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全解读,他仍是阿谁音乐的王

    [复制链接]

    2022-7-7 09:53:00 21 0

    19 年前的 7 月 16 日,多是华语乐坛最高光的其中一个时辰。
    全亚洲 50 多家电台同步首播着一首歌,超过 8 亿人同时收听。在 iPhone 还有 4 年才表态的 2003 年,这个数字可能比明天抖音快手 QQ 音乐网易云同时推出一首歌还要夸大。
    这首歌的名字叫《以父之名》,阿谁喜爱戴鸭舌帽、头发微卷、吐字不清的 24 岁少年,曾经开始成为一个时期的符号,7 月 16 号则被歌迷定为「周杰伦日」。
    19 年后,周杰伦也无意选择在 7 月 15 日公布本人的第 15 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与《叶惠美》发行前在电台的首播相似,明天中午周杰伦也在多个平台率先首播了专辑新歌。


    千禧年之后,周杰伦的歌曲像龙卷风同样吹过有数 80 后、90 后的青春,成为记忆里有滋味的景色。
    哪怕还听不懂歌词,也能被旋律吸引,在 MP3 里循环播放上百遍。
    校园播送里,某年某班的 xx 点了一首周杰伦的《晴天》,又一个开不了口的青涩少年。
    干燥的历史课上,书本上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汉谟拉比法典」,不盲目变为了脑海里的楔形文字。
    假如说数周前视频号重映「魔天伦」巡回演唱会,让杰迷失掉一次伪装「回到过来」的颅内低潮。这一次周杰伦是真的试着让故事持续。


    周杰伦上次公布新专辑曾经是六年前,当他在新歌里唱着「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没有谁能辩驳,一切人都在期待他让华语乐坛再次「伟大」。
    「最伟大的作品」狂想曲
    午夜巴黎,任何奇观均可能产生。
    塞纳河畔柔波荡漾,莎玛丽丹金碧光辉,周杰伦脱去保安服,坐在一架钢琴前,相熟的华美音符响起,《不克不及说的机密》的觉得来了。


    一曲钢琴弹奏,化身时空旅人。
    周杰伦瞬间回到巴黎的过来,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相遇。
    马格丽特的《人类之子》。


    萨尔瓦多·达利《永恒的记忆》《龙虾电话》。




    常玉的《曲腿裸女》《聚瑞盈香》。




    莫奈的《睡莲》《日出印象》。




    蒙克的《呼吁》。


    还有梵高的《星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晚上》……


    最初,还有郎朗的钢琴。


    「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一全部伟大艺术家的狂想曲。
    1925-1927 年之间,MV 中的艺术家们也是这个时间段外在巴黎,马格里特 1927 年移居巴黎,达利 1926 年去了巴黎;常玉 1920 年后始终留在巴黎,莫奈常驻巴黎,徐志摩还在勾结敌人王庚老婆被要挟后 1925 年躲来了欧洲。
    让人想起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男配角也是在绅士派对邂逅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家。


    当你认为「最伟大的作品」,原来是说这些巨匠的作品,而后他唱:
    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 路还在闯,我还在创,指尖的旋律在渴想。 世代的狂,音乐的王 ,我想我不需求画框。 它框不住,琴键的速度,我的音符,整个是将来艺术。仍然是周杰伦式的多元曲风:古典、嘻哈、饶舌、盛行,奇妙融会于一首歌。
    仍然是周杰伦式疯狂的想象力:绘画、文学、音乐、影象确当代艺术表示方式交织于一首 MV。
    无论是从歌自身仍是 MV,均可以看出周杰伦在这个数字时期,仍然在传递一个姿势——咱们仍要用扎实的作品谈话。


    不外从 MV 剧情来看,最开始周杰伦经过钢琴声潜入 1920 年代,也许是去探寻过来那些伟大的艺术巨匠以获得灵感,半途不测遇见朗朗也进了他所在的 1920 年代,朗朗应该是第二个一样能用音乐穿梭的魔术师。MV 4:24 时泛起了最初一个钢琴还未「打卡」,最初回到理想的场馆,居然发现朗朗也一样回到了理想,才懂最伟大的作品就在当下,也有一种伟大作品正沿着历史传承的意义,这大略也是周杰伦的但愿吧。
    在这个新专辑的前导纪录片里,周杰伦 2019 年去的巴黎特地拍摄新专辑,却在往年才真正出售,可想面前对作品的打磨和匠心。


