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国企还有国企的模样吗?

    [复制链接]

    2022-7-7 18:32:56 18 0



    真能!真敢!
    文丨华商韬略 陈文雅
    2021年4月19日,华为的北京展厅迎来了一批特殊主人。
    这是一群中年人,大部份穿戴藏蓝色茄克。参观时,一多半人把手放在身前,右手握住左手腕。一眼望去,认为来到了《人民的名义》拍摄现场。
    虽然看下来“厅里厅气”,但主人们的形态却很谦卑。
    在展板前,一名头发斑白的同志,似乎对华为的数字化供给链很感兴致,子细听完引见后,又拉住讲授的小伙子,足足求教了非常钟。
    正统的装扮举止,“小先生式”的请教,在反差面前,主人们还有一个独特身份:21家央企、9家中央国企的一把手和高管。
    【这届国企真能学】
    几十位国企老总的华为之旅,幕后有个总推手:国务院国资委。
    在老总们“去华为,当学员”的一个月前,《学习时报》登载了一篇文章,操刀撰文的作者名叫郝鹏,他还有个身份:国资委主任。
    文章里提到的要点不少,最显眼的一句是: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标记性效果,就是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要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找到标杆,学习标杆的案例和教训,显然是第一步。
    向标杆学习,国有企业其实早有传统。
    早在1972年,12位主人就曾拜访日本。他们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量级人物,有一汽、南汽、北汽、重汽的厂长,也有中汽贸易总公司、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经理,批示的是周总理,带队领导则是一机部汽车工业办理局局长。
    调查团的拜访对象,恰是过后汽车行业的标杆:丰田。


