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宁德时期的定价权究竟有多大?

    [复制链接]

    2022-7-31 12:00:14 62 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财经琦观“电池占了我一部车60%的本钱,那我当初不是跟宁德时期打工嘛。”
    近日,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能源电池大会上的一句埋怨,再次将宁德时期拱到了风口浪尖。
    对此,宁德时期的首席迷信家吴凯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表现“咱们也在略微有点盈利的边沿挣扎,十分苦楚。所以这件事利润往哪走,大家也能够想象。”
    两者的对话中隐含着一个十分乏味的议题,即整条产业链中,话语权(利润)到底是怎么调配的?面前的逻辑又是甚么?
    这类微观思考是非常须要的。
    无论是守业者仍是做投资,假如不去想这一问题,很容易就会堕入事半功倍的。
    01、定价权的实质
    对于吴凯博士那句话,其所指的对象是非常明晰的,就是更下游的锂矿资源持有者。
    后续发言中,宁德时期的董事长曾毓群更是间接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下游原资料畛域的资本炒作给能源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时间困扰。”
    基准矿物情报公司(BMI,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富含锂的原资料锂辉石的价钱下跌了近480%。在1月,锂价涨幅达到45.5%,每吨价钱从去年十二月的1650美元下跌至2400美元。碳酸锂的价钱在2020年下跌了5倍,氢氧化锂(即精炼至不同纯度的锂)在去年也泛起相似的涨幅。
    数据显示,国际电池级碳酸锂7月价钱维持在47万元/吨摆布,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年终徘徊在5万元/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整整翻了10倍。


    而这一趋向仍然没有停下的意思。
    就在刚刚(7月28日),上海钢联厂数据显示,磷酸铁锂、三元/惯例能源型电解液涨4000元/吨。钴酸锂正极片涨1.01万元/吨,钴酸锂级片粉料涨1.十二万元/吨,三元极片粉料涨0.71万元/吨。
    在自在市场的实践逻辑下,锂价的暴跌是合乎法则的。
    回到一开始阿谁问题:任何产业链下,话语权(利润)到底是怎么调配的?
    就像是恋爱瓜葛——
    谁更焦急,谁就优势;谁备胎多,谁就话语权高。
    为了更好地舆解这一逻辑,咱们能够在几个实在例子中详细复原。
    好比智能手机市场。
    在蓝海时代,消费者心智尚未彻底成熟,品牌的打造和造成是市场的最大主题,参预角逐的品牌商数目泛滥。
    在这一时代,上游的渠道商、广告商话语权就会更大,日子好于,利润也会更高。
    ——品牌商更焦急,渠道商可选择的“备胎”更多。
    但跟着市场的掩盖遍及,当下的次要利润来源也逐步从“初次购入群体”向着“换机群体”实现过渡。
    更成熟的消费者,其购买决策依据也逐步从“接触渠道、广告鼓吹”向着更为专业的“品牌认知”开始过渡。
    同时伴有着市场的严酷角逐,所剩无几的品牌商便站在了稀缺性更强的那一边,而上游渠道商的议价才能则随之大幅降落。
    ——品牌商建设起了一定的壁垒,心态上不急了。同时渠道商可选择的协作对象大幅增加。
    再好比内容平台。
    在开展早期,往往需求对下游的内容创作者进行利润补助。
    但跟着平台之间剧烈竞争的完结,内容创作者的处境就会彻底倒置,甚至需求向平台付费来购买流量。
    02、中短时间,看弹性
    看到这,有一定经济学根底的敌人也许会说,这不外就是“供求瓜葛”而已。
    逻辑大框架的确如斯。
    但咱们需求进一步阐明的是“弹性”问题。
    在产业链中,因素的弹性越小,所属主体的话语权放弃时间就会越耐久。而“急不急”或“备胎的多寡”,则是反应主体弹性程度的首要表象。
    弹性越大,象征着相应的产业群扩产或缩产的操作越简略,越灵敏,短时间内能够疾速调剂至公道程度,进而回归至公道的“供求瓜葛”,进而无奈在产业链上拿到更高的溢价。
    详细来看,前沿科技人材、矿产、高耦合产业链瓜葛网、范围效应/网络效应等都属于弹性较小的因素,或是由于造成难题,或是因为更新速度慢,使得掌握了这些因素的企业就很难放弃充沛“供应”。
    同时,因为难题的主观存在,使得具有这些因素的主体得以造成更高的壁垒,进而横向竞争烈度较低,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回到新动力电动车产业链。
    谁焦急?
    当下各个维度的竞争烈度抉择了,品牌商比电池供给商焦急,电池供给商比原资料供给商焦急。
    再从弹性来看。
    以后阶段,消费市场仍处于张望末期,虽然头部品牌的竞争格式已相对于明晰,但关于新品牌的泛起消费者也其实不抵牾。
    资本端也一样活泼。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动力汽车行业融资总金额初次冲破千亿元,同比大涨159.4%。
    而2021年全行业产生融资共239起,总额高达3639亿元,同比增长181.66%。
    高报答的预期下,资本关于企业破产危险的承受度也是相对于更高的。
    截至2021年终,我国在业/存续的“新动力汽车”相干企业共22.7万家,2020年新增注册量已达到7.6万家,同比增长85.4%。
    在一个仍处于高速开展阶段的行业周期中,品牌商既未造成足够弱小的消费者心智占据,也未造成强无力的供给链网络中心。
    以后阶段,这一畛域中的企业(品牌商)无论是破产仍是成立都相对于更为容易,即弹性更高,议价才能弱。
    比拟之下,电池供给商一方面其关于技术积攒的要求太高,无奈在资本的催生下迅速降生。
    另外一方面,其将来的想象空间也的确无奈与品牌商相媲美,从而致使了该畛域的活性相对于较低,即弹性较低,议价才能更高。
    2022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宁德时期、LG新动力、比亚迪、松下四家就占到了寰球能源电池市场的70%,头部效应显著。