    而词作者黄俊郎表现,大部份的文字都会对应到一张画、一本散文、一首诗、或是一个典故。歌名叫「最伟大的作品」、有得多层意思,他画画那末多年,感觉艺术最了不起之处在于,它能够让「自我的负面情感」与「偏激执著的动机」,这些在糊口外面他人可能难以承受的你,由于透过创作,而成为了被称许观赏、最侧面、最伟大的存在。
    只要艺术,能把那些不被周遭人认同的思路、率性的言谈举止、荒谬不经的糊口、穷途潦倒的落漠、变质成为最标致而惹人遥想的存在。 就像这世上之所以可以如斯热烈,都只由于「寂寞」。等 7 月 15 日新专辑整个发行,周杰伦的纪录,也许将再次被他本人打破。
    华语乐坛的推翻者
    周杰伦曾说,他很少听他人的歌,由于他 16 年前写的歌,到当初还在盛行。
    无庸置疑。时间退回到 16 年前——乃至还能够再早一点——2000 年,周杰伦出道,即华语乐坛巅峰。


    ▲ 周杰伦初期照片
    他的首张专辑《Jay》,获取了台湾当年最好盛行音乐演唱专辑、最好制造人和最好作曲人三个奖项,同年被「打败」的,有王菲、那英、孙燕姿、莫文蔚。


    在周杰伦成为一个时期的符号以前,他的故事,置信你多多少少听过一些:
    1997 年加入《超猛新人王》为敌人负责钢琴伴奏,周杰伦的同窗歌唱没获奖,他反倒由于写了一首奇怪的《菜谱歌》被掌管人吴宗宪留意到,才有了前面全部故事的开始。


    不外,周杰伦被吴宗宪支配进唱片公司后其实不顺利。
    他创作《眼泪知道》被刘德华回绝,创作《双截棍》给张惠妹再次被回绝。1999 年江蕙的《落雨声》,终于成为了周杰伦第一首卖出的歌。只管这首歌并无火遍江南京大学北,但这是他第一次和方文山协作,所有似乎被命运在黑暗铺好了路。


    ▲ 周杰伦和方文山
    他人唱不来,不如本人来——阿尔发唱片公司总经理杨俊荣听完《可恶女人》后,向吴宗宪力荐周杰伦,吴宗宪让他一周以内写出 50 首歌,假如能够,他就从外面挑 10 首给周杰伦出新专辑。
    周杰伦固然做到了。


    ▲ 周杰伦与杨俊荣
    当下,是华语乐坛最初的黄金时期。2000 年前,邓丽君确立了华语盛行歌曲的根本模式,罗大佑为盛行音乐拓宽了外延,张学友、任贤齐、张惠妹等带动盛行音乐的传布。情情爱爱、你侬我侬,仍然是公众盛行音乐的主流。
    周杰伦新专注出,华语乐坛变天了。
    出名乐评人王小峰在《只要公众,没有文明》中以为,周杰伦对华语音乐的破坏性和自在度,让他足以成为过后年老人心中的领军人物。
    你第一次听到周杰伦时,大略也是一头雾水——他咬字不清叽叽喳喳地究竟在唱些甚么?


    假如你是过后最弄潮儿的那批年老人,应该知道黑人音乐也在 2000 年摆布进入中国,当嘻哈逐步成为潮流,华语乐坛就缺一个后行者了。
    周杰伦发现,美国黑人音乐与中国音乐相结合时,汉语的四声与英语的升降调之间存在一种不成和谐的矛盾,也就是用汉语来唱嘻哈,就跟快板没啥区分,黑人演唱的韵律感依然如故。
    所以他推翻了中国人传统的唱歌形式——干脆把唱变为一件乐器,不斟酌写词的平仄和韵脚,尾音处置得像黑人那样,咬字隐约一些,以就义发音为代价,去找出那种黑人音乐的韵律感。