    ▲来源:丰田中国
    时过境迁,新一代央企远迈当年的老汽车厂,华为也逾越了丰田,成为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的模范。对标这个中国最拿得出手的企业标杆,恰是“央企组团学华为”的由来。
    不外,无论是《学习时报》的文章,仍是华为展厅里不愿放手的猎奇老总,都只是这届国企的学习缩影。
    2020年8月20日,一名中国宝武钢铁团体的中层干部,在微信敌人圈里发了一张写着“马太效应”的图片。
    在重组了太钢团体后,中国宝武的钢铁产能超过了一亿吨,跻身寰球最大钢铁出产商。“亿吨宝武,强者愈强”的场面,既是钢铁行业供应侧变革的需求,也是公司为本人谋划的蓝图。
    但在一次会议上,中国宝武的董事长陈德荣却自问了一个问题:“咱们寻求亿吨宝武有甚么价值?”
    沉迷在“马太效应”里的高管们,给出了一串雄心勃勃的谜底:好比更专业的分工、更高的效力,好比在和下游铁矿石厂商博弈时,更强的话语权。
    陈德荣摆出了一个事实:靠吞并重组带来的营收,中国宝武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排名第十一1位,比2016年进步了164位。但若以利润从新排序,中国宝武,只排在2十二位。
    差距面前,是许多待解决的办理困难。这让宝武的高管们从梦想回到了理想,也带来了一项“片面对标找差,创立世界一流”的学习行为。
    在宝武学习的名单中,不只有韩国浦项、日本制铁这些国外巨头,也有沙钢团体、方大特钢、华菱钢铁、三钢团体这样的外乡专家,乃至还包罗万华化学这样的业外标杆。一切的学习只要一个指向:解决理想问题,变“老大”为“弱小”。
    2019年,中国华能拿到了一张课程表。
    它的运营办理课,参考教材是美国通用电气;它的科研课程,对标了贝尔试验室;它的组织体系,瞄准了华为;供给链办理的标杆是沃尔玛;而它数字化的教师,则选择了董事长舒印彪的老单位:国度电网。
    19家新对标企业,把振兴门内大巷6号的华能大厦变为了一所大学校。而9千米以外的中国中车,它的办理者们,则需求在2020年面对一份“自我检讨书”。
    在这份《中车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钻研综合讲演》里,中车一切的短板和弱项,都变为了白纸黑字——差距的地方,也恰是尔后的任务重点的指引。
    这些产生在宝武、华能、中车身上的变动,都起始于2020年。
    这一年,是中国国企变革三年行为的起始年。在这个大配景下,学习,被定义成国有企业晋升竞争力的症结。
    因而,在国资委下发《对于发展对标世界一流办理晋升行为通知》的两个月后,97家地方企业中,有73家开始了动员部署,34个省与自治区国资委,划一整齐地出台了文件。
    学习与对标这两个词,带来一套全新的视角,也是整场变革的反对和引领。
    【这届国企真敢改】
    到了齐齐哈尔的中国一中,市场化变革的含意,一下子详细了起来。
    在富拉尔基的厂区里,已经流传着两句顺口溜,一句叫作“生是一重人,死是一重鬼”,另外一句叫作“溜溜达达,两千七八”。
    这两句顺口溜都不难懂,但面前的含意却很心酸。一层是“捧上就不会砸”的国企铁饭碗,另外一层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前者让企业丢失了活气,后者褫夺了职工对糊口可能性的更多想象。
    想要改动这类情况,要末靠自上而下的变革认识,要末靠自发的痛定思痛。从2020年开始,它还削减了“三年行为”的微弱推力。
    在2020年9月,一重把本人的总部办理部门从13个压到了10个,体例从十一0人压到了86人。那些办理者则被顶在了墙角——在三年任期里,完不可60%指标支出、70%指标利润的办理者,将会获取一个下课的面子说法:“退长还员”。
    解决“磨洋工”、“大锅饭”的症结,既在于不讲情面的“退长还员”,更在于“如何给能跑的车加满油”。
    自2020年之后,一重来了一场薪资构造大调剂。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初级办理、高技巧这五类人员,开始获取了调配上的歪斜。
    在一重职工的西南口音中,“多挣俩钱儿”始终是个欲望,但在旧格式中,它也只能是个欲望。当调剂计划开始履行时,市场化变革的威力,让欲望变为了触手可及。
    高管的支出,最高和最低差距能够超过3.5倍;靠着根本薪酬+名目研发计提+效果转让计提”的薪酬体系,研发人员最高能够拿到百万以上的年薪;而那些“最能卖”的营销人员,薪酬自此上不封顶。
    一重的变革,很快就收到了对应的成果,在变革的同年,它的营业支出就同比增长了45.8%,净利润则同比增长了86.77%。在它交出的最新一张季报中,营收播种了15.62%的同比增长。
    假如说一重的转型,是在战术层面适应市场化机制,那末在中国华能,市场化变革的含意,则更多停留在策略层面的思考。
    2019年,从国度电网调来的董事长舒印彪,看着华能的一摊业务,打算好好“折腾”一番。
    2002年电改后,中国华能已经长时间位居五大发电团体之首。但体面之下,却有个让人坐不住的里子:华能的新动力装机容量占比只要33.18%,在五大团体里倒数第二,其中大部份仍是水电的老底子。
    比拟之下,寰球最大光伏经营商国电投,其清洁动力占比已超过50%。国度动力团体虽在五大团体里排名垫底,却稳居寰球风电经营商之首。
    眼看同行们在新动力畛域“风光有限”,华能却只能“生灵涂炭”,对着高管团队,舒印彪撂下了一句话:
    “一切人都知道我快到退休春秋了,是顺利混过这三年,仍是把这三年当成五年、十年来干?我选择后者!”
    作为当年特低压工程的深度参预者,舒印彪的手笔天然从大处着眼。他对华能的变革,能够总结成两个字:规划。
    2019年5月,华能抛出了一项“1600亿方案”,宣称将与江苏省政府协作,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下风电名目。紧随其后的,是华能与甘肃、内蒙古、西藏、吉林一串省分的签约协作。
    在这个过程当中,每逢一省,舒印彪老是会亲身造访各省领导。这其中的情理也很简略:在国际的体制机制下,他央企副部级干部的身份,能够帮忙华能获取更无利的对话根底。
    华能在华东、东南、西南的三线反击,其实其实不难了解:在风电、光伏平价时期的趋向下,它要经过抢跑式的转型,尽快成为新动力畛域的专业巨头。


