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修手机生意也欠好做了:天天都亏,十年轻店关门,有人赔了10万元

[复制链接]

2022-7-4 18:27:59 48 0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倪毓平
编纂/ 陈芳
生意也欠好做了
凌晨9点,老钱位于北京十里堡的手机培修店准时开门。
一排闼,门口的迎宾提醒器就“叮咚叮咚”地响了两声。这家店面积不大,正对面是蓝白相间的“中国挪动”招牌;左手边的墙面上,挤挤挨挨地挂了一整面的耳机、充电线等配件;墙对面的窄小柜台里,陈列了各式各样的二手苹果手机。从柜台处往下看,是陡然低上来的沙发。

每当有人来,老钱就从柜台上面缓缓抬起身,推了推快要滑到鼻尖上的黑框眼镜,掉以轻心地问,“要点甚么?”
除了一张随便立在门边的“手机培修”霓虹灯牌,这家店简直看不得手机培修的痕迹。当《财经天下》周刊讯问生意,他双手穿插枕在后脑勺,身材又塌进沙发里,“这行欠好干了,当初的人一问价钱,就感觉培修太贵,不如买一个患了。”
“不论你的机子值不值钱,配件价就那末贵。”老钱抓了把有些混乱的头发:有的手机换屏要几百元,还不如加钱换一个老手机,劝退了一波人。除非是手机里有首要的货色,或者是老手机,会拿来修一修。
50岁上下的老钱曾经在手机培修的行当里做了二十多年,如今租的这家店已有十多年。他的家庭也环抱手机展开:大儿子“坐不住”,不肯意搞培修,通常在里面跑来跑去,回收二手手机;老婆也开的是一家培修店,遇到搞不定的活儿,就拿过去给他修。
但当初,修手机的活儿愈来愈少了。比来两个月,老钱靠培修只赚了几十元,“本儿都没保住”。房租、水电、人工等各项费用,是线下培修不能不斟酌的本钱收入。十几年的时间里,老钱的店面房钱从每个月三千多元涨到了一万元摆布,但支出反而跌了——“付了房租,钱就没了”。而早几年,老钱每月还能净赚两万元。

(图/视觉中国)
没有人流量是最大的问题。“大家当初很少出门了,下了班也不会乱逛”,老钱的手机培修店,从早开到晚,也没几单生意。“要不是有熟客,我早就干不上来了。”
方源的手机培修店虽然开在北京永安里左近的写字楼里,但也面临没有新客户的窘境。
他的店面要大一些,约有20平方米,亮堂,整洁,双侧很克制地摆了些二手手机和手机配件。正对着门口的,是一方小小的黑色培修任务台。方源一边检测着手机,一边说:“根本上都是熟人来,新客太少了。”
“当初间接找过去的简直没有。”方源说,一天上去也没几单生意。
从传呼机一路修到智能机的林东,显著觉得到,手机培修的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行业不赚钱,得多人都转行不干了。
“之前手机品质不外关,山寨机、低端机流行,很容易就坏了,因此培修总量大。”林东剖析,跟着手机品质的晋升,当初的手机在正常使用的状况下,很少会出问题,因此,培修量就没那末多了。
的确如斯,李木的苹果手机和vivo手机用了五六年,始终没坏过。她本来方案着,等手机坏了,就趁势换个老手机,却始终没无机会。“前段时间手机没信号,我认为是手机坏了,还快乐了一番,感觉终于能够用老手机了,没想到是手机卡坏了,收费换张卡就行-了。”
像李木这样的消费者得多。手机培修从业者阿峰说,当初的消费者手机坏了,第一设法仍是间接换新的,或者拿闲置的旧手机将就用用,很少有人选择培修。
前段时间,李木敌人的苹果手机屏幕摔裂了,她去培修门店征询,换一个原装屏幕要七八百元,最初想了想,仍是持续拿备用机对付用用。
与手机相干的生意都欠好干了。中国信息通讯钻研院数据显示,往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手机整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降落27.1%。人们的换机周期变得愈来愈长,市场钻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剖析称,中国用户的均匀换机周期接近30个月。
在此配景下,一些人认为手机培修生意会爆棚,迎来“第二春”,没想到培修和手机生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瓜葛。
“中国市场次要的增长瓶颈在于需要侧。”剖析机构Canalys挪动业务副总裁Nicole Peng以为。如今看来,手机市场的培修愿望也合用于这一剖析。
修屏幕反而赔了钱
和老钱比拟,阿峰的生意还算不乱。一天中,好的时分能有10单培修生意,欠好的时分也有三四单。
2018年,他在湖北宜昌开了一家手机培修店。五年的运营中,阿峰的门店支出成浅口“U”字形:2020年和2021年,阿峰的支出降了25%。去年下半年,支出状况缓缓恶化了,但还没恢复到2020年以前的程度。目前,他每月“勉委曲强”能有1万元的支出。
按照阿峰的视察,接到的培修定单中,大部份培修业务集中在换屏上。只管屏幕是手机中最贵的整机,但换屏的危险较大,“搞欠好就赔钱”,于是利润个别。
往年5月,他为一台三星S20改换外屏,“原本曾经顺利换好了,但装机的时分,发现屏幕里有一个大方泡,因而抉择返工重来”。后果,不谨慎拆坏了内屏,只能本人出钱赔一个原装屏。“算上去,这单赔了700元。”
在培修中,内屏的培修要比外屏贵三倍摆布。“好比华为MATE30Pro,修外屏要300元,内屏坏了,就得1500元往上了”,阿峰因此调侃,“这个世界上,每个培修徒弟都会在屏幕上赔钱。”只管他把心态放安稳了,但6月里,他在培修两台曲面屏手机时一样由于弄坏了内屏,加起来又赔了1000多元。

