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澳洲中文论坛

热图推荐

    最会黑钱的国度!“流氓”招数频出,美国中国都不放过

    [复制链接]

    2022-8-1 15:12:48 94 0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中国企业在印度又被“照顾”了。
    比来,OPPO被印度税收情报局指控逃税,大约439亿卢比(约合37亿人民币),且在计算进口货物的买卖价值时,未包罗领取的特许使用费,反正就是得交钱。
    而这以前的一周,vivo曾经被印度执法局搜查过一轮了,不只突袭了分公司办公室,还解冻了十一9个银行账户,涉案的资产价值46.5亿卢比,固然,想解封也是能够的,拿钱出来担保。


    查税曾经是印度的传统艺能了,尤为“特许使用费”这个伎俩,小米在往年初就曾经吃过暗亏。
    1月份,小米就被印度开出了65.3亿卢比的罚单,用的就是“特许使用费”来翻小米过来几年的旧账,到了4月份,印度财政部上司的执法机构,间接扣押了小米555.1亿卢比(约合48亿人民币)的资产。
    小米都有上诉,两个官司至今尚无打完。
    加起来1000多亿卢比的罚款还不算狠,华为印度公司的CEO在新德里机场间接被拦下,阻止其登机,这就是光秃秃的人身要挟了。
    而另外一家手机厂商光荣,则是官宣“由于家喻户晓的缘故,光荣团队曾经从印度撤出”,而将来“光荣将采用十分安妥的形式在本地发展业务”。
    至于多安妥,也欠好说,目前是协作火伴在做相干的业务,反正不会间接进入印度了。
    统计数据显示,比来两年,最少有500家中资企业在印度遭受了相似的突袭或反省,华为、中兴、一加、光荣、富士康,反正产业链上的,一个也别想逃。
    固然,印度的“黑”在国内上都是出了名的,欧丽人也休想在印度讨到甚么廉价,好比可口可乐。
    1950年代,可口可乐看上了印度市场,这个时分,印度刚刚独立,天然也是欢送来投资的,加上起初百事可乐退出印度,可口可乐迅速做大做强。
    不外印度更感兴致的是可口可乐的配方。
    1974年1月,印度的《外汇办理法案》(FEMA)开始实行了,要求日常消费品的公司,外资持股不得超过40%,而后印度开始向可口可乐发难,想要持续经营,就得把可口可乐印度分公司变为一家印度公司。
    可口可乐想把灌装和销售公司的60%股权让出去,但行政和技术公司100%掌握在手里。然而,这个方案被印度政府回绝,因而可口可乐干脆退出了印度。
    时间到了1993年,印度曾经把对外资的严格限度废止,而百事则比可口可乐早5年回归印度市场,这一次的两大可乐巨头,把印度的外乡饮料打得溃不可军。
    固然了,他们也没少花钱,在印度的投资都超过10亿美元,是最大的外商投资者之一,可口可乐的投资普及印度,间接任务岗位6000多人,直接发明任务岗位十二.5万。
    可口可乐也欢天喜地,称2001年可口可乐在印度就可以完成获利。
    不外,印度对可口可乐的配方其实不铁心,2003年开始,“可乐有毒”的戏码在印度演出。
    印度的一个NGO公布了一份检测讲演,称可乐外面含有少量的杀虫剂,有农民说,把可乐当农药喷,棉田外面都不生虫子了。
    群情激忿,有人把驴牵到大巷上,给驴子灌可乐,来抗议;教育部门不许可乐进校园;大先生打电视广告宣誓,不喝毒可乐;中央政党带头上街砸可乐瓶子;2006年,印度最高法院裁决,要求可乐公司地下配方。
    商业行动回升到政治高度,终究,“毒可乐”事情,也是靠政治解决。
    美国对印度施压了,“这种行动对印度经济而言是一种倒退”,印度再测可乐成份,就是“杀虫剂含量在可允许的规模内”。