    ▲来源:中国华能
    从另外一个正面上视察,这类规划则是央企对市场化机制的适应——没有哪一个动力行业的企业,会对新动力畛域的进取视而不见。
    在一系列的国企变革中,社会化本能机能的剥离,是最特殊,也最艰巨的一类。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国石化成功油田、西风汽车十堰基地、河北开滦团体古冶矿区、陕西有色金堆城钼业矿区……在中国,有得多这样之处。它们是企业,但却像个小城镇,从独立供电供水,离职工洗浴理发,一切的公共办事一应俱全。
    长时间的“企社”合一,让这些分支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中最庞杂的状态。企业的效力、担负和财务报表的标准水平,都因此变为了“跑烦懑、解不开、理不清”的一团乱麻。
    但在砍掉了一切的社会化功用后,那些“企社”合一的公司自此依然如故,行政体系和居民被划拨给中央,那些已经承载了有数“厂矿后辈”青春的岁月,自此成了回想。
    从打破大锅饭的一重,到策略市场化的华能;从因供应侧变革而来的中国宝武,到剥离社会化本能机能的油田和矿区;从为防止同质竞争而合并的中建材与中材,到为互补短板而重组的中电投和国度核电……
    以及更多合并、重组、转型、聚焦主业的国有企业。
    国资委显示:2016年至2021年底,地方企业共“压减”法人户数1.9万余户,占总户数的38.3%,且均将办理层级砍到5级之内;“两非”(非主业、非劣势)、“两资”(低效资产、有效资产)清退主体工作根本实现,全国归入名单的“僵尸企业”处理率超过95%,重点亏损子企业三年减亏83.8%。
    到2022年6月初,1.29万户地方企业子企业、2.63万户中央国有企业子企业均已设立董事会,完成内部董事居多的比例分别达到99.6%、96.7%。
    它们的改动,无论被动与否,速度快慢、力度大小,有一个标的目的却明白地统一。
    在国资委的民间文件中,它被这样表白:“建立世界一流企业,目的就是更好发扬国有经济策略撑持作用,聚焦策略平安、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办事等功用”。
    但在简略的官方语境中,目的只要一句:新时期,需求国企更能打,更能担
    【这届国企真能打】
    2020年1月23日,中国修建三局团体无限公司的党委副书记陈卫国接到了通知:武汉市抉择在蔡甸知音湖畔,由中建三局作为总牵头单位,建筑一座包容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病院。
    中建三局身为扎根武汉的央企子公司,饮长江水,食荆楚粮,逢此大考,难题再大也要挺身而出。除了中建三局,全部相干央企也都开启了紧迫总动员。
    一场真实的央企大会师,开始了。
    中国中铁用23个小时实现了医学技术楼主体钢桁架的现场拼装;中国铁建拿下了ICU病房施工工作;国药团体解决了病院的平安和环保技术;中国宝武送来了透风管道所需的热镀锌钢板、中国五矿送来了十二妹妹罗纹钢、三峡团体运来了4500平米土工膜……
    用时10天,火神山病院从设计到建成的整个任务半途而废。在现场虽然只要7000施工者,但站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二十八家央企。


    火神山与雷神山的成功,只是中国诸多严重工程中的危情一刻。在这以前,不少人把国企看成碌碌无为的代表。但翻翻近两年的小事就知道,它们从未曾缺席任何一场超级工程和症结冲破。
    2020年9月16日,在山东济南,一款商业化柴油机的公布,惊扰了全世界。
    内燃机热效力的晋升,是世界公认的技术困难,在2020年以前,柴油机的均匀热效力是46%,每一个个0.1%的晋升,都是一次向极限的接近。但这款中国制作的柴油机,成了寰球首款达到50%热效力的柴油机。这个冲破,犹如人类历史上初次百米跑进10秒。站在它面前的,是潍柴能源。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中心舱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工程在范围建造的大幕由此拉开。在它的面前,是中国航天科技团体。


    2021年6月18日,塔里木油田找到了一个10亿吨级的新储量区,这是近10年来,塔里木油田盆地石油勘探的最大发现,在它的面前,是中国石油。


    2021年6月28日,寰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机电组,在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胜利投产。在它的面前,是中国三峡团体、国度电网、哈电团体、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


    2021年6月30日,衔接北京和新疆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继连霍告知之后第二条全天候进出新疆的公路动脉,它的通车,让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的公路里程缩短1300多千米。在它的面前,中交加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建团体成了建立者。


    2021年十一月13日,全长14.7千米的湄洲湾跨海大桥胜利合龙,福厦高铁的症结节点因此买通。凭借国际首坐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乘坐高铁看海”的欲望行将完成,在它的面前,藏着中国铁建的身影。


    ▲来源:中国铁建
    2021年十二月3日,衔接昆明和万象、全长1035千米,采取中国规范的中老铁路全线守旧经营。它的全线勘察、全线电气化施工、全线铺轨和症结性工程面前,是中国中铁。


