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房地产的一大毒瘤?用你的钱盖你的房,还烂尾了

    [复制链接]

    2022-7-18 12:00:44 24 0

    原标题:房地产的一大毒瘤?用你的钱盖你的房,还烂尾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烂尾楼业主们罢休一搏,终于有一些停贷的楼盘开始停工了。  
    听起来很像好动静,然而停贷的“根儿”却依然没有解决,某券商对停贷事情做了预算:行业的复工面积大约5亿㎡,按1万/㎡的价钱来测算,对应资产价值5万亿,按60%的首付计算,波及2万亿的按揭。  
    危险大不大?看各方亮相,“不大”。  
    监管说,“疏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预危险处理”,中央说,“保交楼、保民生、保不乱”,银行则是晒出了各自账单说,“危险整体可控”。  
    接上去,银行也强势亮相,这些停贷的业主们仍是得还贷的,由于他们头上还有一把叫做“征信”的刀。  
    但停贷的业主们既然敢停,就确定不在意甚么征信了,而其余被扑灭怒火的人们,开始把这事儿往“根儿”上刨了,罪魁直指预售制,任泽平更是大声疾呼“是时分勾销商品房预售制了”。  


    关于预售制,争议也不小:  
    同意勾销的人以为,预售制关于购房者不公,用你得钱盖你的房,还动不动就烂尾了,那这钱去哪了?“当前一手交钱一手交房,不移至理”。  
    不外也有支持的,以为“预售制是全世界通行而且公道的,假如勾销预售制,房企资金压力更大,房价会进一步下跌,更为无益于购房者。”  


    预售制该不应勾销?  
    比来,又有风声传出来,某一线城市的住建局外部曾经在散会,讨论实施现房销售的可能性,房协也想组织开发商议论,然而大部份都不肯意多谈。  
    毕竟,预售制曾经在中国际地存在了28年。  


    1953年6月,有一家“霍兴业堂置业无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了。  
    老板是霍英东和妻子吕燕妮,他们正式从航运跨界到了房地产,那时恰逢香港人口激增,商业蓬勃,房地产市场很火爆,霍兴业堂成了霍家地产的大本营,第一笔生意就是铜锣湾的使馆大厦,打响了头炮。  
    而后他们从嘉情理家族买下了众坊街道东莞街的地块,筹备盖100多栋住宅。  
    然而吧,盖楼需求钱,大众买楼也需求钱,之前整栋卖,起初他分层卖,然而分层仍是门坎过高,一下拿不出来那末多钱,有交易才有房地产的发达,咋调动大家买楼呢?  
    因而在房子开始盖以前,他就派出售楼仿单,告知大家虽然房子我还没开始盖,然而我曾经筹备卖楼了,然而我也不让你一次性付清,而是分期:  
    第一期先交订金百分之五十,第二期落妥二楼楼面交百分之十……第六期余款百分之十于领到入伙纸时清缴。   这就是成为了中国最先的分期付款和“卖楼花”。  
    这个创举真的是触动香港,地产商们很快就学会了,看中外面时机的黄牛们,也是开雷厉风行,低买高卖,赚了不少,“卖楼花”风行香港,“全部香港恍如疯狂了似的,普罗公众卷进了房地产的旋风里”。  
    1988年,海南也学会了香港这一套,“卖楼花”也开始成为海南特产,并向两广分散,当初的不少地产大佬,都曾在海南玩过这个游戏,然而很快,房地产泡沫决裂,这场游戏奠定了海南“咫尺海角烂尾楼”的场景。  
    在霍家“卖楼花”创制后的40后,也是海南房地产泡沫决裂的1年之后,1994年,《城市房地产办理法》经过,预售正式轨制化。  


    在香港火爆,进入边疆市场后,天然也是大受欢送,别说,预售也的确能达到四方双赢:  
    对开发商而言,能解决缺钱的问题,由于预售可以回笼资金,是高周转的首要一环;  关于购房者而言,期房的价钱相对于现房低,购房压力能小得多;  关于银行来说,业主的存款面前是高额收益,房贷是银行的次要利润来源之一;  而关于国度开展而言,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奉献不成磨灭。    固然,最开心的就是开发商,由于很像是一场“白手套白狼”游戏:  
    2013年,王健林成了中国首富,大家对万达的扩大“看不懂”,王健林就给大家来了一个释疑,资金链中最首要的一环就是“预售资金”:  
    一个名目,自有资金占总投资的20%-30%,由于拿地的部份是一定得本人掏钱的,然而买完地办完四证,就能向银行存款了,自有+银行存款能占到总投资的50%,这部份钱能够撑持建立到能够销售的水平,而后剩下的50%的钱,就来自预售。  
    销售的钱得手,反对把这个楼彻底盖完,最初到完工的时分一算账,销售发生的利润差未几接近乃至等于这个物业的总造价,这样就不需求减少更多的存款,能够开展的十分快。  


