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中国首位女留先生:美国人崇拜她、总统挽留她,她却坚定回到祖国

    [复制链接]

    2022-7-7 21:07:54 25 0



    2018年10月17日,《纽约时报》在其“Overlooked(被疏忽的人)”栏目,刊出了一则早退80多年的“讣告”,用来记念一名中国女性。
    这位女性的名字,叫金韵梅(又译名金雅梅、金雅妹)


    ● 金韵梅(1864—1934)
    美国媒体不惜夸赞,称她为“现今世界最出色的女性之一”。
    日本民众对她十分敬重,日媒则描述她是“所在时期的传奇”。
    就连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曾给她写亲笔信:我没有才能让你成为美国公民,但你能够永远留在美国。
    作为中国第一名女留先生,金韵梅曾在国内享有盛誉,但明天的咱们,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这位从苦难中一路走来的西方女性,身上有着怎么样传奇的故事?


    1864年,金韵梅出世在浙江宁波的一个教会家庭,父亲是本地的一位牧师。
    家庭前提本来不错,但是,一场从天而降的瘟疫,前后夺走了父母的生命。
    年仅2岁半的小韵梅成为了孤儿。
    父亲的好友——美国传教士麦嘉谛,收养了金韵梅,并支配她进入教会学校读书。


    ● 麦嘉谛夫妇
    麦嘉谛夫妇总共收养了十多个孩子,在这些孩子中,金韵梅与夫妇二人的瓜葛最为密切。
    1872年,麦嘉谛到日本传教,8岁的金韵梅跟随麦嘉谛夫妇东渡日本。
    她在日本实现了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学习耐劳,成就始终名落孙山。
    麦嘉谛夫妇尊敬金韵梅的中国传统,除了教她英语和日语,也教她学习中文课程。
    她能够梳中国女孩丑陋的辫子,穿古色古香的中国衣饰,也能够使用筷子,而不用非要像欧丽人那样使用刀叉。


    ● 穿中式服装的金韵梅
    16岁那年,因麦嘉谛年迈退休,金韵梅随夫妇二人返回美国,承受更好的教育。
    麦嘉谛但愿她能选择经济或教育类专业,由于在他眼里,过后的中国短少这两类人材,学成回国后一定能够失掉重用。
    但金韵梅回绝了,执意选择学医。
    她说,本人的父母年岁微微死于瘟疫,但愿未来本人能够成为一位医生,改良国际后进的医疗前提,救治更多的病人。


    ● 金韵梅
    麦嘉缔深受震动,赞成了金韵梅的选择。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金韵梅不负期待,以优异的成就,考入纽约男子医学院,成为了该校第一名中国先生。
    也是历史上第一名留学美国的中国女性。


    求学的日子其实不顺利。
    那时分,美国社会对华人多有歧视,一度颁布了《排华法案》,将华人劳工排斥于国门以外。
    金韵梅也遭受了许多不偏心的待遇。
    回想起那段时光,她说:“由于我是黄种人,大巷上的工人常常诅咒我,我的白人女同窗也不爱理睬我。”
    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孩,遭遇着四周人广泛的歹意与成见。
    可她从未鄙视本人,而是愈发耐劳学习。
    她明确,只有本人足够弱小,天然会博得他人的尊敬。
    她天天只睡6小时,其他大部份时间都扎在藏书楼和试验室,不只各科成就优秀,还掌握了中文、英文、日文和法文。
    她成为了学校最鹤立鸡群的先生,年年获取头号奖学金,并终究以第一位的优异成就结业,获取医学学士学位。


    ● 金韵梅结业照
    从这一刻起,这位来自西方国家的先生,以华人精英的身份,开始遭到美国社会的关注。
    过后,中国驻美公使列席了她的结业仪式,并向她赠送象牙雕琢表现恭喜。
    结业后,金韵梅前后在纽约、佛罗里达、华盛顿等地的病院实习和任务,积攒了少量的理论教训。
    同时,她也十分重视实践钻研,精于显微镜的医学应用,在《纽约医学杂志》等权威期刊,前后颁发了《显微镜照像性能的钻研》《论照像显微术对无机体组织的作用》等论文,获取了业内极高的赞誉,她的论文被以为“有资深传授水准”。
    通过3年多的任务和钻研,金韵梅在医学界已小着名气,照此开展,出路不成限量。
    但出乎一切人意料,她保持了优渥的糊口前提和任务时机,向病院递交辞呈,抉择回祖国效率。
    动静传出,许多人以为她这是“自毁前程”,美国一些医疗机构也找上门来,开出高额的薪酬,但愿她留上去任务。
    她,婉拒了。
    “师夷长技以自强”,金韵梅从未健忘本人学医的初衷。


    1888年,24岁的金韵梅,在远离故乡16年之久后,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纽约时报》的文字,透露着对这位优秀女性留而不得的遗憾:“这位身高不到5英尺(152厘米)、体重缺乏100磅(90斤),却会讲中、英、日、法四种言语的中国女性,搭乘商船跨过茫茫太平洋,从美国回到了她的祖国——中国。”
    金韵梅从厦门港登陆,次日,便有本地官员到下榻处找她,诚心约请她留在厦门,并为她筹备了诊所和住处。
    金韵梅由此开始在厦门行医,成为了中国第一名女中医。


    ● 金韵梅
    她医术拙劣,待人谦恭,时常被下流社会约请看病。
    在她看来,病人没有贵贱之分,遇到付不起药费的富人,她照旧治疗,为病人免单。
    渐渐地,金韵梅名声在外。
    她展转广东、上海、成都等地,为各地病人提供医疗办事。
    脚印普及大半个中国,救治病患有数。
    行医的同时,她也愈来愈切身材会到,国际医疗程度的后进。
    人们广泛对妇幼卫生不敷注重,婴儿死亡率很高,达25%以上,许多母亲都曾失去过本人心爱的孩子。
    金韵梅心中无比沉痛。
    为了改动这一情况,她立下意愿,抉择停办男子医学堂。