    ▲来源:中国中铁
    央企在国际超级工程上的“毫不缺席”,在许多时分多少包孕了社会责任、资本属性的政治要素,但在它们在海内的表示,却更像是纯正的产业突起。
    两车重组之后,中国中车团体在2019年的销售支出,就超过了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通用电气轨道交通业务支出的总和;它的产品曾经在一百多个国度办事,完成了兴旺国度的全掩盖。
    由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重组而来的新中化,资产总额和营业支出双双冲破万亿,是寰球范围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由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合并组建的中国船舶,2021年企业造船竣工量、新接定单量、手持定单量等造船行业三大目标占寰球总量均超过20%,均居寰球第一。
    中远和中海合并的中国远洋海运,集装箱运力跃居世界第三,完成综合船队、散货运输、油气运输、杂货特种运输、码头经营及船员办理六个世界第一。
    文一传授在《伟大的中国工业反动》一书中写道:市场是个低廉的公共品。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意,固然是微小市场的来之不容易。但它还有经常被无视的另外一面:
    当一个微小市场被善历时,能够哺养出何等范围的企业。
    从“微小”到“弱小”,国企给出了本人的成就单:2022年一季度,地方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支出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累计完成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
    假如把经济上行的配景要素斟酌在内,那末这份成就单,无疑更增一分红色。
    【这届国企真能担】
    在西藏拉萨与青海之间,天天都有一批大型槽车穿梭生命禁区可可西里和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
    日复一日穿梭的效果,是天天20万立方米自然气,得以从青海的气田送往拉萨,保障着城区居民的用气需要。


    ▲来源:中国石油
    以如斯的运输形式,对应1.5元每立方米的售价(年用气量1500立方米之内),这显然是一笔难做又赔本的生意,但这门生意,中石油一做就是11年。
    这到底是为何?有两个小故事,也许能够告知咱们谜底。
    第一个故事,产生在2016年。当宁高宁授命接任中化团体董事长的时分,这家化工央企的五大板块中,最赚钱的是地产和金融业务。
    正由于如斯,有人向他提了个倡议——与其这样,不如少搞点化工,多投入点地产。
    宁高宁的回答是:“这不是咱们的定位,不是咱们的寻求。”
    中化的定位与寻求是甚么?宁高宁没有讲。但中化在产业链中位居上游,着重精密化工,是国际最大的农业投入品企业。它旗下的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的化肥出产商与进口商,旗下的中国种子团体,是国度级的种子企业;在它的农药业务中,“沈阳院”和“浙江院”两大国度级研发平台,在业内无人不知。
    在这个国度,假如没有化肥和农药,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吃不饱饭,假如没有饲料添加剂,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根本吃不上肉蛋奶。
    这大略就是宁高宁所说的定位与寻求。
    2021年5月,中化团体与中国化工重组为新的中化团体,成为资产过万亿元、员工超20万人的“产业巨轮”,宁高宁持续出任团体董事长,进一步加强着地方企业在种源、化工等畛域的中心竞争力,并实现了对农业种业板块整合。
    第二个故事,产生在更久以前的1998年。
    那是北京苏源锦江酒店的会议厅,正在召开第一次全国乡村电网革新任务会议。会议的一个议题,是乡村和城市居民用电,要不要同网同价。
    当年的中国电网体制,城市和乡村是两张网。电卖到乡村,术语叫“趸售”,但乡村电网的根底设施后进,线损过高,要把电送到乡村,要顶住微小的跑冒滴漏,也就需求在大电网电价的根底上再加价。
    会上,电力部门的干部讲了一些理由,以为同价不成能做到。
    争执之下,言之凿凿,时任国度计委副秘书长的张国宝同志越听越冒火,甩下了一句狠话:
    “你有千条理由,我只要一条理由,为何乡村人要比城里人领取更高的电价?!”
    在那之后,无论城乡与西东,每一个个中国人,都用上了同价、高价、易患的电。在2015年,大凉山上架起了电线杆,中国歼灭了最初一块无电地域,也辞别搞了最初一批无电人口。
    这样的故事,流淌在司空见惯的自来水中,搭载在通往每村每户的公路上,乃至跟着5G信号传到草原、荒漠和珠峰之上。
    明天的中国舟车辏集,人烟浩穰。它的高铁遍通神州,货轮直抵四洋。它能够把20多吨的中心舱送上太空,也能够奉献世界最大的钢铁产能。它能够在十天建起一座千床病院,也能够把通信基站建到你想象失掉的任何中央。
    在这面前,是有数在崇山峻岭中石破天惊的架线工人,是有数精进技艺、能够“在芝麻上雕花”的大国工匠,是有数十年如一日栖息试验室的研发人员,是有数在北非的沙尘、南海的波澜中据守的工程师。
    他们的故事,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也没无机会像宁高宁那样,去裁定甚么是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寻求。
    不外,这其实不首要。
    得多事,只要国企违心去做;得多事,也只要国企可以无力量去做。
    无论是在史无前例的寰球化竞争中,仍是在疫情这样的公共卫惹事件里。无论是办事国度严重策略,办事中央经济社会开展,仍是办事民众日趋增长的美妙糊口需求。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它们面前的国有资本体系,一直是这个国度的最无力的撑持。
    ——END——
    欢送关注【华商韬略】,识风波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一切,阻止擅自转载!
    部份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波及侵权,请分割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0

    帖子40

    积分188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