小哥回到新西兰后,仍是要把口罩戴好,
    为了本人也为了他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5

    帖子47

    积分21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