    1905年,金韵梅从成都来到天津,受聘于北洋女病院,负责首任院长。
    次年,在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反对下,兴办北洋女医学堂。


    ● 北洋女医学堂的女先生
    这是我国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金韵梅负责校长及总教习。
    她亲身授课,将在国外学到的医学常识,以及从医20年丰硕的临床教训,毫无保存地教授给先生。
    她倡导主妇解放,一改传统学堂只招穷人家孩子的陋习,被动招收道德低劣的穷苦人家的女孩。


    ● 北洋女病院哺乳室
    这些女孩在通过两年的学习与理论之后,成为拥有专业水准的护士、助产士,被调配到各个病院,极大地维护了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安康平安。
    呕心泣血,金韵梅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开启了中国女中医护理教育的先河。


    除了在祖国行治疗病、教书育人,金韵梅也经常走出国门,理解国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最新静态。
    她是过后中国医学界望向世界的一道门户。
    在日本神户,她开设妇幼诊所,一边给人看病,一边传授本地接生婆古代医学常识和技术,以及一些对于霍乱、伤寒、疟疾等沾染病的防治任务。
    本地民众对她非常敬重,日本媒体称她为“古代中国第一名女留先生,是她所在时期的传奇”。


    在美国,她与社会各界有普遍交往。
    一些病院、科研机构、学校和杂志社,常常约请她加入各种学术流动。
    与其余人的西装革履不同,她老是穿一身中式服装,发鬓上别一朵鲜花。鲜花与服装搭配协调、相映成趣,带着一种不同凡响的西方之美。


    她也常常到各地颁发演说。她才思矫捷,演讲极富感染力,政治智慧和远见在演讲中表示得酣畅淋漓,力图将一个实在、精确的中国引见给美国人民。
    《华盛顿邮报》写道:“她(金韵梅)正致力在两个相距边远的大陆间创立沟通和了解的桥梁。”
    《纽约时报》称她为“一个典型的中国提高女性”。
    《美国护理杂志》则评估她是“最卓着和最无能的女医学任务者之一”。
    应美国农业部约请,金韵梅作为养分师,寻觅合适人类消化排汇的动物蛋白,以解决肉类食物充足的窘境。
    一间试验室,她以中国传统办法,将大豆制造成豆腐。
    吃饭的时分,人们挨个品味,分不出盘子里哪块是鱼肉,哪块是豆腐。
    从此,中国豆腐走出国门,在边远的大洋此岸,占领了一席之地。


    ● 美国媒体对金韵梅钻研大豆的报导
    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是已经世界第一大豆出产国。
    美国历史学家马太·罗特,在《神奇的豆子:大豆在美国的衰亡》一书中如是写道:
    “她(金韵梅)在阿谁时期,比同代人早了几十年将豆腐引见给更多的普通美国民众……对‘大豆和豆制品’的推行,所带来的影响难以估计。”


    但是,事业下风生水起的金韵梅,糊口中却充溢了坎坷和可怜。
    30岁时,金韵梅与葡萄牙音乐家席尔瓦结婚,这段婚姻在继续了10年之后,终究以离婚开场。
    独一的儿子成年后不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阵亡。


    ● 金韵梅之子亚历山东大学·金
    鹤发人送黑发人,金韵梅欣喜若狂。
    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当抹干眼泪,挺直脊梁。
    她痛恨和平。
    日本军国主义扩大,她很早警惕。
    1915年,她在旧金山颁发演讲,揭-穿日本对华侵犯政策,呐喊“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要挟”,并因此遭到日方的正告。
    她绝不退怯,返回纽约持续颁发演讲,指出日本的用意是占据具有肥美土地与泛滥人口的中国,以便成为一个更弱小的国度,与东方列强相抗衡。


    她在演讲中说:
    “本人尚且不足老师的日本,为中国留先生停办专门教育,在日本的中国先生半年就可以获取医学、电气、铁路工程博士学位,但基本不具备应有的任务才能……日本的一系列举措,是在禁止中国与东方接触,正在把东方文化的简写本输出中国。
    这位年过半百的女性,无奈扛枪上战场,只用泣血般的呼吁,揭-穿着朋友恶劣的诡计,为同胞敲响着警钟。


    1920年,金韵梅回到祖国,她在生命的最初一段时光里,一直未曾分开北平。
    她开了一家诊所,持续献身于医疗事业,努力于造就医护人材,并踊跃加入慈悲,为孤儿院召募善款。


    ● 暮年金韵梅
    1934年3月4日,金韵梅因感染肺炎,病逝于协和病院,享年70岁。
    按其遗愿,一切财富整个捐出——开诊所时留下的医疗器材,募捐给病院;位于北平的住所以及6000元现金,捐赠给燕京大学;多年来搜集珍藏的150卷洋文书籍,捐赠给天津木斋学校。
    来时干洁净净,走时坦坦荡荡。


    ● 补葺后的金韵梅新居
    教育部授与金韵梅捐资兴学一等奖状,将这一奖状刻在她墓碑的反面。
    明天,这块墓碑就珍藏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里。


    ● 金韵梅的墓碑
    她的终身,阅历了太多的苦楚与可怜,形单影只,却从未曾涓滴让步。
    她深爱这片土地,更深爱这片土地上糊口的人们。
    自私地贡献与回馈,直到那油尽灯枯、生命的止境。
    她在这纷繁的世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博得了有数人的尊敬与打动。文/牧龙闲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31

    积分15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