    固然,这类痛,韩国人也能感同身受。
    印度始终有个“入常”的梦,2004年与德国、日本、巴西搞了一个“四国同盟”,为入常致力,为了收买世界各国,就竭力约请他们来印度投资,印度也给予反对。
    2005年,韩国的浦项钢铁就动了心,方案投资十二0亿美元与印度联结建厂,年产钢铁十二00万吨,印度方面给出地,合同就这么签了。
    后果韩国人到了印度就傻眼了。
    本来约定4000多英亩的地,印度方面提供3500多英亩,然而在征地上就泛起了大费事,钉子户太多。并且,一征地就抗议,一抗议就停滞,开工预期一点点推延。
    并且现在签合同的是中央的邦政府,地方政府也跳出来挑刺,你这环保不行,还得再缴税,你这征地的价钱不行,还得再进步点,一晃7年过来了,土地问题还没解决。
    熬不住的协作商必和必拓和塔塔前后从名目抽身,耽搁不起的浦项钢铁自愿在20十二年更改了投资计划,征多少就用多少吧,厂子先盖起来,产能先走起来。
    然而,开建之后就更费事了,两头印度政府一度染指浦项钢铁的许可证审批,2015年,浦项钢铁暂停了这个曾经签了十一年合同的名目。
    2016年,浦项钢铁保持建厂方案,先期的投入打了水漂。而在这期间,浦项钢铁在印度市场延续六年未盈利,亏损总额近3000亿韩元。
    进入到印度市场的公司,应该学会的第一件事,就应该是与印度的斗法。
    固然,失败的多,能赢的很少。指标是盈利,然而印度总有方法使你不盈利:
    麦当劳1996年进入印度市场,然而由于有人说“炸薯条含有牛肉汁”,频繁被印度教徒打砸;
    福特终止在印度出产交车并关厂,10年间累计在印度亏损20亿美元;
    IBM在印度由于税收纠纷,被解冻8.65亿美元;
    法国烈酒制作商Pernod Richard暂停对印度市场新增投资,与印度的税务纠纷长达30年未解决。
    能走的走了,能退的退了,为啥还有频繁被坑的公司留在印度呢?
    毕竟,印度的市场范围在那里呢,行将超出中国人口,成为第一人口大国,这么大一个消费市场很难保持。
    浦项栽了那末大的跟头,但印度是第三大钢铁消费国,而日韩钢铁的转移需要,也让他们放不开印度市场;而华米OV在印度手机市场外面也是能够称王称霸的,微小的市场空间才是最难保持的。
    而微小市场空间面前,印度这么一个投资绞肉机,真实不让人舒坦。
    世界银行2020年的《营商环境讲演》中,印度排名63位,10项目标外面只要4项能说得过来,然而在最首要的动力、征税、合同履行等方面,都改良不大,尤为是在履行合同上,寰球倒数,关于外资来说,企业在印度“好生”、“好死”,但惟独欠好活着。


    而税收的确是主权,然而被印度玩出花来了。
    印度总体税负在50%摆布,与OECD的15%比拟,三倍以上,收税不是重点,滥收税才是最要命的,有时分所谓的“偷税漏税”,这些公司都不知道咋偷的漏的。
    由于,印度也算是“依法行凶”。
    不能不提的就是沃达丰和和黄的电信买卖案。
    沃达歉收购和黄在印度的电信业务,买卖方都是海内公司,但印度想收资本利得税,咋办呢?修法,并且新的税法溯及既往,就能公道的收税了。
    因而,印度给沃达丰开出26亿美元的罚单,并终究“利滚利”滚到了51亿,固然,在和黄曾经退出印度10多年后,又给和黄收回了算计约300亿港元的罚单及利息。


    沃达丰不吝国内仲裁,终究印度的税务局败诉,你猜李嘉诚的和黄,会不会理这个无厘头的罚单。
    说回来中企在印度的遭受,离不开新的《外汇办理法案》,对,就是现在整可口可乐的阿谁法案,2020年又修正了,这一次就专门针对中国投资:
    与印度交界国度的非公民实体在印投资时,需在政府门路下进行提前审批,旨在遏制疫情期间的“投契性收购”。
    法案一出,2020年-2022年来自中国的投资请求,只要21%获取了批准,反华的目的曾经很显著了。
    还有《1962年海关法案》和《2007海关估价规定》,这也是对中企罚款尤为是手机企业罚款的次要依据,“特许使用费”的争议,又是新的国内争端。
    要末认罚,要末认赔,但30多亿美元的投资存量,想让中企退出印度市场也不易。


    比来,印度的反垄断开始,谷歌、亚马逊、苹果、沃尔玛旗下的Flipkart曾经上了审查名单,假如真的在印度闯出点名堂来,对中企的反垄断,天然也是不克不及免俗的。
    毕竟印度也算是一以贯之,欢送投资,休想赚钱。
    本文系网易旧事·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中级会员
    :
    论坛短信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31

    帖子45

    积分208

    图文推荐