    高晓松评估说:
    周杰伦的歌分红两类,慢歌十分传统和西方,快歌用的是他共同的节拍感,我数过他的拍子,既不是 R&B,也不是 Hip-hop,乃至没有出处,彻底是属于他本人的节拍。是的,彻底周杰伦式的「嘻哈」。但多是汉语最初级程度都听不清的唱法。
    过后有人还质疑,假如当前中国人都这么唱的话,是不是会成为华语盛行音乐的灾害?
    后果是,周杰伦正在发起一场华语乐坛的反动——他的音乐展现了一种不测的、斗胆的、多元的、充溢想象力的可能,曲调悠扬繁杂,曲风共同多变,歌词惊艳粗浅,他自己的酷、自信、野心,让他更被年老人疯狂追捧。


    尔后,周杰伦以一年一张的高频率,接连公布《范特西》《八度空间》《叶惠美》《七里香》《11月的萧邦》《仍然范特西》6 张专辑,将中国盛行音乐搅得天翻地覆,唱片热销,奖项不停。
    他就像一颗春雷,炸醒了华语乐坛安静的湖水,随后一波又一波,浪潮不停。
    《范特西》是他奠定华语乐坛领军位置的一张专辑,这张专辑让周杰伦拿上台湾第 13 届金曲奖「最好作曲人奖」「最好专辑制造人奖」「最好盛行音乐演唱专辑奖」等五项大奖,是金曲奖史上最光辉纪录,这一日也是周杰伦的「封神之日」。


    2003 年 7 月,第 4 张集体专辑《叶惠美》的主打歌《以父之名》首播,寰球有 8 亿人在收音机外等待——起初,全亚洲超过 50 家电台定 7 月 16 日为「周杰伦日」,以记念该日的盛况。
    同年,《西风破》发行,这首歌奇妙地均衡了中国文明和东洋音乐构造,成为「亚洲盛行音乐中国风」的里程碑之作,周杰伦成为首个登上美国《时期》周刊亚洲版封面的华人男歌手,被其冠以「亚洲盛行音乐之王」名称。


    周杰伦也抉择了他下一个推翻性的举措——之后每张专辑中,必然有一首中国风歌曲。
    他创始了「中国风」这一盛行曲风,从此,「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明、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中国风歌曲时期宣布降临。
    在日韩潮流经过盛行音乐这一渠道席卷而来时,20十二 年 十二 月百度沸点庆典上,狂揽 3 项年度大奖的周杰伦说:


    这也有形减速了全部华语乐坛的提高,以及华语音乐在寰球盛行音乐下的自信。
    虽而后来周杰伦发专辑时间逐步变成两年一次,但《魔杰座》《跨时期》《惊叹号》等专辑,每张仍然拿奖拿得手软,周杰伦经过均衡盛行艰深和初级技能,让先锋多元的音乐被更多公众听到。


    ▲ 图片来自:周杰伦中文网 JayCn
    当音乐载体开始数字化时,2014 年 十二 月,周杰伦也与时俱进初次以数字专辑的方式公布《哎哟,不错哦》,只是自 2016 年后,周杰伦就不发新专辑了。
    不外,无论是 2019 年的单曲《说好不哭》,仍是 2020 年的单曲《Mojito》,仍然创下了近千万张的销量奇观。


    对于周杰伦黔驴技穷的言论不停,他却仍然稳站华语乐坛的高峰,人们曾经将他视为一个时期的个人记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只是,周杰伦曾在一次访谈中对歌迷回应:
    我有时分听到说,你是我的青春的时分,我会感受得多,会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我但愿不要只是你的青春罢了,我但愿我是你的一辈子。我但愿你们到老都还在听我的歌曲。


    神曲时期,再无周杰伦
    去年年底,当人们看到国际的年度热歌被抖音神曲「屠榜」,无论是音乐人仍是普通用户都在大声疾呼「华语乐坛要完蛋了」。
    于此同时,在 Apple Music 发布的中国大陆 TOP100 榜单中,周杰伦的歌曲占领豆剖瓜分,前三名则是,《七里香》《晴天》《夜曲》,分别降生于 2004 年、2003 年、2005 年。