(图/视觉中国)
太疼爱了。他苦笑着,“这段时间曾经劝退好几个高难度机子了,赔怕了,我得慢慢。”
手机培修另外一个对比大的业务就是修主板。比拟换屏,这个根本就没甚么危险。修睦了就收钱,修欠好也就恢还原样退回去。通常,阿峰喜爱在晚上22点到零点修主板。这个时间段,外界的搅扰很少,可以对比专一地任务。
整体而言,“这行算不上暴利了,赚的是危险钱、手工钱和辛勤钱。”但曲解仍会存在。
有一次,他被疑心在培修中偷换了电池。阿峰拉着这名顾客去售后做检测,“还了我洁白”。这之后,他就在本人的任务台上装置了监控,对着手部的任务全程录相。“万一有整机平安方面的顾忌,我就给他看回放。”
阿峰感觉,互联网曾经让手机零部件和全部培修业变得通明了。“进店前,顾客大都会在网上查到价钱”,这就很难有“分歧理的利润”存在。而在阿峰入行前,只要多数人懂培修时,赚取微小财产是轻而易举的事。
“造富”时期散失
从北方的工厂来到北京中关村闯荡的勇哥就是手机培修“造富”时期的见证者。
“之前不懂培修,不懂技术,也不知道多少钱来的货,人工费有多少,对这些都没有概念,只是拿提成,你给我带多少人来培修,我给你多少钱。”穿戴一件大T恤,肚子因为久坐而轻轻突出的勇哥告知《财经天下》周刊。
勇哥在中关村待了十多年。看着手机培修的人在回龙观“买了房”“买了车”,本人缓缓“回过味儿”,“提成可能只是他们利润的非常之一,乃至二非常之一”,因而他试探着,也闯进了这个行业。
这恰是行业疾速开展的时代,四面八方的人不停涌进来。林东回想,那时带学徒,学徒期为一年或两年,本人要收5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费用。“当初收学徒,收费的都欠好找了。”一样带过学徒的勇哥增补称,“这两年招学徒,每月要付给他们三四千元的工资。”通常,学徒们没学多久,就会要求自立门户,他们四散开来,去顺义、昌对等房租更为廉价之处开店。
老钱并非学徒出身,他从江苏北上,随着老乡入了行。“那时分,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不懂就随着他们学,就这样一个个带到了北京。一个镇上最少有100户人家出来做手机培修。”入局的人源源不停时,老钱的隔壁也开了家手机培修店,两家息事宁人了很长期。“老话说,同行是冤家,咱们虽然没怎么说过话,但也历来没吵过架。”
这些被从业者频频提及的荣光,产生在2016年摆布。
这一年,刨去房租、水电等各项本钱,老钱每月能赚1万到2万元,一年净利润在20万元上下。
勇哥也创下了日均超过6万元的支出纪录。为了给“一个海内回来的大姐”恢单数据,从接到定单的下昼,他忙到第四天的早晨1点多,最初,仅仅这一单,他就拿到了5万多元的酬劳。加之其余培修业务带来的1万多元的支出,勇哥单日进账为6万多元,是培修以来“赚得至多的一天”。
他在中关村的海龙电子城开了本人的店。店铺和大厦的营业时间放弃统一:10点开门迎客,晚上七八点钟准时上班。上班后,勇哥总要去“喝饮酒”“打打牌”。空闲时,买张公交车票去逛天安门,或者是和敌人们爬香山。有主人打电话来,他只回一句,“出工了,有事今天再说”。
好景没能继续多久。同一时间,中关村的电子广场也在转型之中。2016年,海龙电子城开业;2019年,鼎好大厦关停。各大电子卖场的手机培修店铺接踵搬家,集中开进了科贸电子城。房租也涨到了1万元。但昔日的繁华却没有连续上来。6月下旬,《财经天下》周刊来到这里,科贸电子城公开一层的培修店简直都开着,但大多空荡荡的。一个店铺的老板埋怨,“三点了,到这个点儿都还没倒闭”。
勇哥的糊口也不复往昔了。天天上班后,他骑着电动车间接回家,本人做饭,睡觉,很少再出去玩,“一是年岁到了,二是糊口前提也不允许。”
“早上一睁眼,就会想房租怎么解决、会不会有疫情、有的话要不要关门……”如今,晚上10点多,接到主人的电话,勇哥也要把这单聊分明才会挂电话。“前几年历来没想过,今天还有无生意这件事。”
他的店铺早已搬离了海龙电子城,因为临街,每月的房租就超过了2万元。去年下半年,延续的关门开业使他赔了近10万元。往年过完年到当初,依然处于“不挣钱”的形态。不外,靠着熟客,和其余业务,培修店临时“还能撑一段时间”。
转行也迷茫
手机培修同样成了夕阳产业了,方源这么想着。和他相距8千米以外的老钱也看到,只要特别少的新人入行,在这个圈子里,能碰到的老乡也愈来愈少了。“得多房租到期后,就退出不干了。”
从传呼机时就在做培修的林东见证了全部手机行业的变迁,也阅历了手机培修的荣光与祛魅。他信心回身,从培修干起了经销,新机和二手机都在卖。林东抵赖,比拟之下,仍是培修利润会高一些。但仍是阿谁问题,“当初的门店没有多少培修的量了”。
勇哥正在斟酌把业务搬到线上,但后期的微小投入让他当机立断。假如在百度、京东、淘宝等全线铺开,一个星期就要花两三万元做网络推行。这个费用投上来,网店的地位要下拉好几页能力看到,“钱简直打水漂了”,“有人点进来看一下,可能没成交,推行费也得给。”
总之,“欠好把太多精神放在下面,你在这儿还能维持现状,转到别的(行业)”,他进展了下,咂着嘴想找一个适合的词,“就很难说了”。
这个小心的态度也可能来自于同行转型的前车之鉴。在他的圈子里,一些人转行投身餐饮、游览、住宿、文娱等行业。“但疫情一来,这些也都不行了”。