    能够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狂飙突进,预售制起到了至关大的作用,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新房,都是预售的。  
    这类模式真的能始终玩的转吗?  
    还真不是,老王也说了,这类高杠杆的模式有一个条件,就是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前景和开展趋向,“假如10到15年,中国房地产还可以放弃一个匀速或是放弃当初范围往上走,这个模式是没有问题的”。  
    当初,这个模式显然曾经有点玩不转了。  
    预售资金给房企加杠杆,曾经成了行业毒瘤,加杠杆的代价不必本人付,房贷的本钱是业主本人背的,而银行在做这笔房贷的时分,也尽量把本人摘出去,只担任放贷收息,对烂尾房担任的几率微不足道。  


    预售是烂尾停贷的根儿吗?  
    这问题就繁杂了,按说下面有规章中央有细则,假如都当真落实也就不会有烂尾事件,然而理想并不是如斯。  
    个别来讲,卖房的条件是拿到预售证,而拿到预售证的前提包孕“四证”在手,“投入开发建立的资金达到工程建立总投资的25%以上”,而后就请求预售了,固然也有之处规则,多层修建要实现主体构造的三分之一以上,高层修建要实现高空下列主体工程。  


    然而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要求是:只能对购卖主体构造已封顶住房的集体发放住房存款。  
    问题来了,不封顶是能够预售的,但不封顶就不克不及存款,冲突下咋履行的,大家确定都知道了。  
    并且预售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预售款必需用于相干的工程建立”,并且会有一个监管账户来办理这些预售款的,开发商关于预售款的支取要严格办理。  
    按说用预售账户外面的钱就可以实现后续建立的,咋就烂尾了呢?说白了,就是钱被挪用了。  
    要求与实际操作之间,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  
    这么多年了,这都成为了行业“潜规定”了,相干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且,在中央调控的时分,监管账户的松紧都是能够调的。  
    好比,往年4月份,救市仍是就房企的选择中,是偏向于救房企的,所以政策向房企歪斜,中央“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再也不要求购房款全额缴存监管账户、商品房预售重点监管资金比例从40%调到30%、账户可特例支取、反对企业使用银行在途按揭款资金顶抵监管额度……  
    总之,一旦开了口子,那末房企的手就很难发出来,那末预售资金的监管就很难落到实处,年景好的时分都做不到,何况当初,这也是老黎民呼叫勾销预售的基本缘故。  


    但这事,真实是有点难。  
    理论过吗?有先例的。  
    2016年,姑苏曾为“疏导土地出让感性竞争”,为预售设置前提,做过现售;深圳也曾在2016年拿出地块,来做现售试点;2017年的杭州,已经在土拍阶段就曾附加过“现售条款”。  
    然而,试点其实不算胜利,障碍之一,就是致使“房价大涨”。  
    深圳的现售地块成为了地王,姑苏那几年房价涨的厉害,杭州嘛,更不必说了,房价也是被暴力拉升,所当前来也就没人提这事儿了。  
    “现售是趋向”,算是一个共鸣,广州房协曾就预售制的去留发过文,无关部门都曾对预售制危险发话,“倡议逐渐勾销”,然而起初用“征求意见”和“状况不失实”敷衍过来了,现售又成为了黑不提白不提的事儿了。  
    2020年,海南省印发了《对于建设房地产市场安稳安康开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不只通知上了网,海南省还专门召开了一场旧事公布会来引见这则通知:  
    “其中中心内容是建设房地产市场安稳安康开展城市主体责任制,并翻新提登程展安居型商品住房,以及实施当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购政策和商品住房现房销售轨制等”。   


    海南搞现售有啥好教训能够推行吗?当初还欠好说,然而,海南之后再无一省分,敢把片面现售落地。  
    那勾销的阻力在哪儿呢?  
    开发商确定第一个不肯意,预售的杠杆勾销了,关于顶峰期的房企都影响很大,就别说当初的低谷期了,假如真的勾销,那末可能得多房企会减速死亡;  
    中央上推广的志愿也不是很大,当初在财政支出日渐增加的状况下,关于土地财政的冲击,不是一星半点;  
    银行也不肯意,当居民的房贷转成开发商的开发贷,象征着现在业主们身上的危险转嫁到银行身上,当银行的危险从20-30%变为70%-80%的时分,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事的终局会咋样呢?说说就行-了,还想咋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0

    帖子50

    积分236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