    是怎么样,除了周杰伦就没有别的的歌值得听了吗?
    要论播放量,周杰伦的歌当初可能还真的不如动辄破十亿的抖音神曲。可明天很为何似乎鲜有有能够让人记住,并重复咂摸的歌曲,这大略也是受众为华语乐坛哀嚎的一大缘故。
    外表上看,是抖音这些强势渠道占领了公众愈来愈多的留意力。但其改动的不仅是音乐的传布模式,更从基本上扭转下游的制造形式,音乐自媒体「新音乐新视察」对这个景象的剖析我深认为然:
    当上流行的歌曲,好比抖×神曲,跟过来的盛行金曲的基本区分在于,再也不是审美导向,而变为用户行动导向,再也不是由创作精英针对公众音乐审美需要而创作,而变为了渠道化的流量领路。——针对高流量渠道用户特征进行推行,乃至订制,依托该渠道的高流量进行最大化的流量散发。关于周杰伦的歌,让人记住的往往不止有低潮,可能听到前奏 DNA 就动了。精心的编曲跟和声,以及少量乐器的混用,这些细节都极大丰硕了听感。


    好比《爱在西元前》这首歌,将 30 秒的时间都留给了前奏吧,明天看来非常豪侈,却奠定了这首歌穿梭千年的基调,就像音乐制造人陈稷坤说的,《爱在西元前》一个前奏就能让人记住一辈子。
    当初得多的编曲,一下去就是噼里啪啦堆一堆,好像挺狠的,可最初你甚么都记不住。可明天要吸援用户残缺听完一首歌曾经不易了,只有有 15 秒洗脑的片断,就可能一炮而红,过长的前奏反而会影响完播率。
    音乐心思学畛域的同行评审期刊 Musicae Scientiae 2017 年的一篇钻研中,剖析了 1986 年至 2015 年的 303 首美国 Top 10 单曲,发当初 1980 年代歌曲前奏广泛超过 20 秒,如今根本曾经缩短到 10 秒以内。


    抖音神曲曾经有着成熟的批量制作流水线,从热点捕获,创作编曲,到录制上线,全部进程只需求花一地利间,每个环节都经过大数据精细计算,务求每个节奏都踩在用户爽点上。
    《学猫叫》能够说初代抖音神曲之王,上线一年全网播放量曾经超过 73 亿,一名「神曲制造者」小兔承受《学生制作》时总结了制作爆款歌模型的特征:
    第一是简略,爆款歌不需求唱工,一切人均可以跟唱,乃至没有难听欠好听之分。 第二是曲调好记,朗朗上口,每一个句都顺着听众的预期走,听一遍就洗脑,永久忘不掉。 第三是要有点花狸狐哨的货色,所有为视频成果办事。「所有为视频成果办事」,神曲们再也不是独立的「音乐作品」,而是附丽于视频病毒传布,这也注定不成能但愿这些歌有太强的音乐性,同时用原来的规范来评判这些歌曲也再也不合时宜。
    周杰伦也和《学猫叫》有过交加,在周杰伦的一场演唱会上曾有人在点歌环节点了一首《学猫叫》周杰伦愣了几秒,略显为难地地哼了几句,起初被不少人以为这是「华语音乐的羞辱」。


    虽然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只是类型不同,没有高下之分。但不成否定的是,神曲的制造模式,很难再降生周杰伦这样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默默无闻的冲破。
    有谁想到,《双节棍》这样一首摇滚、说唱格调的歌曲里,能够融入二胡这样的传统民乐和古典的钢琴合奏。而《菊花台》这首国风歌曲里,吉他、大提琴、小提琴、钢琴和古筝、琵琶、葫芦丝等乐器,组合了中西合璧的交响乐团。
    说到这里,华语乐坛好像真的要完蛋了呢。其实也不用太过灰心,媒介的丰硕也给了更多独立音乐人找到本人受众的可能性,知足过往音乐审美的歌曲也还在降生,只是这些音乐愈来愈圈层化,一切平台都播一集体的歌的时期曾经过来了。
    对此台湾资深乐评人马世芳对此倒是很乐观,他以为比起整个人都迷同一集体,这类系统又分众化的倾听行动反而更为安康。也没有须要将两种音乐进行优劣之分。
    不同媒介的作品办事不同的对象。这就像吃饭,你有钱有空能够去顶级的米其林餐厅,没钱没空吃沙县小吃也能对付,你不会把二者放在同一个天平对比,由于它们的办事对象基本纷歧样,想通了就没事了。只是这样的时期,恐怕曾经没有探讨下一个周杰伦在哪了。咱们或许得缓缓承受这样的事实,新的歌迷会找到本人的周杰伦,老歌迷还能期待周杰伦的陪伴。
    注:本文由吴志奇和李超常独特实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9

    帖子46

    积分219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