(图/视觉中国)
眼下,勇哥将店铺盈利的但愿押在了下半年。“每一年5月到10月,都是手机销售和培修的淡季,生意确定会好一些。”至于更久远的打算,他没有肯定的设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毕竟,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包管永久存活上来。
不外,胜利者的传说也仍然在暗暗流转,供勇哥和同伴们重复观摩。他提起,敌人的敌人曾经把上门培修办事做得风生水起。一个月的推行费就要10万元,但大笔资金的投入,也换来了丰厚报答:风闻中的胜利者,每月赚到的钱曾经超过10万元了。“只管如斯,胜利的人一直是极多数,得在这个行业中做了很久才行”。
方源刷着抖音,也艳羡这些在网络中具有高关注度、高暴光度的“培修高手”,“只有技术到位,仍是会有不错的支出”。
目前,他也承接同行们的培修定单。那些辣手的、有难度的会送到方源手中。“手机设计愈来愈繁杂了,咱们也需求不停学习,能力跟得上开展”,方源渴想不停精进本人的培修技术。终究,像网络中备受注目的“培修高手”同样,“从不失手、啥都能修”,能力获取更好的开展。
可是,矛盾的动机也很快冒出来。“技术再好,没人找你也没用”。因而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如何能力找到更多的新客户?如何激起更多的培修需要?
正如老钱,仍然在为这个问题而懊恼。他摘下了眼镜,从柜台中绕出来,一屁股坐进了角落里的小沙发上。“手机又不是吃的,中午吃完晚上吃,一年能修几次?好多人一年也没能修过一次。”
就在一两年前,老钱如常去开门营业。但这一天凌晨,他发现阿谁做了十余年的同行街坊曾经“熬不上来”,撤退了这个行业。隔壁的门店也变为了早饭店。但老钱的开心并无多少,“他走了我生意也没好到哪儿去,仍是没多少人。”
(文中阿峰、老钱、勇哥、林东、方源、李木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7

帖子43

积分199

图文推荐

  •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

  • 全科医生正告花粉症时节正在好转

    全国各地的全科医生正告春季的开端标记着花粉症时

  •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

  •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承受暂时加薪3%的前提

    新州护士和助产士投票承受政府提出的暂时加薪3%以

  • 新纳粹份子如何利用“普通父母”的掩护在反

    星期天,新纳粹份子在反移民集会开端前大约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