    盈利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宁德时期净利润14.93亿元,比拟之下,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动力品牌商仍在亏损泥潭中苦苦挣扎。
    市值上的体现更是显著。截至发稿,宁德时期市值高达1.24万亿元,是蔚小理之和的两倍还多。
    03、宁德时期的将来要看两个逻辑
    明面上,咱们是在探讨品牌商、电池供给商、原资料供给商这三家的“供需弹性”(话语权)。
    但实际上,咱们实际上是在对比这三者中心因素的门坎壁垒,即:品牌心智+供给链网络中心、技术周期(多年积攒+提前下注)、以及矿产资源。
    在这里咱们一定要有一个时间概念,即当下是一回事,开展趋向又是另外一回事。
    长时间来看,参考其余已成熟的行业格式,这三因素的弹性是递加的。
    极端例子好比可口可乐,品牌认知拿走了利润的大头,瓶装制造工艺则只能拿到不到4%的利润,而水、糖、铝罐等下游原料,更是不会在这条产业线上获得特殊位置话语权。
    但以后阶段中,新动力汽车市场的三因素则偏偏相同。
    品牌商的中心因素门坎尚未造成,然后二者的红利正在迅速兑现。
    假如仍是以可乐为例的话,那末咱们能够了解为这个阶段是“可乐类品牌正在层见叠出,速生速死”。
    “可乐的瓶装工艺正在大踏步的开展,且其技术探究空间足够长,以致于头部加工商能够获得相对于宽裕的身位劣势”。
    以及“在可乐泛起以前,人类是不喝水的。
    当这句话泛起之后,想必咱们就可以很明晰地感触到锂矿下跌的逻辑了。
    跟着新动力趋向的不停清朗,一个宏大且全新的市场需要量来到了锂矿背后。
    据市场数据剖析机构Hedges & Company的预算,当初寰球汽车约有14.46亿辆,跟着经济的继续开展,这一数据也在不停更新。
    另,汽车是新动力最大的运用场景,但不是独一的运用场景。


    马斯克表现:“锂电池就是新的石油。”
    此前据说过一句极端但发人深醒的话:“这世界其实上只要一种气力,那就是军事气力。”
    沿循此思绪咱们也能够说:“这世界其实只要一种资源,那就是矿产资源。”
    纯正实践登程,锂资源绝对算不上罕见金属。
    从锂、锰、镍等中心电池资料的开采后劲来看,寰球锂资源经济可采储量为2100万吨,假如按三元8十一电池资料体系算,能够出产电池2000亿kWh。按均匀一辆车100千瓦时算,能够制作20亿辆电动汽车。
    此外,与石油等不成再生的化石动力不同,电池外面绝大部份资料是能够反复进行利用的,即回收技术。
    这些都象征着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锂矿下游的劣势位置很难耐久。
    然而,时间和空间上的窗口期,给了其短时间内蛮横无比的“低弹性”底气。
    2020年底以前,在新动力汽车正式起量之际,锂资源的价钱始终都处于“前新动力时期”的惯例期,无论是参预玩家仍是本身的开采进度,都在一个低烈度的环境下放弃着本身的均衡。
    但跟着上游需要的暴跌,这一均衡被迅速打破,而锂矿本身开发时长法则其实不能迅速跟上这一变动。
    其中硬岩锂矿的开发工艺流程相对于对比成熟,但从开始的勘探到建立开发到终究投产也需求5~8年的时间。
    另外一边,寰球75%的锂资源次要集中在南美和澳洲的“三湖七矿”之中。锂资源自然“调配”重大不均,又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特性。
    2022年上半年,赣锋锂业预计盈利为72亿元~90亿元,同比增长408%~535%;
    天齐锂业为96亿元~十一6亿元,同比增长十一089%~13420%;
    盛新锂能为26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794%~897%;
    融捷股分为5.3亿元~6.3亿元,同比增长4081%~4869%;
    西藏矿业为4亿元~5.3亿元,同比增长841%~十一47%。
    这即是因素弹性极低在商业真个理想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环抱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很难从纯正的商业角度登程,事实上,该畛域的中心竞争力其实不仅仅是资本。
    因此咱们也常常看到电池厂、品牌商们在各个场所下喊话,但愿增强对相干畛域的监视、领导、兼顾协调,比拟于其余畛域,在这里的此类诉求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假如说下游矿产公司的劣势其实不仅仅是本身的资本并购带来的,那末其胜利并购且平安开采带来的衍生益处,保障者天然有对其进行二次调配的权力。
    将时间放久远,钠离子电池、电池回收技术、换电体系的搭建,均会在不同层面上真正消弭矿产垄断带来的不不乱性。
    能够预感的是,品牌商、电池供给商、原资料供给商三者定价权倒挂的景象,其实不会永久继续上来。
    关于身位居中,先后不靠的电池供给商而言,技术周期才是其独一依仗。
    详细到宁德时期,判别其市值是不是还会持续攀爬次要看两个逻辑:
    1、电池畛域中待开垦的技术难点,或者说可探究提高的空间大小。
    难点越多,壁垒越高,将来的雪坡才会越长。
    2、宁德时期本身的身份切换。
    目前来看,钠离子电池,下游矿产的规划,换电业务等,均是其探究标的目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1

    帖子46

    积分211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