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大山深处77年的美国发机电,如今仍旧能正常发电

    [复制链接]

    2022-7-6 12:32:11 26 0



    天门河水电站位于贵州桐梓县,开始建于1942年,历经三年的时间整个建成,是贵州过后建成并发电至今的独一水电站。
    这座水电站建在位于一个大天坑的公开溶洞里,飞机从下面飞过都看不到的。里面没有水坝,只要一条小河,也不知道水来自哪里?流量很大,到了断崖下就断流了,水就不知去向。没想到的是70多年过来了,这两台发机电还在发电,山里的村民只知道他们这里有电站,基本不知道甚么美帝国主义的发机电。
    为了寻觅发机电来到滇缅公路


    康康降服滇缅公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晴隆24拐。


    只有有岩穴就进去看看,这外面没有发机电,只要棺材!!!全是棺材!!!我看过外面还有人的。


    走滇缅公路,技术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天色已晚,但康康还在奔走 ... ...


    有水、有河之处都是线索----来到“恐龙湖”,找到了发机电,但不是美帝国主义的。


    找到发机电了,但不是我要找的。


    本想河流是线索,那就沿着河流走,然而起初证实是错的。


    一个月后的一天,本地人给了我一点线索 ... ...
    我找到这个天坑,天坑上面有一条小河


    一条小河,也不知道水来自哪里?流量很大,到了断崖下就断流了,水就不知去向。
    断崖高度有几百米,子细瞧,在半中腰有栈道。


    山的另外一侧有个岩穴,美帝国主义的发机电就在上面


    走进洞里,看见这块石碑,石碑上记录着这座公开电站的配景,碑上写着:大抵意思是日军割断了云南缅甸公路运输线,这两台发机电是经过重型运输机运过去的。


    洞有两层,自然的,上面这层装有水轮机,只能看到水轮机的上半部份,下半部份是涡轮,水就从上面流过。这根轴间接驱动下面的发机电,连轴承都没有换过。


    阀门加速器




    这是下面一层,下面写着供油压水轮机用的旋转泵






    找到了,这就是美帝国主义的发机电!两台机组正常发电。
    励磁发机电和主发机电是做在一同的!下面小的是励磁机,上面大的是主发机电。




    这是励磁机的铭牌






    美国通用电器,交流三相发机电和水轮机


    看看主发机电铭牌和出产日期


    这是甚么资料做的?在幽暗湿润的环境中延续任务了七、八十年,外壳没有一点锈迹,闪闪发亮的。发机电绕组也是簇新的。


    这是配电柜


    通用电气公司--开关柜


    这是过延时流继电器,还能正常任务哦。


    过流延时继电器
    看看配电柜电表就知道还在发电
    不成思议


    低压配电室


    看看这个吊扇,还能使用的。


    叶片是木制的


    风力很大!


    这两台美帝国主义的发机电80年来始终在发电,不克不及不说是奇观啊!
    七八十年过来了,处于幽暗湿润处的发起机混身发亮,线圈绕组仍是簇新的。


    跋文
    这两台发机电能留到当初的次要缘故是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人烟希少,交通未便,知道的人很少。还要感激精心颐养这两台发机电的工人,五几年大炼钢铁时代没有把它拿去熔掉,在文革的打到美帝、打到苏修时代没有让红卫兵把它破坏。
    找到这两台发机电使我很有感受啊,这两台发机电,从1942年到当初始终在发电,连轴承都没有换过,这不克不及不说是个奇观,这是老美3、4十年代的产品,却有如斯高的品质和牢靠性。
    下列是《动力新视察》记者 刘坤伦的文章(天门河水电站的前世今生)节选:


    1999年,美国勒菲尔公司得知本人上世纪40年代出产的机组还在退役,曾派人到桐梓察看,并提出用200万美元回购机组作为企业产品的形象和文明意味,被桐梓县政府婉拒。


    门楣上仍然从左至右镌刻着这5所大学的校徽:东南大学、西南大学、清华大学、浙大、工业大学。
    抗战期间,大批军工厂随国民政府内迁,其中广州石林军工厂、河南巩县军工厂、江陵军工厂、沈阳军工厂,迁至贵州桐梓后,合并为第41军工厂。
    因后方战事吃紧,武器弹药供不该求,前方军工厂仅靠两台柴油机作为原能源发电,显得力所能及。起初又因柴油奇缺,发机电组不克不及正常运转,而影响了前方军工厂的出产。为理解决这一困难,国民政府抉择建造一座水电站。为了建成这座水电站,四11军工厂延聘清华、浙江、西南、东南、工业等5所名牌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参预设计和装置。
    当年,为了防范日军轰炸,水电厂的首要装备装置在人工开凿的公开岩溶洞中。水电厂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先建成的溶洞水电工程。最为稀有的是两台来自美国的发机电组。据《纪事碑》记录,两台发机电组均是美国最新产品,首先由万里之遥的美国外乡,漂洋过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再由驻印美国空军,沿过后著名的“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运抵昆明,再经滇黔公路翻越崇山峻岭运至贵州桐梓。机件总重量达100吨,仅发机电组机芯就重达3吨,发明了过后中印空运重件的最高纪录。
    2013年曾经81岁高龄的高培德老学生是遵义铁合金厂的退休职工,1992年退休前是该厂布局处副处长,他还分明地记得1953年2月参预抢修水电站的状况。据高老学生回想,1945年抗克服利后41军工厂迁走,水电站交桐梓县电力办理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因为办理失控与操作不妥,一号机组线圈遭到重大损伤。二号机组立体轴承也受到较大磨损,均衡度极小,加之水库淤泥沉积梗塞,库容大减,引水渠又跑冒滴漏,供电路线老化,全部电站始终是在“带病”任务,到1949年底,曾经不克不及正常(满负荷)运转,随时都存在着自愿停产的极大风险。
    1950年7月,天门河水电站由省军管会遵义工矿处上司新成立的贵州锰铁厂,也就是起初的遵义铁合金厂接管。该厂在接管两年多的时间里采用各种技术伎俩,虽然能够根本维持正常出产,但要挟水电站的各种隐患并未失掉铲除。
    “1953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四),刚过完春节厂里就召开全厂动员大会,号令全体职工和家眷踊跃投入到片面停产大检验的任务中。”高老学生回想,当年只要21岁的他是厂里的学徒工,有幸参预了这次拥有历史意义的水电站大抢修。当年抢修的重点是一号机组的线圈需求整个撤除改换。为此,早在一年前锰铁厂就向上海机电厂订购了新线圈,并由该厂一位姓黄的工程师担任指点装置线圈。
    二号机组的立体轴承由厂里机修工段的李晓江、赵显扬两位教师傅从新仿造。两位教师傅都是原41军工厂的初级技师,技术精湛,经两人仿造的轴承在数吨重的发机电转子以及水轮机涡轮500转/分的高速运转中,至今过来数十年仍平安无事。
    高老学生还记得,过后得多人对采取国产线圈和本人仿造的轴承能否过关抱着疑心的态度,乃至有人坚定支持。直到检验实现试车并平安运转后,证实一号机组线圈的从新装置和二号机组轴承的仿造获取美满胜利,使部份人“崇洋媚外”的观念不攻自破。
    据理解,因近些年来天门河水库建立正在电厂下游进行,所以电厂简直断了水源,才不克不及发电。“这个水电厂曾经实现了历史使命,将成为文物。”
    2019年4月十二日,天门河水电站入选“中国工业遗产维护名录(第二批)”名单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5

    帖子40

    积分18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