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高频量价=躺着赚钱吗?

    [复制链接]

    2022-7-31 09:10:29 58 0

    近些年来,量化买卖广受市场追捧。其中,因为市场开展早期国际市场有效的资金较多,故高频量价模型失掉了各少量化产品的普遍应用。不外,高频量价战略真的是一种“躺着就可以赚钱”的买卖模式吗?
    未必。家喻户晓,头部私募量化指减产品多为多因子模型,其中量价因子占主导比例。但是,当咱们回顾近两年的市场该产品的表示,不难发现头部私募量化指减产品历经2021年9月开始的逾额回撤, 直至2022年2月底企稳反弹,均匀回撤将近10%。
    那末,这一状况是否由同质化发生的?量价模型的收益来源及危险点又是甚么?
    对此,国泰君安陈奥林团队在7月28日研报中给出了谜底。 经过剖析量化私募指减产品的逾额收益走势,该团队发现,量价模型确实存在模型高度同质化的可能,这也象征着跟着产品扩容,量价因子可能变成一种格调因子。
    进一步,该团队对量价模型的样本外组合进行剖析,发现其在中信一级行业是未获得明显逾额收益,在格调上的袒露也大都呈现周期性。而危险点方面,该团队发现,当市值敞口与活动性敞口的差值若处于高位,此时量价模型偏向于持有活动性差的大市值股票,存在宏观买卖构造好转的可能性,模型也将会迎来逾额回撤阶段。
    1、量价模型是不是存在同质化问题?
    陈奥林团队发现,量价模型确实存在模型高度同质化的可能:
    (1)咱们挑拣了10家量化私募,其指减产品逾额收益自2021年起相干性中位数高达0.6,远高于公募量化指增逾额相干性中位数,后者仅为0.4阐明量化私募模型存在高度同质化的可能。


    (2)咱们采取机器学习的办法分别使用三组彻底不同的机器挖掘特点组,预测不同尺度下的股票收益,并针对不同股票池构建多空组合。发现各组合在样本外的表示呈现高度类似性,扣费后的回撤期与量化指减产品的逾额回撤期相似,这进一步减少了量价模型存在高度同质化的可能性。


    2、量价模型的收益来源及危险点如何?对此,陈奥林团队本节分别从行业及格调袒露上动手展开钻研。详细如下:
    (1)行业收益
    陈奥林团队使用个股所属中信一级行业替代其自身从新计算样本外收益,发现不同频度下,不同特点组的量价模型均无奈获得继续、不乱且明显的行业收益并呈现相似的周期性。


    (2)格调袒露
    该团队发现,大部份格调呈现周期性袒露,总体格调袒露加总敞口接近于0。


    除此以外,该团队发现有两点值得留意:
    量价模型长时间在活动性因子上放弃负向敞口,且在2021年8月达到极值,随后呈现周期性走势,偏偏对应了量价模型扣费后的回撤期。市值因子和动量因子的袒露状况非常接近,且均维持较大的正向袒露。通过剖析咱们以为市值敞口与活动性敞口的差值若处于高位,此时量价模型偏向于持有活动性差的大市值股票,存在宏观买卖构造好转的可能性,模型也将会迎来逾额回撤阶段。本文次要观念来自国泰君安金融工程团队7月28日研报《高频量价战略不等于躺着赚钱》,剖析师:陈奥林、刘昺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6

    帖子47

    积分21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